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由名字引发的“惨案”,网友:中国文字博大精深

4月2日,普陀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在证监会官方网站上更新了预披露招股说明书,拟登录上交所,计划发行低于14212万股股票,发行后的总股本不超过56850万股股票。然而4月18日晚上,证监会发布消息:日前,普陀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已按照我会要求撤回发行上市申请。

一场由名字引发的“惨案”,网友:中国文字博大精深

上市搁浅的原因是披露招股书后引发的一系列关于“名字”的争议。

4月11日中国佛教协会官网“会务资讯”栏目里有一篇名为‘奘真’署名,标题为《谁在将佛教商业化?——普陀山上市的忧思》的文章,文章就此次事件发表看法说:能用‘普陀山’的名称上市吗?作为佛教圣地的名称显然不行。普陀山和佛教不可剥离,明眼人都可以看出,以‘普陀山’名义上市,难脱将佛教商业化之嫌。‘普陀山上市’有违国家刚出台的宗教法规和政策。以信仰之名‘上市’是整个社会的悲哀,对中国民众的社会心理将产生深远影响。

今日,据澎湃新闻记者查阅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发现,普陀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已经于5月21日改名为浙江舟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而其控股股东浙江普陀山发展集团有限公司随后在5月22日也改了名字,叫浙江舟山旅游集团有限公司。两家公司的名字里都挥别了“普陀山”这个字眼。

一场由名字引发的“惨案”,网友:中国文字博大精深

“佛教协会、各大寺院仍然属于佛协系统内部,与作为上市主体的旅游公司是两条线,上市主体整合的这些公司,主要围绕旅游服务业展开经营,关注的是为游客提供各种配套服务。将来上市的绝对不包括寺庙,宗教是不能上市的。”浙江普陀山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毛剑涛早在2012年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就这样表示过,没想到六年后所掌管的公司会陷入名字引发的风波。

普陀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综合性的旅游服务企业,今年是其成立十周年,经营旅游客车客运、索道客运、旅游水路客运、旅游商品生产销售、配套服务等业务。当然,其主要经营区域位于普陀山风景名胜区内。根据4月份公司的招股书可以得知,拟列入上市公司的资产中主要营收来自于旅游运输服务。去年为3.07亿,占总收入的82%,另外,香品销售为3215.76万,占比为8.61%。

而普陀山,与山西的五台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四者并称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也是观世音菩萨教化众生的道场。“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这句话被用来形容普陀山,也是受欢迎的旅游圣地。

一场由名字引发的“惨案”,网友:中国文字博大精深

所以,当含有“普陀山”的公司寻求上市时,引发了民众的反感。在民众心中,佛是一个信仰般的存在,而公司上市必然牵扯到金钱交易,这在佛教中是不被允许的,是“玷污”佛教的行为。

当然,也有人觉得以这样的理由来遏制一个公司或者集团的发展是不妥的。中国未来研究协会旅游分会副会长刘思敏对记者表示:所谓“名山上市”是误读、“寺庙上市”是一到伪命题。只是因为旅游企业经营客运、索道、餐饮等业务与佛教名山在地里上的重合,在业务上有关联,就望文生义的质疑宗教上市时没有道理的。

相反的是,也有人认为依靠佛教名山上市无疑是行走在边界点。国家旅游局旅游规划专家王兴斌对记者表示:把普陀山作为上市公司的名字是欠不妥当的,普陀山本身就带有历史文化遗产的标记,不是普通的地名,即使上市公司剥离了门票收入也不纳入寺庙等宗教场所,但实际上还是依靠普陀山这一宗教文化胜地的品牌、靠这种无形的资产去经营其有形资产,是在打擦边球。

一场由名字引发的“惨案”,网友:中国文字博大精深

今日下午普陀山公司方面表示,改名是考虑到未来是市里面的旅游开发平台和综合性的旅游服务企业,改名是理所当然的,更加符合整体的国有企业职能,与之前外界质疑的佛教协会文章无关。

原本四大佛教名山可以在“A股”欢聚一堂,如今却坎坷重重。峨眉山A早就在1997年成功上市,九华旅游也在2015年顺利上市,五台山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曾经很肯定的表示正在积极筹备IPO,还在去年3月份公开招募会计事务所、律师事务所以及评估机构,但是后来便了无音讯。4月19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致电山西五台山文化旅游集团,相关人士透露:2017年的冬天,公司已经决定暂且不考虑IPO了。

有趣的是,2012年国家宗教局等10个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处理涉及佛教寺庙、道教宫观管理有关问题的意见》的时候,已经明确叫停将寺庙道观等宗教场所打包上市的做法。而当时的五台山风景名胜区官员就曾表示,五台山不再考虑上市。

一场由名字引发的“惨案”,网友:中国文字博大精深

一场由“名字”引发的案子还引发了更深层次的思考,有人认为这是IPO门槛逐渐提高的前奏。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表示:无论IPO隐形门槛提高是否为此次撤单潮的直接原因,但IPO撤单潮背后的根本原因在于审核越来越严格。与此同时,现阶段新申请数目低于撤回数量,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今年下半年IPO市场将出现降温。

其实取什么名字本无可厚非,但是一旦牵扯到文化等问题便会无限被放大。普陀山旅游公司上司受阻事件相当于是一场文字的较量与文字的边界,中国文字博大精深,或许选择改名在当前或者对公司未来的发展来说是一个不错的决定。

但是我们应该注意的一个关键问题是,旅企上市的主要目的应当是为广大旅游者创造一个更为优秀的旅游环境,为文化的发扬光大提供更好的传播渠道和载体。著名旅游专家在几年前就曾撰文说过:‘名山上市’引起的争论值得大家深思,很多反对的观点都是在担心宗教文化在景区上市的过程中失去原本性,成为圈钱的工具,从而使很多优秀的文化变成糟粕。

或许所有的旅企都应当听听刘思敏说的:“旅企成功上市后,应该继续再发展完整的产业链、注重景区核心吸引物的保护、拓展游览空间上下功夫。”

一场由名字引发的“惨案”,网友:中国文字博大精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