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曾國藩傳》:哪些品質讓他成為“修身齊家平天下第一完人”?

讀《曾國藩傳》:哪些品質讓他成為“修身齊家平天下第一完人”?

曾國藩像

曾國藩是清朝中興名臣,是洋務運動的領袖,是儒家文化集大成者,是被稱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千古第一完人。四年前,我懷著崇敬的心情讀了唐浩明的《曾國藩傳》,想在書中找點可以學習借鑑的東西,可惜只流連於文中曲折的情節,團練的利弊,呃嘆晚清的腐朽,卻沒有能去對曾國藩的個人有所剖析感悟,今趁疫情閒暇之機,再次翻閱,深究曾國藩其人其事,頗有感悟,有一些皮毛認知,藉此機會與君共勉,淺薄之處,望諸君多多海涵。

讀《曾國藩傳》:哪些品質讓他成為“修身齊家平天下第一完人”?

曾國藩故居

生平概述

嘉慶十六年,曾國藩在湖南長沙府湘鄉縣白楊坪降生,相傳曾國藩出生的前一天晚上,其曾祖父曾竟希做了一個夢:一條巨蟒,盤旋空中,旋繞於宅之左右,接著入室庭,蹲踞良久,第二日曾國藩出生,其祖父恍認為曾孫就是那條蟒蛇投胎,據此,曾國藩出世便名聞鄉里。

曾國藩6歲從師入學,14歲應童子試,23歲成為秀才,第24歲中舉,28歲考取進士,又入翰林院庶常館深造。兩年之後,庶吉士散館,授曾國藩翰林院檢討,秩從七品,正式在京師任職,道光二十九年,授禮部右侍郎,咸豐年間更官至吏部左侍郎(相當於現在組織部部長)。在京十多年間,曾國藩十年七遷,連躍十級,官居二品。

咸豐元年,洪秀全在廣西桂平金田村組織起事,太平天國運動發展起來,第二年曾國藩因母喪歸家守孝,奉命在湖南組織團練,後因湘軍發展壯大,剿捻有功,官至兩江總督、直隸總督、武英殿大學士,封一等毅勇侯,諡號"文正",後世稱"曾文正"。

讀《曾國藩傳》:哪些品質讓他成為“修身齊家平天下第一完人”?

一、勤而好學 開拓創新

曾國藩天性不敏,較為淳厚,反應遲鈍,與一些天資聰穎的人而言,的確算是一個較為愚鈍的人。

在唐浩明先生的《曾國藩傳》裡就有一個小故事來印證此事:據傳,一日曾國藩在書房挑燈苦讀,由於記憶力不是太好,加上文章的字數挺多,他讀了好多遍都背不會,雖然如此,他並未放棄,而是一遍又一遍的誦讀起來,殊不知,在房樑上正蹲著一個小偷,想等他睡去後行竊,他本以為曾國藩讀一會書就去睡覺,結果讀了一個時辰都還沒睡覺,小偷困的眼皮打架,而曾國藩還是沒能把那篇文章背會,小偷熬不住了直接從書櫃後面跳出來,憤怒地指著曾國藩,"你讀了那麼多遍,我都能倒背如流,你居然還是不會背,從未見像你這麼笨的人。"隨後,小偷把那篇文章一字不落的背誦下來,然後大搖大擺地離開了,曾國藩聽後無地自容。

雖看似一則笑話,卻表達了曾國藩刻苦學習的精神,曾國藩有幾個大的竹篾箱子,都是用來裝書籍的,在平定太平天國的十幾年間,他東奔西走,在戰火連天的日子裡,什麼都可以丟棄,但是他始終都把這些書帶在身邊,一有空有就讀書寫作,給後世留下數百卷文化典籍。

在領導湘軍時期,他運用了儒學思想千百年在群眾中的作用,向將士們灌輸儒學忠義君臣思想。訓練與訓話並重,以仁禮為治軍之源,以忠信為行軍之本。他不但在儒學深有造詣,更是理學大師,主張務實求用,有頗多建樹。

