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首批24個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國家級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

大理


大理-首批24個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國家級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


大理古城是1982年國務院首批公佈的24個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最佳魅力城市的核心區,是國家4A級景區。大理市古城保護管理局始終高度重視大理古城保護工作,以小步快走的方式,管住當前,消化過去,規範未來,逐步實現古城“古”、“靜”的目標,較好保持了大理古城的傳統風貌和特色。

大理古城東瀕洱水,西倚點蒼,全城呈棋盤式格局,地勢西高而東低,從779年南詔王異牟尋遷都羊苴咩城,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建造歷史,曾是唐、宋時期雲南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全城總面積約2.2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萬人。古城內文物古蹟眾多,城池格局基本保存,重要遺址可辯,至今還保留著大量的古建築和古街古道遺址,在古城內分佈了14處市級以上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中省級文物保護單位3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1處)。古城內居住著以白族為主的回、漢、彝等十四個少數民族,是以白族為主的多民族雜居地區,城內佛教、伊斯蘭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共存,是多元文化和諧共處的樂土。“家家門前繞流水,戶戶庭前垂楊柳”的空間形態,獨具特色的民風民俗,豐富的民族特產,精湛的傳統工藝與技術,傳統的街巷格局和民居建築風格,使這座古城獨具魅力,吸引中外遊客流連忘返。

一、歷史沿革

大理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亦為大理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主體。遠在新石器時代,這裡就有白族、彝族等少數民族先民繁衍生息。西漢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大理設置葉榆縣,隸屬益州郡。公元七世紀中葉,洱海地區出現6個較大民族部落,史稱“六詔”。公元738年,蒙舍詔統一洱海地區,建立南詔國,定都太和城(今大理蒼山太和村附近)。公元779年,遷都羊苴咩城(今大理古城城西一帶)。公元937年,通海節度使段思平建立大理國,也以羊苴咩為都城。至公元1253年大理國覆滅,公元8至13世紀唐宋500多年間,大理一直是雲南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至元十一年(公元1274年),元建立雲南行省,行政中心始由大理遷至昆明。元、明、清時期,先後在大理設置大理路軍民總管府、大理路,大理仍為滇西重鎮,一直沿襲至今。

坐落於蒼洱之間的大理歷史文化名城,集風、花、雪、月四景於一地,青山抱綠水、湖光映山色,既有西部的雄奇,又兼有南國的嫵媚,粗獷與柔美相生,巍峨與秀麗並存。生於斯、長於斯、繁衍生息於斯的白族、彝族等少數民族先民,在歷史長河中創造了輝煌的業績,洱河區域成為祖國西南邊陲最早的人類發祥地,形成了與華夏文明同源同流而又富有地方民族特色的歷史文化,充溢著強烈的地方民族氣息,加之千百年來代代相傳的傳奇神話和民間故事,使得大理不僅盡收獨特的自然、地理景觀之妙,更有多彩的歷史、人文景觀共存添輝。

二、大理歷史文化名城主要組成部分

(一)大理大理古城——現存方形古城,為明洪武15年(公元1382年),大理衛指揮使周能督建,城牆高二四尺,周長十二里,磚表石裹,四面設城門,南門稱承恩,東門稱通海,西門稱蒼山,北門稱安遠,南北城門相對,東西城門相錯,四隅建有角樓。大理古城總體佈局呈棋盤式分佈,從南至北有五條街,從東到西有八條巷,建築格局至今仍保持了明代風格。大理古城是大理歷史文化名城的核心組成部分,城內及周邊分佈著29處市級以上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不論是古城樓、古建築、古民居、古樹名木,還是楹聯題詞、庭院小品、民居裝飾,無不滲透著大理厚重的歷史文化。

(二)喜洲古鎮——喜洲古稱史城,從漢至南北朝約700多年間,一直是葉榆縣縣治所在地,轄大理、洱源、劍川、鶴慶等地。蒙舍詔統一六詔前,屬河蠻居住地,稱“大釐城”,人口稠密、商業發達。南詔大理國時期,大釐城規模僅次於太和城和羊苴咩城,是南詔北拒吐蕃的戰略要地,也是當時佛教和商業貿易的重鎮。元朝以後,隨著大理國的滅亡,喜洲逐漸喪失它在政治上的地位,轉而成為滇西地區舉足輕重的商業中心,至民國時期發展成以“嚴、董、尹、楊”四大家族為首的民族資本家集團,形成了喜洲鎮“文商並重”、“以商養文”的傳統文化氛圍。喜洲古鎮是大理歷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組成部分,鎮內現存國家、省、州級文物保護單位9個,其中白族民居建築藝術群為“國家級重點保護單位”。

(三)雙廊古鎮——雙廊鎮位於洱海東北岸,門迎碧波盪漾的洱海,遠眺蒼山十九峰,集蒼洱風光之精華,素有“大理風光在蒼洱,蒼洱風光在雙廊”之美譽。因處在“蘿蒔曲”、“蓮花曲”兩曲交界,居沙洲之上,沙洲又有南詔風情島,玉幾島分列其左右,且“雙曲”環抱“雙島”故而得名雙廊。按照《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雙廊古鎮亦為大理歷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組成部分。

