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洞題:論衣品《慶餘年》更像哪個朝代?

《慶餘年》自從播出之後,幾乎每次更新都會上熱搜,在沒有看這部劇之前,小印就已經在熱搜上認識了所有角色。

脑洞题:论衣品《庆余年》更像哪个朝代?

說是2019年末最火的電視劇,不過分吧。

雖然小印知道是歷史架空題材的電視劇,但並不妨礙小印的腦洞大開,從服飾的角度來腦洞一下《慶餘年》到底更像哪個朝代?

順便了解一下各個朝代的服飾特色。

01

像極了明朝?

要猜哪個朝代,emmmmm…首先pass掉的就是清代服飾!哈哈哈。

清朝的“旗服”、“兩把頭”、“豬尾辮”實在是太鮮明的特徵。

脑洞题:论衣品《庆余年》更像哪个朝代?

這裡有個誤區,小印給大家科普一下,清代對女子服飾的要求沒有男子那麼嚴苛,所以清朝時女子還可以穿漢式服裝。但現在的我們可能反倒對清朝女子的旗裝更熟悉一些,是多虧了那些清宮劇的宣傳。

從官制度看,小印第一反應,《慶餘年》是不是明朝?

錦衣衛不陌生吧?在敵國北齊直接就有“錦衣衛”。

同時,在範閒所生活的慶國,有一個組織似乎有著無窮的力量,無論做什麼事,好像都與監察院脫不了干係。

脑洞题:论衣品《庆余年》更像哪个朝代?

慶國的監察院,其實就是由慶帝直屬的一個特務機構,這個部門的主要功能如下:監察朝中百官、收集各處軍事情報、負責研發偏門武器與獨家藥物、暗中執行皇帝暗殺旨意、審訊囚犯、掌控社會輿論。

而我們歷史上對監察制度的比較完善的一個朝代就是明朝了。

脑洞题:论衣品《庆余年》更像哪个朝代?

明朝改御史臺為都察院,將唐朝“一臺三院”合而為一。明朝皇帝為加強對六部的權利限制,維護中央集權統治,又獨設了一個專門監察六部的“六科給事中”。

除此之外,明朝還有一個不得不提的獨特監察機構,這就是廠衛系統,這一系統之下的東廠、錦衣衛,雖無監察之名義,卻執行著監察之實,其實這個監察系統確立以後,就與《慶餘年》中的檢察院有極高的相似性。

脑洞题:论衣品《庆余年》更像哪个朝代?

但若是單從服飾上來猜想的話,明朝在推翻元代蒙古人的統治之後,恢復了漢族傳統,“上承周漢,下取唐宋”,重新制定了服飾制度。

官吏戴烏紗帽,穿圓領袍,其袍服的品色、補子和腰帶都因官階不同而有所不同。

脑洞题:论衣品《庆余年》更像哪个朝代?

而且明朝因皇帝姓朱,遂以朱為正色。在我們看到的皇帝畫像中,明朝的皇帝要麼身著紅袍,要麼身著象徵皇權的黃袍。

脑洞题:论衣品《庆余年》更像哪个朝代?

這顯然不符合我們有個性的慶帝穿著。(每集都想幫慶帝梳頭髮的請舉手

脑洞题:论衣品《庆余年》更像哪个朝代?

再者就是明代女子的髮飾,以滿頭簪釵不留空隙為特點,此類盛妝的樣式今人可見於明代流傳至今的仕女畫、先祖畫像、命婦畫像、皇后輿服圖等。

脑洞题:论衣品《庆余年》更像哪个朝代?
脑洞题:论衣品《庆余年》更像哪个朝代?

明代是封建社會後期的鼎盛時代,但審美取向趨於保守,在金銀器的表現上亦一改前代或淡雅清秀或雍容華貴的風格,呈現出奢華豔麗、富貴逼人的氣息。

明代婦女用以罩住髮髻並插戴頭面首飾之具為䯼髻,尺寸略大於拳,通常以金銀絲或馬鬃、髮絲、篾絲等編就,裡外又可以襯帛、覆紗。

02

論唐宋的可能性

其實,按女子的髮飾來說,基本可以排除宋朝的可能。

脑洞题:论衣品《庆余年》更像哪个朝代?

看過《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的小夥伴都知道,裡面的林小娘僅是露出一綹頭髮就被稱為勾欄做派。那個時代的人要是看到範若若這樣的京都第一才女,大家閨秀林婉兒都可以披散著秀髮,那還了得。

脑洞题:论衣品《庆余年》更像哪个朝代?