林則徐被稱為中國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那麼曾國藩更是學習西方的先行者,他不同於一般士大夫自以為是、夜郎自大,把西洋科技稱為"奇淫巧技"。曾國藩反倒非常重視西方科技,極力促成了派中國兒童赴美學習的歷史性舉措,並興建水師,推行洋務運動,意在"師夷長技以制夷",其具有的主動學習和開拓精神也是我們需要學習的。

讀《曾國藩傳》:哪些品質讓他成為“修身齊家平天下第一完人”?

二、慎獨自省 修身養性

曾國藩秉承中國傳統文化君子修身的精神,修身之法在於慎獨,而他對慎獨又有自己的見解,他認為慎獨是修身的根本。"能慎獨,則內省不疚,可以對天地質鬼神。人無一內愧之事,則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寬平,是人生第一自強之道,第一尋樂之法,守身之先務也。"

他自己獨處時極對自己為嚴苛,認為自己一個人的時候也應當像在大眾之前,嚴格約束自己的行為和思想,這樣才能無愧於鬼神。他曾在一封家書中寫道:昨夜,我偶得一夢,夢見有人得到一筆意外之財,自己很羨慕。醒來之後,我覺得自己很可恥,於是對自己痛加指責,說自己好利之心如此嚴重,這是不能容忍的。中午到朋友家吃飯,席間,朋友說另一個人最近也發了一筆橫財,我的心又為之一動。回來後,在日記裡寫道:早晨剛批判了自己,中午又犯了同樣的錯誤,我這個人真可謂卑鄙、下流。他能毫不留情的痛罵自己,並能把自己心裡所思所想的齷蹉內容展示給家人,用這樣的方法來促進自己慎獨,修煉自己的身心。

曾國藩位極人臣,權傾朝野,在滿清不重用漢人的傳統之中,曾國藩手握重兵,德高望重,功高震主,但並未落到兔死狗烹的境地,應當要歸功於他的慎獨自省,在他的社交生活和工作生活當中,嚴格恪守著勤儉,謙虛,好學的人格,保持著父子,君臣,朋友禮節,因此很少樹敵,也極少令朝廷不滿。他在做任何重要的決定時,或者一時無法決斷的事時,常常會沐浴更衣,焚香一柱,盤腿而坐,細細思量其前因後果,利弊得失,然後慎重的做出決定,以萬全之策保障各方面的利益,這就是在長期以來修煉身心所取得的結果。

讀《曾國藩傳》:哪些品質讓他成為“修身齊家平天下第一完人”?

三、忠君愛國 大公無私

太平天國運動興起,天下大亂。他一介書生,投筆從戎,招募團勇,訓練軍隊,訓練成成一支訓練有素、賞罰分明、紀律嚴明的湘軍。當時他剛成立一支團練軍隊,湖南各處都有叛匪作亂。他深信亂世用重典,便下令:凡是參加叛匪以及和叛匪一同作亂的人一律處死。非此,不能還湖南一個太平。由於殺人過多,一些人對其極為不滿,稱其為"增剃頭"。他也深知自己罪孽深重,也獨自向蒼天懺悔。要做大事,要評判,不能只顧世人言論,還得敢為別人所不為。但他正是用這種魄力和膽識,在非常時期顯示了治理社會動亂的決心,把湖南的亂象平息了下去。

後在南征北戰中平息了捻軍作亂,建立了赫赫功勳,保住了一個風雨飄搖的清王朝。在鎮壓平叛過程中,我們暫且不論他做的正確與否,就以清士大夫的身份而言,他的功勞完全可以稱得上是"平天下"的大功勳了。

