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確診達8萬!告訴孩子:願今天發生的一切,成為你人生的疫苗

疫情以來,

每個人都身處其中,


孩子,也不能例外。
關於這場“戰疫”,
你如何跟孩子談論起?
面向未來的孩子,
從中可以學到什麼?
經此一“疫”,
孩子想成為什麼樣的大人?

親愛的家長,
下面這篇文章,
請讀給您的孩子聽。


全國確診達8萬!告訴孩子:願今天發生的一切,成為你人生的疫苗


找到不確定中的確定性


親愛的孩子,今天你所見到的,是你出生以來,從未見過的場景。


城市實行管控,學校推遲開學,街道空無一人,社區閉門禁行——這是你正在面對的世界,你從未想到,也不曾預見。這些場面,出乎意料;這些景象,猶如電影。


定好的春遊取消了,約好的聚會擱淺了。你原先的計劃被打亂,你現在的生活被調頻。你會慢慢懂得,人生的腳本不是童話,有些劇情無法提前預約,有些故事不會如期上映。


這個世界永遠充滿不確定性。


你不知道你未來是什麼樣子,我們也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但今天我們能做到的,就是努力在不確定中找到一種確定。


瘟疫無情,你看見科學家廢寢忘食地研究病理,他們在尋求規律;人生無常,你看見醫療隊爭分奪秒地搶救病人,他們在捍衛生命。


能夠在不確定中確定的,應該是每一個人在當下所付出的行動,以及對未來所持有的信心。


在人類世界進程中,無論面對饑荒、瘟疫、災害,無論歷經坎坷、跌宕、艱險,我們始終在不確定中確信——光明能驅逐黑暗,知識能消褪愚昧,溫暖能融化寒冰。


全國確診達8萬!告訴孩子:願今天發生的一切,成為你人生的疫苗


放眼未來,腳踏實地


成長的過程,是認識未知世界的過程。


學習的過程,是掌握世界規律的過程。


人類一直在與自己的無知作鬥爭,與影響生存的不確定性作鬥爭。正如對疫情的防控,我們在奮力拓展知識的邊界,抓住矛盾的本質,探索科學的路徑——這個過程充滿艱辛,乃至需要付出生命。


這些獲取的知識、積累的經驗、汲取的教訓將代代相傳,讓人類得以應對未來世界的挑戰——親愛的孩子,你今天所學習的內容,都是人類群體智慧的結晶。


重新審視學習,重新解讀教育,請從狹義的分數里走出來,把你的目光投向更廣袤的星雲。


世界在加速發展,氣候變化、資源匱乏、環境汙染等問題紛至沓來,我們會面臨很多突如其來的風險和困境。無論今後你選擇什麼樣的人生道路,現在所需要確定的是——好好學習,為不確定的未來增加確定性。


願你有足夠的知識儲備,應對世界的挑戰時,不至於驚慌失措;願你有果敢的行動措施,抵禦人生的風暴時,不至於舉棋不定。願你也能像今天為我們而戰的人們一樣,胸懷責任,肩負使命。


親愛的孩子,請為自己的未來寫一份預案,用行動去響應。


全國確診達8萬!告訴孩子:願今天發生的一切,成為你人生的疫苗


心中有愛,眼中有人


女孩怎麼也沒想到,見媽媽最後一面,是在媽媽被送到醫院隔離前。可當媽媽去世時,她只能追著開往殯儀館的麵包車,隔著車窗玻璃,一個勁地哭喊著“媽媽”。空曠的路,寒冷的風,再也沒有媽媽的回應。這是一個家庭最大的不幸。


親愛的孩子,有些人逝去,你會看到相關的報道;有些人逝去,可能只是第二天報紙上的一個統計數字。可是,希望你多年以後回首今天所發生的一切,眼前不僅僅是一個個數字。因為,即使是一個數字,也代表著一個生命。你要透過這些冰涼的數字,看到那一個個突然破碎的家庭,看到那一雙雙滿含淚水的眼睛。