更不用說長公主那我們現代都接受不了的髮型。

可能是李小冉得罪了髮型師???

脑洞题:论衣品《庆余年》更像哪个朝代?

順帶手的,我們也瞭解一下宋代服飾。

宋代服裝多因舊習,根據前朝的服飾形制、民俗風情,制定了上自黃帝、皇太子、諸王,以及各級官員,下及庶民的各類服飾。

脑洞题:论衣品《庆余年》更像哪个朝代?

宋代的服裝,其服色、服式多承襲唐代,只是與傳統的溶合做得更好、更自然,給人的感覺是恢復中國的風格.一般百姓多穿交領或圓領的長袍,做事的時候就把衣服往上塞在腰帶上。

北宋初年,曾對各級官員的服色做出嚴格的規定,如三品以上穿紫色,五品以上穿硃色,七品以上穿綠色,九品以上穿青色。至於普通百姓,就只能穿黑白二色。

脑洞题:论衣品《庆余年》更像哪个朝代?

宋代對士、農、工、商的服飾,限制極為嚴格。

孟元老《東京夢華錄·民俗》記載:“其賣藥賣卦,皆具冠帶。至於乞丐者,亦有規格。稍似懈怠,眾所不容。其士、農、工、商,諸行百戶,衣裝各有本色,不敢越外。謂如香鋪裹香人,即頂帽披背;質庫(當鋪)掌事,即著皂(黑)衫角帶不頂帽之類。街市行人,便認得是何色目。”可見,在宋代,除從服飾上可以看出等級差別外,還可以看出他們所從事的行業。

宋代婦女服飾大多仿照周代制度,'大袖'是宋代貴婦最常使用的一種服裝,因兩袖寬博肥大而得名。普通婦女多穿背子,下長過膝.衣袖有寬窄二式,著時罩在襦襖之外,女服仍以衫、襦、襖、背子、裙、袍、褂、深衣為主,都是命婦之服。

脑洞题:论衣品《庆余年》更像哪个朝代?

慶國當朝的太子名為李承乾,咦?這不是李世民長子的名字嗎?

那慶國的原型有沒有可能參照唐朝呢?

從整體來看,唐朝的服飾呈現出來的是一種集大成的特點。

脑洞题:论衣品《庆余年》更像哪个朝代?

《步輦圖》

唐朝的服飾結合周代的嚴謹花紋圖案、戰國的舒展大氣、漢代的輕快靈動、魏晉的飄逸融為一體,但比起前朝的服飾更為華麗、精緻,不管是服飾還是服飾上的圖案都達到了古代服飾上的高峰。

而且唐服飾吸收了胡服、特別是西北鮮卑民族服裝以及中亞地區國家服裝的某些成分,並與華夏傳統服裝相結合,創制了具有唐代特色的服裝新形式。

圓領袍衫、幞頭、革帶、長靿皂革靴配套,是唐代男子的主要服裝樣式。

脑洞题:论衣品《庆余年》更像哪个朝代?

《揮扇仕女圖》

脑洞题:论衣品《庆余年》更像哪个朝代?

《搗練圖》

從閻立本的《步輦圖》中我們可以看到唐太宗李世民服飾特點。

在《虢國夫人遊春圖》、《搗練圖》、《揮扇仕女圖》等仕女圖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到唐代女子日常著裝特點,低胸,色彩也非常豔麗。

無論男性服裝和女性服裝,和劇中都有著比較大區別的。

03

仙俠更像魏晉南北朝?

北齊太后登場那一刻,這不是羋月嗎?

從頭飾到服裝都與《羋月傳》中羋月成為太后的服飾太過於相似。

脑洞题:论衣品《庆余年》更像哪个朝代?

《羋月傳》中羋月造型

脑洞题:论衣品《庆余年》更像哪个朝代?

《慶餘年》中北齊太后造型

秦漢時期延續先秦了“深衣制”,服裝特點特點是禪冠、朱衣、方心、田領、玉佩、朱履,所服總稱“蟬衣”。由於秦漢崇尚黑色,深衣用色較深,更彰顯古樸之美。

脑洞题:论衣品《庆余年》更像哪个朝代?

