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中可以讓人不受妖邪毒氣侵染的事物

南方第一列山系,有一座青丘山,山中有一種野獸,形狀像狐狸卻長著九條尾巴,吼叫的聲音與嬰兒啼哭相似,能吞食人,吃了它的肉就能使人不受妖邪毒氣侵染。

山海經中可以讓人不受妖邪毒氣侵染的事物

《山海經·南山經》:“又東三百里曰青丘之山。其陽多玉,其陰多青雘。有獸焉,其狀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嬰兒,能食人,食者不蠱。”

西方第一列山系,有一座天帝山,山上長著茂密的棕樹和楠木樹,山下多是生長茅草和蕙草。山中有一種野獸,形狀像普通的狗,名稱是谿邊,人坐臥時鋪墊上溪邊獸的皮就不受妖邪毒氣侵染。

山海經中可以讓人不受妖邪毒氣侵染的事物

《山海經·西山經》:“又西三百五十里曰天帝之山。上多棕枏,下多菅蕙。有獸焉,其狀如狗,名曰谿邊,席其皮者不蠱。”

西方第三列山系,有一座峚山,山上到處是丹木,紅紅的莖幹上長著圓圓的葉子,開黃色的花朵而結紅色的果實,味道是甜的,人吃了它就不感覺飢餓。丹水從這座山發源,向西流入稷澤,水中有很多白色玉石。這裡有玉膏,玉膏之源湧出時一片沸沸騰騰的景象,黃帝常常服食享用這種玉膏。這裡還出產一種黑色玉石。用這湧出的玉膏,去澆灌丹木,丹木再經過五年的生長,便會開出光豔美麗的五色花朵,結下味道香甜的五色果實。黃帝於是就採擷峚山中玉石的精華,而投種在鐘山向陽的南面。後來便生出瑾和瑜這類美玉,堅硬而精密,潤厚而有光澤。五種顏色的符彩一同散發出來相互輝映,那就有剛有柔而非常和美。無論是天神還是地鬼,都來服食享用;君子佩帶它,能抵禦妖邪不祥之氣的侵襲。

《山海經·西山經》:“又西北四百二十里曰峚山。其上多丹木,員葉而赤莖,黃華而赤實,其味如飴,食之不飢。丹水出焉,西流注於稷澤。其中多白玉,是有玉膏。其源沸沸湯湯,黃帝是食是饗。是生玄玉。玉膏所出,以灌丹木。丹木五歲,五色乃清,五味乃馨。黃帝乃取峚山之玉榮,而投之鍾山之陽。瑾瑜之玉為良,堅粟精密,濁澤而有光。五色發作,以和柔剛。天地鬼神,是食是饗;君子服之,以御不祥。”

中央第七列山系,有一座休與山。山上有一種石子,是神仙帝臺的棋,它們有五種顏色並帶著斑紋,形狀與鵪鶉蛋相似。神仙帝臺的石子,是用來禱祀百神的,佩帶上它就會不受邪毒之氣侵染。

《山海經·中山經》:“《中次七經》苦山之首曰休與之山。其上有石焉,名曰帝臺之棋,五色而文,其狀如鶉卵。帝臺之石,所以禱百神者也,服之不蠱。”

中央第七列山系,有一座浮戲山。山中生長著一種樹木,葉子的形狀像臭椿樹葉而結紅色果實,名稱是亢木,人吃了它可以驅蟲辟邪。

《山海經·中山經》:“又東三十里曰浮戲之山。有木焉,葉狀如樗而赤實,名曰亢木,食之不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