悲憫是世界上偉大的情懷。只有當你的眼裡有了一個“個人”,你的內心才有真正的悲憫。


全國確診達8萬!告訴孩子:願今天發生的一切,成為你人生的疫苗


永遠心存敬畏,知曉人間冷暖


請相信,我們對這個世界所做的一切,最後可能會落到每一個人的身上。


很多年後,無論你從事什麼工作,請從人的角度去換位思考,去用心感悟,去身體力行。


在考慮後果時,在做出選擇時,在付諸行動時,希望你永遠心存敬畏、永遠熱淚盈眶,永遠滿懷深情,真正去體察每一個人的處境,關心每一個人的冷暖,共情每一個人的命運。


每一個人,背後都有一個家庭;每一個人,是父母的孩子,是孩子的父母。他傷心,一家人傷心;她快樂,一家人快樂;他的幸福,是一家人的幸福;她的不幸,是一家人的不幸。在宏大的歷史敘事中,每一個生命都渴望點滴溫情。請用你的溫度給他以溫暖,用你的愛心給她以信心。


縱然生活充滿艱辛,讓心靈不要麻木。人性的光輝,會化作深夜最閃亮的星。


全國確診達8萬!告訴孩子:願今天發生的一切,成為你人生的疫苗


珍惜生活,正直做人


今天的瘟疫裡,有未來的疫苗。


從出生至今,你打過百白破疫苗,你接種過麻疹疫苗、水痘疫苗。這些疫苗,都在為你的身體抵禦病毒和病菌。


親愛的孩子,願今天所發生的一切能夠成為你人生的疫苗——在你一生當中,為你應答良知,抵禦誘惑,祛除煩亂,淨化心靈。


願歲月真的能靜好,在你的一生之中,不要再出現今天的疫情。


願你的人生能美好,有正直的品格,有睿智的才識,有健康的身心。


每一個孩子都好,未來就好。


這是我們共同的願景。


全國確診達8萬!告訴孩子:願今天發生的一切,成為你人生的疫苗


宅在家的這段時間,這七件事可能會拉開孩子之間的差距,甚至孩子未來的學習、生活都會受到影響。

拖延

拖延的孩子,抱著能拖一天是一天的心態,內心永遠想著:“明天再說!”


寒假作業,總是等到最後一天才開始寫;

老師佈置的任務,總是拖到最後一刻才提交;

讓他整理下房間,磨磨蹭蹭不願意動......


看電視玩遊戲沒有節制、起床吃飯都要催、熬夜、睡懶覺、飲食不規律,他們在娛樂的事情上浪費大量時間。


對喜歡拖延的孩子來說,快樂的事永遠是第一位,最重要的事情被排到了最後。


短暫的愉悅之後,帶給孩子的是對過去的懊悔和對未來的盲目樂觀。


知乎上有這樣一個問題:你最深刻的錯誤認識是什麼?


最高讚的回答是:以為自由就是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後來才發現自律者才會有自由。


小學階段的孩子,拖延不僅僅是因為自控力差,還因為缺乏時間觀念,對要做的事沒興趣或不知道怎麼做。


這個時候嘮叨、催促反而會起到反作用,讓孩子懂得輕重緩急,才能真正地讓他自覺起來。


不如幫助孩子認識時間的價值,分解面前的任務,從簡單的開始,同時讓孩子承擔拖延帶來的後果。


拖延是很差的習慣,一定要讓孩子規避它。

運動

在平時,有的父母不重視對孩子運動習慣的培養,認為做兩道題遠比花時間在外面跑兩圈重要得多。


但是,受到新冠肺炎的影響,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運動的重要性,知道先有好身體,才有免疫力,才能抵擋病毒的侵襲。


不管是大人還是孩子,堅持運動一段時間,整個人看起來都精神許多,不僅如此,運動也會讓人變得更有耐力、更自信。


一個孩子,如果能將運動的精神貫穿一生,不管是身體上還是精神上,都將是一件受益終生的事情。


突如其來的假期,也會帶來一些健康隱患。比如飲食不規律引起的消化道疾病;看電視、玩手機引起的近視問題;每天熬夜導致精神萎靡等,運動在這個時候顯得更加重要。


雖然宅在家裡,但運動也不是一件奢侈的事情,即使是簡單的家務也是運動。就有家長每天帶著孩子做健身操。運動的形式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要總是讓孩子在家久坐久躺、看電視、玩手機。

