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了解《周易》的基本情况

《周易》本来是殷末周初人们用来占卜算卦的方法,起初,它并不是一本书,也没有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卦爻辞,更没有《彖传》、《系辞》、《象传》《文言》、《说卦》等被后代易学家称为《易传》或“十翼”的部分,只是蕴涵数理逻辑的卦画而已。后来,经过长期的演绎,这些卦画与事物产生了一定的对应规律性后,人们就逐渐在每个卦画下系属了一些简约的卦辞。再后来,《易》“变则通,通则久”,于是,又在六十四卦的各爻之下系属了爻辞。至此,《易》就有了卦画、卦辞和爻辞,形成了汉代易学家称之为《易经》的部分。到了汉代,又将《易传》并入,就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周易》的样子。

《易经》的创作过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阴阳概念的产生,八卦创立,重卦并撰成卦爻辞。

无论是八卦还是六十四卦都是由阴阳两爻组合而成的。 在古人心目中,天地、男女、昼夜、炎凉、上下、脚....几平生活环境中的一切现象都体现者普遍的相互对立的矛盾。 根据这种直感的、朴素的观察,前人把宇宙间变化万端、纷繁复來的事物分为阴、阳两大类,用阴、阳两种符号表示:阴物为-一,阳物为一,象征着广泛的相互对立的种种事物、现象。

在此基础上,古人以阴、阳符号为“爻”,每三爻叠成一卦,出现了“八卦”。八卦各有不同的名称、形式,分别是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卦的取象,已经从阴阳二爻对事物的广泛象征发展到对自然界八种基本物质的具体象征,这八种基本物质是: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在后来的易理演绎和易筮运用的过程中,八卦的卦象又不断扩展增益,可以分别象征八种类型的诸多物象。

此后八卦两两相重,出现了六十四卦,并产生了解说这些卦形所寓哲理的卦爻辞。卦爻辞的出现有两大意义:其一是使《周易》成为卦形符号与语言文字有机结合的一部特殊的哲学著作;其二是使易象从隐晦的符号暗示发展为用文字表述的带有-定文学性的形象。卦爻辞的表现形式是“假象喻意”,即拟取人们生活中习见常闻的物象,通过文字的具体表述,使卦形、炎形内涵的象征旨趣更为鲜明生动,而每卦的卦鲜与六则久薛在相互联系中披露了该卦所蕴涵的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哲理,六十四外相承相受,从六十四种角度分别展示不间的环境条件下的事理特征和变化规律此时,《周易)“经” 文全部创成,其独具体系的哲学思想已趋成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