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執迷不悟!規劃出來的景區項目99%等於白做!

別再執迷不悟!規劃出來的景區項目99%等於白做!

“規劃”、“策劃”一字之差,卻差之千里。大多數景區(園區)的領導傻傻拎不清。不知道規劃、策劃哪個更重要。

景區園區的開發還在沿習“賣樓花”的惡習,首先做規劃,再以規劃去要政策支持,以規劃去套現,以規劃去吸引投資,以規劃去“說服“老百姓拆遷。

美其明曰規劃是政府的第一手材料,第一手資源,第一責任。總之一句話,規劃這個大餅,在政府這邊還真好使,但一定會好景不長,先做規劃的99%的旅遊景區園區會泡湯。因為,“攤大餅”式的規劃服務,不做策劃只做規劃,是很難撬動旅遊景區園區的。

策劃和規劃的區別在哪呢?

策劃不是萬能,沒有策劃萬萬不能!

策劃就是全盤“策”動,就是一個“活”字,通過謀劃、創意和論證,充分考慮景區項目的現有條件和發展趨勢,通過頂層設計,提出具有巨大價值的目標又可落地執行的最佳方案的活動。

規劃就是規規矩矩的“劃”,是按規定辦事。按領導旨意做事。規劃不是不重要,是大多數的規劃公司在做搬運工,千遍一律模式化的規劃,導致千景一面萬房一色。

避重就輕,只重視效果圖,不重視市場。恨不得把《清明上河圖》的所有場景搬到效果圖上來,誰說我們不專業?誰說我們不重視?誰說我們不賣力?你看,我們規劃的景區園區大門多麼的高雅大氣,哪怕是景區園區的洗手間,我們也設計得這麼漂亮。可是,你想過沒有建設這麼高雅大氣的大門得花多少錢?這錢從哪裡來?遊客來了喜歡不喜歡?

別再執迷不悟!規劃出來的景區項目99%等於白做!

古都開封清明上河園

總是在景區園區的規劃概念、效果圖表、理論體系上下大功夫花大力氣,卻往往忽視景區園區建設單位的融資投資能力,市場接受能力,遊客的體驗需求能力。

規劃的兩宗罪

第一是推倒思維:推倒山,填平水,拆毀民房甚至古建築。不管山魂水魄,不管民心民意,不管子孫後代,只管發展經濟,推倒一切重新開始。

第二大是大餅思維:丘改山,塘變湖,儘管拿來抄來,生搬硬套。以模式去套模式,以規劃而規劃,以放大而放大,十里變十平方公里,不管投資能力,不管市場接受能力,不管項目屬性,更不去提煉與構築項目的核心價值。

好的策劃,離不開三個方面:

一是把握旅遊的本質精神。

每個人對旅遊本質精神都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說是看,有人說是玩,有人說是吃。

那還不是旅遊的本質精神,真正的旅遊本質精神也就是旅遊的最高境界,是體驗“刺激”和“快樂”,越刺激越快樂”。

旅遊景區園區要從刺激和快樂上去做文章去做創意。刺激是弓,快樂是箭,刺激的弓繃得更緊,快樂的箭才能射得更遠。刺激不僅是指遊客身體力行的體驗,也指思想意識和文化眼界的薰陶,快樂是指肉體與精神思想達到了高度集中。

二是在文化的分支上佔山為王。

每個景區園區都想做出文化特色,中國大多數的旅遊景區都在做“復古文化”。可是,規劃表現出來的這種復古文化又是非常粗淺的,畫虎畫皮難畫骨。規劃公司很難複製出獨特的能吸引到大量遊客的核心價值。想要成為文化分支的佔領者和領跑者,只有通過精心的原創策劃來解決問題,原創策劃出來的主題文化定位,一定要有權威性、震撼性、唯一性和娛樂性,獨佔鰲頭,領導眾生,就有可能成為老大。

三是劍走偏鋒,出奇制勝。

旅遊景區園區的策劃有兩大要點,其一劍走偏鋒就是千方百計找到景區與別的景區的特別不同之處;其二出奇制勝就是通過創意策劃的項目一定要出類拔萃,富有新意,特別的吸引人。讓人意想不到,又歎為觀止。奇聚焦,讓社會廣泛關注。搶眼球,讓遊客流年忘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