閱讀

受疫情影響,孩子們取消了戶外活動,在家裡的這段時間,正是培養孩子閱讀習慣的好時候。閱讀往大了說,在孩子未來面對生活中的迷茫和痛苦時,內心會多一份從容與豁達,看待問題的方式也會隨之改變。閱讀構建起來的是孩子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往功利上說,閱讀是很多科目學習中最基礎的能力。閱讀能夠幫助孩子的語文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培養一種文字邏輯性,積累素材,寫出好的文章,甚至還能幫助孩子更好地理解數學題。從長遠看,閱讀可以說決定孩子這一生的精神世界是貧瘠還是豐厚,甚至能夠改變一個人的命運。


一個孩子如果閱讀量上去了,學習對他來說不是難題,退一步說,即使現在孩子成績平平,但有閱讀的習慣,未來也是潛力巨大。


孩子讀的那些書,汲取的那些智慧,都會藏在他們的臉上,氣質裡,談吐上。即使以後沒有富庶的生活,仍有富庶的生命。和別人做著同樣的工作,卻有不一樣的心境;有著相似的家庭,卻有不一樣的情調。


假期是孩子閱讀課外讀物很好的機會,用閱讀來豐富精神世界,也是孩子獨處時最好的選擇。


堅持

後臺有家長留言說:“孩子英語不好,我就和她一起在app上打卡背單詞,前兩天還好,還能耐心背幾個,這幾天又不想學了.......這孩子學什麼都沒有耐心。”


孩子學習的攔路虎,除了拖延、不專心,沒有耐心和三分鐘熱度也是很大的問題。


不管是閱讀、運動、早睡早起這樣的好習慣,還是學習,想要有個好結果,必須要忍受得枯燥,沉下心,專注於眼前的事情。


拿練字來說,最近這段時間,很多老師和家長要求孩子在家練練字,而練字這件事並非幾天就能看到效果的。


練字的過程中,是在磨練孩子的耐心、毅力,直到能寫出一手工整漂亮的好字,堅持就有了意義。


起點差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夠堅持,學習是沒有捷徑的,唯有堅持,才能讓孩子越走越遠。


自律


最近各地陸續開始進行網上學習,不少家長反映說孩子隔著屏幕學不進去,看到同學們發彈幕感覺很新鮮,時不時就想走神,完全感覺不到在校學習的那種氛圍;還有的學生在假期開始鬥志滿滿,給自己制定了嚴格的學習計劃,堅持沒幾天,就把注意力轉移到了電子產品上,刷著刷著時間就過去了。


這些孩子們的經歷各有不同,卻都有著同樣的結果:因為不自律,他們浪費了學習的時間。


而那些自律的孩子呢?每天強迫自己早睡覺,睡眠質量有了改善,上課的注意力更加集中;每天閱讀半小時,腹有詩書氣自華;每天堅持預習和複習的習慣,學習效率事半功倍;每天堅持運動,精神面貌煥然一新。


自律的孩子對自己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有一個很清楚的概念,明白在該好好讀書的年紀,就不應該在消遣娛樂的事情上浪費大量時間。他們未來的道路也會因此變得越來越清晰,進入理想的軌道,讓自己慢慢變得有能力去獲得想要的一切。


高效


每個班裡都會有這麼一群學生,他們看起來很努力,每天學習很長時間,課間也在埋頭苦讀,熬夜在小檯燈下兢兢業業地複習做題,可是成績偏偏就是和付出不成正比。


為什麼呢?因為這些孩子都陷入了一個學習誤區,以為在學習上花費的時間越多,成績就越好。他們看起來很努力,其實大部分時間並沒有集中精力,只是在漫無目的、心浮氣躁地“磨洋工”。


決定成績的並不是孩子在學習上花了多長時間,而是這些時間是否高效,是否都能集中注意力。


比起一口氣學幾個小時,分散式學習效果最好。把一次集中學習打散,拉開每次的學習間隔,散散步聽聽音樂,讓腦子休息放鬆一下,然後再回過頭來埋頭苦思。這樣不但總的學習時間更短,而且記憶留存時間更長。所以,重要的不是努力的時間,而是努力的方式!

認真


以上所有,必須有“認真”加持,不然一切都免談。認真的孩子做什麼都很認真,不論在學校還是在家裡,不管是學習還是生活,都會全力以赴,有始有終。上課認真聽講,回家認真寫作業,就是做手工、運動、玩遊戲,也都比較認真,不輕易中途岔開或放棄。

請告訴孩子,如果對待學習對待生活,是一種敷衍了事的態度,那生活回報給你的便是一事無成;如果始終抱著一顆認真赤誠之心,生活也將回報以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