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热伏天深入“非遗”现场 虔心感受民间工匠精神

裕固风情舞华彩肃南 非遗传承炫如意甘肃

大学生热伏天深入“非遗”现场 虔心感受民间工匠精神

大学生热伏天深入“非遗”现场 虔心感受民间工匠精神

7月20日,刚刚结束了紧张的期末考试后,兰州文理学院2019年大学生“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拉开了序幕。该校经济管理学院联合了来自数媒学院和新闻学院的同学,跨专业组建了“非遗”文创开发可行性青年调研团,赴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开展了为期一周的“非遗”文创开发可行性集中调研活动。此次调研活动的目的是了解肃南裕固族自治县非遗保护和传承的现状,让大学生深入“非遗”现场,虔心感受民间工匠精神。同时,收集非遗文创开发可行性研究的第一手资料。本次活动受到了省文旅厅、张掖市文旅局、肃南县文旅局和我校非遗智库的大力支持。

大学生热伏天深入“非遗”现场 虔心感受民间工匠精神

调研团在前期充分准备的基础上,通过深度访谈、问卷调查、观察和体验等多种方式,对非遗保护单位工作人员、各级非遗传承人、当地非遗文创产品经营者和群众进行了全面的调研。

大学生热伏天深入“非遗”现场 虔心感受民间工匠精神

7月21日,调研团走访了肃南县裕固族民族博物馆和非物质文化传承保护中心。在第一站,调研团在县文旅局副局长兰海东的陪同下,参观了裕固族民族博物馆,通过讲解员的详细介绍,全面地了解了肃南县和裕固族的概况、发展历史和文化旅游资源。来自安徽的调研团成员宋国庆感慨道:“没想到甘肃省一个不到3万人的小县城,居然有11个民族共同生活,真是体现了甘肃民族的多样性”。同学们在看到清代桃形倒流银壶、铜马猴等文物后,激动地表示,原来中国人早就有了做“文创”的思维,我们应该充分地挖掘这些资源,让它们从博物馆“走出去”。第二站,调研团来到了裕固族非物质文化传承保护中心,非遗中心主任钟莉为同学们介绍了裕固族刺绣、织褐子、婚俗、服饰、皮雕、民歌、剃头仪式、剪马鬃等特色非遗项目。下午,调研团来到了“织褐子”市级传承人安玉老师家,对安玉老师和她的徒弟兰英从“技艺传承的基本情况”、“传承人的生活现状”以及她们“对‘非遗’文创开发的可行性”等方面进行了深度访谈。

大学生热伏天深入“非遗”现场 虔心感受民间工匠精神

7月22日,调研团再次来到裕固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中心,与钟莉老师进行了长达2个小时的深入交流。钟莉老师自2005年开始参与非遗保护工作,可以算得上是肃南县的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的“专家”。钟莉老师首先向调研团介绍了肃南县的非遗资源,目前肃南县共有非遗项目34项,各级非遗传承人共124名,其中国家级非遗项目3项,国家级传承人4名。同时,她还介绍了肃南县非遗项目保护和传承的现状与面临的困难,特别指出非遗资源保护的信息化建设困境亟待解决,希望高校和社会各界人士可以在这方面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最后,调研团针对“非遗”文创的相关问题与钟莉老师进行了深度讨论。下午,调研团采取个别访谈的方法,分别与裕固族刺绣市级传承人安龙梅老师、裕固族服饰省级传承人安玉芬老师、安永琴老师以及裕固族原生态民歌市级传承人妥秀梅老师进行了访谈。传承人详细介绍了各自的非遗项目和传承经历,希望年轻人可以通过新的手段帮助他们做好宣传推广,并表示愿意无条件地为大学生的“非遗”文创活动提供帮助和支持。

大学生热伏天深入“非遗”现场 虔心感受民间工匠精神

7月23日,调研团与文旅局副局长兰海东和裕固族服饰国家级传承人柯璀玲进行访谈,并走访了群众。肃南县文旅局主管非遗工作的兰海东副局长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兰局长希望青年学子可以帮助他们把裕固族文化传播给更多的人,让大家了解和关注肃南和裕固族。接着,调研团走访了裕固族服饰国家级传承人柯璀玲老师进行了交流,柯璀玲老师从事裕固族非遗文化保护传承工作近40余年,并且创建了自己的裕固族文化传播公司,开发了很多非遗文创产品,是非遗生产保护方面的成功案例。柯老师表示只有将本民族的文化传承下去,孩子们才能有自己的民族自信,裕固族才能更好的发展。同时,她强调在进行裕固族的文创产品开发时一定要准确地了解非遗文化,保留其特色和精髓。下午,调研团成员走访了肃南县非遗文创产品经营者以及群众。对裕固族非遗文创产品的经营现状和群众对非遗文创产品的需求状况进行了访谈和问卷调查,为非遗文创产品开发与营销策划收集了第一手资料。

大学生热伏天深入“非遗”现场 虔心感受民间工匠精神

通过一周的调研,同学们了解了非遗知识和国情省情,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同时,提升了调研团成员的专业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在集中调研活动结束后,调研团成员还将围绕“非遗”文创的主题,在家乡继续展开调研活动,充实调研数据。同时,还将通过新媒体对裕固族非遗项目进行推广宣传。

大学生热伏天深入“非遗”现场 虔心感受民间工匠精神

据悉,兰州文理学院在本次的暑期社会实践中,设立了“非遗”专项社会实践,是该校“非遗”智库成立以来的又有一项主题活动,旨在让广大学生关注并参与到该项工作中,营造“非遗”文化传承与保护的校园氛围。

大学生热伏天深入“非遗”现场 虔心感受民间工匠精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