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80,90後的親情淡薄了?為啥?老農說了3句話,又無奈又戳心

我國文化和習俗多種多樣,而走親戚的習俗是大眾再熟悉不過的,而走親親更是我國最富有特色的傳統節日,尤其是在春節,走親戚更是頻繁,雖說春節的習俗有很多:貼對聯、放鞭炮,包餃子、走親戚等,但對於老農來說最喜歡走親戚。早早的吃完飯,就準備好禮品奔向親戚家,走在節日的大街到處張燈結綵,喜氣洋洋,呈現出一派熱鬧非凡的景象。

農村80,90後的親情淡薄了?為啥?老農說了3句話,又無奈又戳心

而如今在農村,上了歲數的還好,但對於一些80,90後而言,在他們這輩親戚之間的感情似乎也越來越淡,不迎面走照面連一句話也懶得說,更別提走親戚了,不知道何時起,親戚之間的親情越來越淡薄了,這位老農也說了4句話,又無奈又戳心。

1,相互差距大了

經過這些年的社會發展,農村的也有了滄海般鉅變,農民的生活有了質的跳躍,其中有些人抓住了機遇飛黃騰達了,而人也是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著變化,有些人有錢後,心態和想法了不一樣了,會有意的疏遠一些窮親戚,每個人也不傻,自然都能感覺出來,為了避免雙方之間的尷尬,窮親戚也選擇了不聯繫,雙方也是心照不宣。

農村80,90後的親情淡薄了?為啥?老農說了3句話,又無奈又戳心

2,金錢的作祟,

在這個物慾橫流的年代,許多人都忙著工作,忙著自己的的事業,忙著賺錢,自己的時間有時都不夠用,親戚之間更別提有啥聯繫,而平常即使聯繫,也都是問雙方借錢,而一聽到你借錢,總會有千百種理由來推脫。久而久之,雙方之間都會選擇不聯繫,來往的也就越來越少了,親情自然淡薄了。

3,相互之間用不上了

之前,生活中用到親戚的地方太多,蓋個房需要親戚的幫忙,種個地需要親戚的幫忙,等等,而在這個金錢至上的時代,許多人的心理經濟觀念太重,似乎許多事只要掏錢都可以解決,只要掏錢就有人來幫你幹活,相互之間可以說不需要了。

農村80,90後的親情淡薄了?為啥?老農說了3句話,又無奈又戳心

4,不願走親戚,相互之間沒有交際

親戚,靠走動,越走動也就越親,走動勤了,原本不怎麼親的親戚也變得親熱起來,而如今,許多80,90後,對過年走親戚大多都是排斥的,感覺走親戚是多餘的,見面了都沒有話說,不如把這時間用來學習或者在家休息。我想血緣再近的親戚,沒有了平常的走動也不會有多親。

農村80,90後的親情淡薄了?為啥?老農說了3句話,又無奈又戳心

所以如今隨著老一輩的離去,80,90後之前的親戚關係還能更好的維持下去嗎?你對此有啥看法?不妨說說你的想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