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雨紛紛,行人慾斷魂。酒家何處有,遙指杏花村”,每句減2字,有損原詩意境沒?

詩海文蹤


寓意雖然沒差哪去,可是意境卻大不相同。



原詩第一句為“清明時節雨紛紛,”雖然有清明二字,但是少了時節二字,起碼沒有明確的時間,最關鍵的東西漏掉了,意境自然不一樣。

第二句“路上行人慾斷魂。”刪掉了路上這個名詞,顯然不夠具體,行人在哪?不知道,對吧!沒有明確地點。

第三句“借問酒家何處有,”少了借問二字,明顯的缺少禮數,你問誰呢酒家何處有是?沒有體現出來當時作者是在苦思冥想,還是問別人前面哪裡有酒家,不借問怎麼引出下一句的牧童來,對吧!


緊接著最後一句“牧童遙指杏花村。”這裡面少了牧童這個關鍵人物,你說意境怎麼可能一樣。沒有牧童是誰遙指杏花村的,難道是路人甲嗎?沒準別人還不知道哪裡有酒家呢?是不是。

所以原本七字言詩你應給變成五字的,怎麼可能表達出原作者的意境來呢,一字千金,寓意當然不同。

所以說無論是古詩還是作文,我認為首先要具備以下四個條件時間、地點、人物、和事件,才是一首完美的詩篇。


唐代詩人杜牧的這首《清明》,表現的就是當時杜牧本人的一個境遇,觸景生情,由感而發創作出來的這首膾炙人口的千古名詩。居然被提問者如此大膽的刪掉了八個關鍵字,這樣的奇葩想法確實有損原詩的意境,不得不恭維您的想象力真的太豐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