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對中國投資的基礎設施的困境:選擇增長還是安全?


越南 | 越南對中國投資的基礎設施的困境:選擇增長還是安全?

越南海防市中越經貿合作園區的建設工作

外媒報道我國似乎是越南政府最近決定阻止外國投資者為其南北高速公路提供資金的關鍵因素

該項目的融資現在是一個問題,但河內已經表明,安全問題確實超過了開發需求,因為該項目還排除了中國技術公司華為在其國家5G部署中的地位。

越南的交通運輸部上個月宣佈,已經取消了對南北高速公路項目的八個路段的國際招標邀請,該路段的運行時間幾乎是該國的整個長度。更重要的是,該部決定將外國投資者排除在外,並表示明年將邀請當地投資者降低標準的新招標。

儘管這將推遲按建造,運營,轉讓(BOT)模式實施的重要項目,但越南公眾普遍歡迎該決定。一些評論員甚至斷言,這是交通運輸部長阮文泰(Nguyen Van The)迄今為止的“最佳決定”,他因對自己在交通基礎設施開發領域無能為力和普遍腐敗的批評而飽受困擾。

毫不奇怪, 中國 似乎是決定的關鍵因素。

提交了對高速公路8個部分的意向書的60個投資者中有一半來自中國,這增加了中國公司將贏得大部分特許經營合同的前景。

造成越南官員和公眾不安的主要原因有三個。

首先,認為中國承包商在越南的業績不佳。他們因各種項目的延誤,成本超支以及不良的施工質量而聞名。河內的地鐵線就是一個鮮明的例子。該項目由中國貸款資助,由中國承包商建造,原定於2013年完成,但尚未完成。該項目的成本也增加了一倍多,從3.77億美元增至7.71億美元。在施工階段發生了幾起事故,該項目的安全性欠佳是阻止該線投入運營的主要問題之一。

其次,有人擔心,如果由中國特許公司建造和運營,這些BOT項目將引起公眾的不滿。現有的BOT項目已經引起爭議,司機抗議收費或收費站的位置。

隨著許多越南人表達強烈的反華情緒,政府擔心這些BOT項目最終將成為政治熱點。

最後,隨著中國尋求通過國際基礎設施投資來擴大其經濟和地緣戰略影響力, 一帶一路倡議越南當局警惕中國投資者參與基礎設施項目,特別是那些對國家安全有重大影響的項目,例如南北高速公路。

招標的取消凸顯了越南在如何克服基礎設施瓶頸以促進經濟增長,同時管理中國在越南經濟和安全領域的負面影響的兩難境地。

雖然越南工商界可能會歡迎中美關稅戰中貿易轉移帶來的好處,但在中國投資和參與國家基礎設施項目方面,河內將需要更加謹慎。

越南仍然需要私人資本和技術專長來及時有效地建設該項目,而將項目保留給國內投資者卻對該決定的經濟合理性產生了懷疑。

儘管越南公司並不缺乏技術專長,但是確保足夠的資金來為該項目的建設提供資金是一個問題。高速公路的11個部分中只有3個是公共資金,其餘8個依靠私人資本。大多數越南建築公司沒有足夠的資金來滿足該項目的較小部分的要求,該項目的總成本約為43億美元。

南北高速公路項目例證了發展中國家如何平衡發展需求與安全問題。

考慮到他們對BOT基礎設施項目的不滿,從當地銀行借款將是困難的,這主要是由於已投產項目的聲譽和業績不佳。如果允許中國和其他外國投資者自行或與當地投資者合作競標該項目,越南將更容易解決資本問題。

南北高速公路項目例證了發展中國家如何平衡發展需求與安全問題,特別是在考慮中國的貸款和投資時。儘管許多國家選擇了發展,但越南已將安全放在首位,從高速公路項目及其推出中可以看出5G網絡,其中河內有 排除了華為。

由於資金短缺,越南決定的最直接成本將是項目延誤。但是鑑於越南與中國關係的現狀,選擇的餘地也很有限。具有安全意識的越南決策者似乎認為,不管潛在的經濟影響如何,與中國打交道總是“慢而有把握”總是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