鎮壓太平天國運動後,他手握重兵,威震海內,很多部下甚至是弟弟曾國荃都勸其起而代清。但他不為所動,因為他清楚的知道,這並不僅僅是為曾國藩考慮,更是他們自己的一種自私想法,妄想著自己也能封候拜將,如若他聽了那些讒言,豈不與太平軍一樣了?於是,他在紙上寫道:"倚天照海花無數,流水高山心自知"。其心智堅如此,可謂為修身之典範。

曾國藩任兩江總督時,立志還天天下一政治清明,百姓富強的兩江,他改革鹽政,漕運,使兩江經濟有所好轉,雖不得官心,但得民心。

他時刻心繫大清安危,認真研究了當時各國形勢,剖析各國對中國的態度和外交方針,有非常清醒的認識。因此,在天津教案中,他準確洞悉了法國及英美各國挑起戰爭的主要意圖,也清楚中國實力不可與之抗衡,他極力斡旋,忍辱負重,最終保得國家的一時安寧。他雖然知道自己會落得"賣國賊"的罵名,但依然為大清和百姓背下這個罵名。

讀《曾國藩傳》:哪些品質讓他成為“修身齊家平天下第一完人”?

四、 勤儉樸素 耕讀傳家

勤勞,儉樸四個字貫穿了曾國藩的一生,他說"無論治世亂世,凡一家之中能勤能敬,未有不興;不勤不敬,未有不敗者。"曾國藩一生勤於讀書,剛到京師為官不久,為了利用好時間,為自己制定出功課表,要求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晚上要看完書才能上床睡覺。正是這樣的長久的勤奮,才使得雖身居高位,俗事纏身,依舊文章大成。

他素來喜愛節儉,人坐不過一張椅子,躺不過一張床,吃不過一張口,因此,凡是想要得更多更好的物質享受,越是容易遭人非議,不能承其福祿。他任兩江總督時,揚州鹽商,擺滿山珍海味宴請曾國藩,曾國藩只埋頭吃麵前擺的幾道菜,鹽商問:是否不合總督大人口味?他說:"一食千金,吾不忍食,目不忍睹。"

自進京做官之日起,曾國藩常常給家中寫信,一來向父母問安,二來和家庭成員聯絡感情,三來教育兄弟子女。他認為古代大多名門望族貴不過三代富不過兩代,是沒有教育好下一代的緣故,後人不思進取,不成器不成材,就會把前人辛苦積攢的家業敗光。因此,曾國藩十分重視對後代的培養,他認為家風賡續乃是家道興旺之關鍵所在:"凡家道所以可久者,不恃一時之官爵,而恃長遠之家規;不恃一二人之驟發,而恃大眾之維持。"他主張的家風,其要旨為"勤儉""耕讀""謹樸""忠恕""孝友"八字,常教育兄弟子女要節儉、謙恭,要平穩莊重,要勤勞刻苦,就是這樣的家風傳承才造就了曾氏後代英才輩出、家族興旺的現狀。

讀《曾國藩傳》:哪些品質讓他成為“修身齊家平天下第一完人”?

曾國藩拙而不愚,慧而不聰,是為大智若愚,喜怒不行於色,褒貶不流於外,皆為修身養性之德。要在這個物慾橫流、社會發展瞬息萬變的社會站得住腳,還得多多借鑑學習其定心養性,深入思考內省的思考方式。把自己磨鍊得足夠優秀了,那麼,便未來可期,如果只急於求成,那便是捨本逐末了。

毛澤東說:"愚於近人,獨服曾文正,觀其收拾洪楊一役,完滿無缺。使以今人易其位,其能如彼之完滿乎?"。他自己評價說:"餘通籍三十餘年,官至極品,而學業一無所成,德行一無許可,老大徒傷,不勝悚惶慚赧"。這段話表明了曾國藩謙虛的人生態度,在卓絕的功勳面前不自傲,時時謙虛謹慎。人沒有完美的,只能依靠不斷的自省自律來提升自己的境界和能力,雖不能成為完人,但也能提升一個人的學識和品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