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石油公司押注新能源失敗?《巴黎協定》激進的結論忽悠了誰?


英國石油公司押注新能源失敗?《巴黎協定》激進的結論忽悠了誰?

慘痛教訓:英國石油公司押注可再生能源公司

進入本世紀後,承諾到2050年實現"零排放"以遵守《巴黎氣候變化協定》,在企業界風靡一時。英國石油公司宣佈,將在指定日期前成為一家淨零排放公司,即在產生的排放量和從大氣中排出的排放量之間保持平衡。在2000年以來的第一個十年,屬於"石油以外"的日子裡,英國石油公司在可再生能源上下了大注,2011年以大幅減記告終。

英國石油公司押注新能源失敗?《巴黎協定》激進的結論忽悠了誰?

但顯然,英國石油公司自己沒有意識到。事實上,該公司新任首席執行官布萊恩•魯尼(Brian Looney)是全球第六大石油上市公司,也是英國市值第五大公司。儘管如此,英國石油的這一舉動還是受到了一些最激進的股東的歡迎,這些股東由英國國教(Church of England)首席投資者愛德華梅森(Edward Mason)領導,他迅速敦促投資者加大對埃克森美孚(Exxon Mobil)披露其排放量的壓力。

《巴黎協定》中的1.5攝氏度閾值過於激進?

事實上,《巴黎協定》只提到"努力"將全球平均氣溫上升限制在高於工業化前水平1.5攝氏度的水平,並在"本世紀下半葉"的某個時候實現淨零排放。三年後,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出臺了更為激進的時間表製作了1.5攝氏度的特別報告。在這份文件中,IPCC聲稱,到2050左右,排放量必須達到淨零,到2030,排放量必須比2010減少45%。

英國石油公司押注新能源失敗?《巴黎協定》激進的結論忽悠了誰?

2030年的時間線引發了當前一波加劇的氣候危言聳聽。它激起了美國眾議員亞歷山大·奧卡西奧·科爾特斯(Alexandria Ocasio Cortez,紐約州民主黨人)關於12年後世界末日的討論。在拉斯維加斯舉行的民主黨總統辯論會上,參議員伯尼·桑德斯(Bernie Sanders)談到科學家警告說,必須在未來六七年內採取"令人難以置信的大膽行動"。不管歐盟和美國採取什麼行動,嚴厲的減排措施都不可能達到現在高於工業化前水平1.5攝氏度的目標。計算起來很簡單:非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經合組織)成員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增長不到10年半,就超過了美國和歐盟排放總量的總和。

在企業開始進行代價高昂的減排之前,他們應該閱讀IPCC 1.5°C報告的細則。在那裡,他們將找到我們所知道的資本主義滅亡的藍圖。事實上,1.5攝氏度的報告是迄今為止IPCC報告中最具意識形態色彩的。報告說,1.5攝氏度的目標為"有意的社會轉型"創造了機會。IPCC說,達到1.5攝氏度意味著"非常雄心勃勃的、國際合作的政策環境,可以改變供求關係",用桑德斯比任何信奉資本主義的人更接近的語言來說。

在這一願景下,能源、工業、建築、交通和農業部門都將進行政策性的重組。根據設想,從肉類和奶製品的飲食結構轉變將使牧場面積減少高達1100萬平方公里,即420萬平方英里,比美國(約380萬平方英里)還要大。工業部門將減少67%到91%的排放量。

英國石油公司押注新能源失敗?《巴黎協定》激進的結論忽悠了誰?

工業企業需要在減排目標與收益間重新權衡

如果不導致經濟收縮,使上世紀30年代的大蕭條看起來像是一場溫和的衰退,這怎麼可能發生呢?除非全世界都這麼做,否則削減溫室氣體排放是沒有意義的。蘇維埃式的中央計劃更有理性,它的目的至少是生產有價值的東西,而不是什麼都不生產。

自由市場資本主義並不是IPCC唯一的受害者。更高的食品價格也出現在1.5攝氏度的菜單上。更高的能源價格將推遲向"清潔烹飪"的過渡,避免燃燒木材或動物糞便以及它們造成的室內汙染,這是貧窮國家最大的殺手之一。然而,IPCC避免權衡1.5℃路徑的成本和它的假定收益,認為這是一個價值判斷的問題。

英國石油公司押注新能源失敗?《巴黎協定》激進的結論忽悠了誰?

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披露的幾個成本數字給其自身的價值帶來了嚴峻的影響。1.5°C路徑中每噸二氧化碳的影子成本高出奧巴馬政府碳社會成本中心值59倍,後者估算了一噸邊際二氧化碳的淨氣候損害,因此,削減這一噸二氧化碳的淨效益。這表明,1.5°C路徑代表氣候政策的過度殺戮,對人類的利益幾乎沒有或根本沒有價值。如果脫碳的成本超過了可能帶來的好處的倍數,人類就會失去生存的空間與意義。

英國石油公司押注新能源失敗?《巴黎協定》激進的結論忽悠了誰?

經濟學家否定了企業在淨零排放中的努力方向

變暖是全球性的,而不是局部性的;美國和歐盟在各自的氣候泡沫下並不存在。企業沒有道德、法律或信託責任去做世界各國政府沒有集體做的事情。他們應該繼續為業主的長遠利益著想。在過去的一個半世紀裡,商業大大改善了人類的物質生活。根據增長經濟學家威廉鮑莫爾(William Baumol)的說法,在典型的自由市場經濟中,人均收入增長了幾百到幾千。

英國石油公司押注新能源失敗?《巴黎協定》激進的結論忽悠了誰?

如果美國政府制定淨零目標,企業應遵守適用於它們的法律。英國石油公司和其他公司的情況大不相同。在投票箱中落敗的氣候活動人士試圖將私營公司政治化,並將其轉變為實現公共政策目標的工具——這些目標理應屬於政府的範疇。

鮑莫爾寫道:"資本主義經濟可以有效地被視為其主要產品是經濟增長的機器。比起投資者回報率,投資者更為關注氣候,他們欺負公司採取零淨值的商業戰略,他們所做的不僅僅是摧毀股東價值"。他們正在摧毀資本主義的增長機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