此人是晚清十大高手之一,被洋人處決後,無人敢替他收屍

今天要講的這個人,一生行俠仗義,德義高尚,危急時刻還能靖赴國難,為百姓所稱頌。

他是民間流傳的晚清十大高手之一,與燕子李三、黃飛鴻、霍元甲等人齊名。

此人名叫王正誼。

此人是晚清十大高手之一,被洋人處決後,無人敢替他收屍


因為他武功高強,擅使大刀,所以人們尊稱他為“大刀王五”。

王正誼是河北滄州人,家世悽慘,幼時喪父,從小與母親相依為命。稍大後他拜師學藝,練就一身武藝。

為了學習更高的武功,王正誼想拜滄州當時最有名的武師雙刀李鳳崗為師。

幾次被拒絕後,王正誼乾脆在李鳳崗門前長跪不起。他的韌勁打動了李鳳崗,最終收他為徒。

通過幾年的努力,王正誼學有所成,功夫已不在師父之下。於是李鳳崗又把他推薦給自己師弟開的鏢局,讓他繼續接受鍛鍊。

同治十年,王正誼告別了師父自己闖蕩江湖。光緒三年,他在北京創辦了自己的鏢局——源順鏢局。

此人是晚清十大高手之一,被洋人處決後,無人敢替他收屍


由於王正誼收費合理,重德重義,所以生意非常火,不久聲名遠揚。

王正誼是一位愛國主義者。

甲午戰爭失敗後,主張力戰的御史安維峻被清政府革職戌邊。王正誼主動護送安維峻去邊疆,確保其安全。

王正誼還支持維新,他跟譚嗣同有著深厚的友誼,二人以兄弟相稱。

在戊戌變法進入高潮的時期,王正誼承擔著譚嗣同的保安工作。

後來變法失敗,譚嗣同為喚醒大眾,自願受捕。王正誼想要營救譚嗣同,但被譚謝絕了。譚嗣同等“戊戌六君子”被斬於菜市口。

這件事使王正誼更加痛恨清政府。

光緒二十六年,義和團運動興起,王正誼也率眾參與其中,攻教堂,殺洋人。

十月份,清政府派兵將順源鏢局團團圍住,當時王正誼並不在場,清政府把鏢局裡的一百多人給抓了。

王正誼聽說後沒有逃跑,而是等著清政府來抓自己,並把所有的罪名都擔了下來。

當時的捕頭稱讚王正誼是條漢子。

清政府把王正誼交給德國軍營,德軍將王正誼在前門處決。

王正誼死後,首級被懸掛於城門之上,竟無人敢替他收屍。

此人是晚清十大高手之一,被洋人處決後,無人敢替他收屍


霍元甲聽說此事後,專門從天津趕到北京,趁夜將王正誼的頭取下來,埋葬。

這是大英雄間的惺惺相惜!

王正誼本來留下一把一百多斤的大刀,可惜人們不知道珍惜,後來被扔進了鍊鋼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