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外人員想“同工同酬”?公務員:憑什麼?

不同的編制,有著不同的管理方式和體系,而我們所關心的工資福利體系、晉升發展空間以及資金來源和管理,都會因為編制的不同而有非常大的差異。

之前寫過一篇文章——編外人員:幹著同樣的活,拿著不一樣的錢!憑什麼?

可網友們的評論卻是:有本事你也考上公務員啊?

那我想請問:考上公務員就能一勞永逸,所謂“人民的公僕”是不是打了國家的臉?國家今後發展難道要單純依靠咱們老百姓交稅?

最關鍵的是編外人員要求同工同酬,什麼是同工同酬你們瞭解嗎?

字面意思網友都瞭解不了,畢竟很多人連大學本科的學歷都沒有,就在網絡上愣充大以巴狼。

編外人員想“同工同酬”?公務員:憑什麼?

“同工同酬”一直是輿論熱點,不少媒體都有涉及。這幾天,我的一位朋友在微信朋友圈中吐槽——他做的活不比別人少,但工資福利待遇卻和其他人有天壤之別。他很困惑:就因為我是“編外”人員,不屬於“正式工”,在同一崗位就得不到同等待遇,這公平嗎?

其實,在體制內工作,編制絕對是個無法迴避、且利益攸關的問題。在現實中,經常有人想“跳”到其它單位,但往往因後者沒有“空編”而卡殼。

不僅僅是調動,包括職務晉升、工資調整、福利等,都可能因為編制不同而有所不同。也正因如此,同一個地區甚至同一單位,因為“同工不同酬”、“同工不同待遇”所引起的爭議一直不斷。

體制內的都是公務員嗎?

體制外的人對體制內的人一般統稱為公務員,如果從崗位的大屬性來說,並沒有錯。

但事實上,公務員在“體制內”只是其中的一種編制,即行政編制,或俗稱公務員編制。而在行政編制之外,還有事業編制、工勤編制和企業編制。

另外還有一種特殊的編制:參照公務員法管理事業人員;一個特殊群體:選調生。參公編制其實是事業編制的“升級版”,而選調生是行政編制的另一種呈現。

除了體制內不同的編制之外,許多體制內單位還有一些“編外”人員,這些人員有的是單位自己招聘的,有的是通過人力資源市場派遣而來的,比如大量的協警、文員,雖然做的是公務崗位,但卻並不是“公家的人”。

我那位朋友就正是這樣的“編外”人員。即便是這類聘用人員,也可能會分成幾等,他所在單位的聘用人員裡,還分為單位聘用和部門聘用,兩者的待遇也頗有差距。

為什麼“同工不同酬”?原因就在於編制帶有“附加”屬性的。簡單地說,不同的編制,有著不同的管理方式和體系,而我們所關心的工資福利體系、晉升發展空間以及資金來源和管理,都會因為編制的不同而有非常大的差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