漢服中左側的衣襟與右側的衣襟交叉於胸前的時候,就自然形成了領口的交叉,所以形象地叫做“交領”;交領的兩直線像交於衣中線左右代表傳統文化的對稱學,顯出獨特的中正氣韻,代表做人要不偏不倚,如果說漢服表現天人合一的話,交領即代表天圓地方中的地,地即人道,即方與正。

漢服的領型最典型的是“交領右衽”,就是衣領直接與衣襟相連,衣襟在胸前相交叉,左側的衣襟壓住右側的衣襟,在外觀上表現為“y”字形,形成整體服裝向右傾斜的效果。

脑洞题:论衣品《庆余年》更像哪个朝代?

衽,本義衣襟。左前襟掩向右腋繫帶,將右襟掩覆於內,稱右衽,反之稱左衽。這就是漢服在歷代變革款式上一直保持不變的“交領右衽”傳統,也和和中國曆來的“以右為尊”的思想密不可分,這些特點都明顯有別於其他民族的服飾。

但小印的最後一個猜想是秦漢之後,魏晉南北朝時期服飾延續了秦漢服飾的特點,此外還表現了“魏晉風尚”。

“魏晉風尚”在當時的服飾文化中也有一定的體現。

寬衣博帶成為上至王公貴族下至平民百姓的流行服飾。男子穿衣坦胸露臂,力求輕鬆、自然、隨意的感覺,慶帝“不修邊幅”的樣子與魏晉時期的隱士太過於相像。

脑洞题:论衣品《庆余年》更像哪个朝代?

《竹林七賢與榮啟期》畫像石

魏晉時期的女子服飾則長裙曳地,大袖翩翩,飾帶層層疊疊,表現出優雅和飄逸的風格。

這似乎可以解釋長公主“飄逸”的著裝。

我們都知道莫高窟始建於十六國時期,事實上,現代絕大部分仙俠劇的服裝都是模仿的莫高窟壁畫中的形象。

脑洞题:论衣品《庆余年》更像哪个朝代?

我們仙俠武俠類的影視作品,往往會架空歷史,衣著會模仿此時代style。

除了服飾方面,《慶餘年》中提到了對北齊開戰、敵視東夷,這和我們南朝陳時期的歷史背景非常相似,當時北齊轄區正包括現在的山東、江蘇等地,東夷可能指的是當時居住在山東、江蘇的少數民族部落。

相似之處很多,在小印幾乎確定《慶餘年》參照的魏晉南北朝時期時,卻被範思轍手中的紙幣打臉。

脑洞题:论衣品《庆余年》更像哪个朝代?

眾所周知,宋朝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張紙鈔,叫做“交子”,後來在明朝和元朝得到沿用。魏晉南北朝,是不是有些遠?

其實,看了《慶餘年》的小夥伴就知道,最開始以為葉輕眉和男主都是現代穿越到古代社會的,但看過幾集之後明顯可以感受到《慶餘年》故事中的世界也是先進的。

葉輕眉給範閒的信中解釋了那個時代,並不是穿越到了古代,而是穿越到了地球下一代文明的封建王朝,是未來。

脑洞题:论衣品《庆余年》更像哪个朝代?

作者和編劇繞開了朝代,並不能用具體的某一個朝代去帶入劇中所在的時代。

但劇中的服飾可以做到題材和場景的完美搭配,從服飾風格的角度來看,整體都是符合具體設定特點的,其根據角色的年齡、性格、以及身份地位的不同,塑造出完整的人物形象。讓人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不突兀,或許這就是服裝搭配最大的勝利。

脑洞题:论衣品《庆余年》更像哪个朝代?

在開腦洞的同時,也感謝你看我們鹹吃蘿蔔淡操心地在這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哈哈。腦洞多有不周之處,請指正。

最後,小印給大家推薦幾部中國傳統服飾相關的紀錄片(並附上鍊接)作為新年小福利對服飾感興趣的小夥伴不可錯過哦~

《中國服飾文化》 http://t.cn/Ryz8pp2

《古詩話服飾》 http://t.cn/RqO5CU5

《布衣中國》 http://t.cn/RyIP3mn

《服裝上的中國》 http://t.cn/RqSQnFB

辛芷蕾前兩天發微博問大家,“我就想問問,你們看到哪集了?我挺亂的。”

實不相瞞,小印也覺得挺亂的。

各位inker,你們到底看到哪了?

在評論去說說吧!

脑洞题:论衣品《庆余年》更像哪个朝代?

參考文獻:

1、漢服的前世今生 | 《中國古代物質文化》

2、傳統服飾|中華服飾上下五千年,北服趙明老師

3、中國服飾演化史是一部感性化了的人類文化發展史

4、中國古代服飾研究

5、中國古代畫家辭典

6、中國美術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