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瞭解《周易》的基本情況

《周易》本來是殷末周初人們用來占卜算卦的方法,起初,它並不是一本書,也沒有我們今天所看到的卦爻辭,更沒有《彖傳》、《繫辭》、《象傳》《文言》、《說卦》等被後代易學家稱為《易傳》或“十翼”的部分,只是蘊涵數理邏輯的卦畫而已。後來,經過長期的演繹,這些卦畫與事物產生了一定的對應規律性後,人們就逐漸在每個卦畫下系屬了一些簡約的卦辭。再後來,《易》“變則通,通則久”,於是,又在六十四卦的各爻之下系屬了爻辭。至此,《易》就有了卦畫、卦辭和爻辭,形成了漢代易學家稱之為《易經》的部分。到了漢代,又將《易傳》併入,就成了我們現在看到的《周易》的樣子。

《易經》的創作過程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陰陽概念的產生,八卦創立,重卦並撰成卦爻辭。

無論是八卦還是六十四卦都是由陰陽兩爻組合而成的。 在古人心目中,天地、男女、晝夜、炎涼、上下、腳....幾平生活環境中的一切現象都體現者普遍的相互對立的矛盾。 根據這種直感的、樸素的觀察,前人把宇宙間變化萬端、紛繁複來的事物分為陰、陽兩大類,用陰、陽兩種符號表示:陰物為-一,陽物為一,象徵著廣泛的相互對立的種種事物、現象。

在此基礎上,古人以陰、陽符號為“爻”,每三爻疊成一卦,出現了“八卦”。八卦各有不同的名稱、形式,分別是乾、坤、震、巽、坎、離、艮、兌。八卦的取象,已經從陰陽二爻對事物的廣泛象徵發展到對自然界八種基本物質的具體象徵,這八種基本物質是:天、地、雷、風、水、火、山、澤。在後來的易理演繹和易筮運用的過程中,八卦的卦象又不斷擴展增益,可以分別象徵八種類型的諸多物象。

此後八卦兩兩相重,出現了六十四卦,併產生了解說這些卦形所寓哲理的卦爻辭。卦爻辭的出現有兩大意義:其一是使《周易》成為卦形符號與語言文字有機結合的一部特殊的哲學著作;其二是使易象從隱晦的符號暗示發展為用文字表述的帶有-定文學性的形象。卦爻辭的表現形式是“假象喻意”,即擬取人們生活中習見常聞的物象,通過文字的具體表述,使卦形、炎形內涵的象徵旨趣更為鮮明生動,而每卦的卦鮮與六則久薛在相互聯繫中披露了該卦所蘊涵的事物運動、變化、發展的哲理,六十四外相承相受,從六十四種角度分別展示不間的環境條件下的事理特徵和變化規律此時,《周易)“經” 文全部創成,其獨具體系的哲學思想已趨成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