(四)龍尾關歷史文化街區——龍尾關古稱龍尾城、龍關、下關,位於西洱河畔,為唐開元26年(公元738年)南詔王皮邏閣征服西洱河蠻,利用蒼山、洱海的天險,初為過關哨所,後南詔王閣羅鳳出於政治、軍事方面的需要,將其拓建為龍尾城,與喜洲鎮上關村西“龍首城”共扼蒼洱之險,是古代南詔國,大理國的重要軍事關口。龍尾關歷經唐、宋、元、明、清、民國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由於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是歷代兵家必爭的要塞之地,城下的西洱河南岸,曾是著名“天寶之戰”的戰場,也是我國唐、宋以來與東南亞各國通商貿易的南方絲綢之路——博南古道(即蜀身毒道)和茶馬古道的必經之地,近現代成為滇藏、滇緬公路交匯處。龍尾關城內分佈著眾多的具有較高歷史文化價值的文物遺蹟:龍尾城遺址、龍尾關、壽康樓、將軍廟、文廟、彌陀寺、玉龍書院、江風寺、天生橋、大唐天寶戰士冢等歷史人文景點,還有龍尾街、中承街等傳統民居街巷,是當代大理市下關鎮區中最能集中體現大理歷史文化名城悠久歷史風貌的重要街區。

(五)文物保護單位代表

崇聖寺三塔——崇聖寺建於唐朝開元年間,是南詔國、大理國時期著名的皇家寺院。極盛時的崇聖寺“基方七里,為屋八百九十間,佛一萬一千四百尊,用銅四方五百五十斛。”因歷代戰火和自然災害,崇聖寺僅存三塔。2005年4月22日,根據史料記載,借鑑國內外著名寺院建築格局,恢復重建了崇聖寺,佔地600畝,東西長1136米,南北寬352米,整體佈局為主次三軸線,八臺九進十一層次,建築面積20080平方米,皆以唐、宋、明、清歷代及大理地方特色建築風格相整合,採用“和璽彩”、“旋子彩”等傳統彩繪工藝。重建的崇聖寺源於歷史、超越歷史,以宏大的建築規模和精湛的建築工藝將靜態的佛教藝術與動態的佛教文化相結合,再現了當年“靈鷲山聖地,妙香國佛都”的輝煌。

三、名城特色

大理擁有眾多的歷史文化遺產、豐富的民族民俗文化和獨具特色的古城建築風貌,按照其受保護對象的形態類型可以分為物質形態和非物質形態兩方面的特色。

(一)物質形態特色

1.眾多的文物古蹟形成獨特的人文景觀

大理文物古蹟分佈甚廣,目前市域範圍內共有各級文物保護單位81項,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7項,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5項,州級文物保護單位4項,市級文物保護單位55項。

特別是沿蒼山、洱海一帶有一大批古建築、古遺址、古碑刻、白族民居以及地下出土文物分佈,如崇聖寺三塔、太和城遺址、元世祖平雲南碑、佛圖寺塔、感通寺、大理喜洲白族民居以及考古發掘的新石器時代石斧、陶器、南詔和大理國的宮瓦、銅器、鐵器、彩陶等文物以及春秋戰國、漢、晉、唐、宋、元、明、清時期的文物。這些文物古蹟具有很高的歷史和文化價值,是十分珍貴的歷史見證,成為歷史文化傳統的重要承載,同時構成了反映民族地方特色的獨特形式,體現出豐富的文化內涵,展示了勞動人民的創造才智。市域範圍內眾多的文物古蹟形成了大理一道獨特的人文景觀。

2.大理古城保存傳統街巷格局

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沐英等平定雲南及大理後,指揮使周能在原南詔、大理國都城羊苴咩城的範圍內建大理城。次年,都督馮誠又加拓廣。城牆四面各長約1500米,高6米,厚達12米多,設東、南、西、北四門及門樓。城牆內層為夯土,外包石塊、大砧各一層。原有城牆部分被拆除,後又陸續修復。從明至今,除城垣街道稍有改動、城樓官署有毀有建、街道名稱多有變更外,但古城的形態和路網格局基本上仍保持明代城池的特色。大理古城既是一座已有600多年曆史的古城,同時又是一個至今仍鮮活運轉、充滿生機的城市。

3.大理民居建築風格獨具

大理地區歷來是白族的主要聚居地,以大理古城和喜洲鎮為代表的民居,其建築特別是白族民居具有獨特的建築風格。它吸收了中原漢族民居以“院”為中心的組合方式,結合本地區氣候、本民族生活方式和審美情趣,創造了“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六合同春”、“走馬轉角樓”等基本的平面型式;建築正向坐西朝東,背靠蒼山,面向洱海;在石材的使用、外牆山花及腰簷的繪飾、門樓的重點裝修、照壁的簷飾及彩繪、門窗的精雕細刻及庭院環境的綠化處理等方面皆獨具匠心。大理古城清一色的青瓦坡頂屋面,部分彈石與引馬石相結合作成路面的街巷至今猶存,古意盎然。

4.優美宜人的自然環境與山水合抱的城市空間形態

大理自然環境優美,蒼山上的“十九峰、十八溪”久負盛名、景色宜人,“蒼山雪,洱海月,上關花,下關風”、“山則蒼龍疊翠,海則半月抱藍”更是美不勝收。自然流暢的山體走勢構成了大理市秀美的綠色背景以及自然的城市輪廓線,在碧波盪漾的洱海襯托下,形成了一幅山、水、城交融的秀麗畫卷。大面積的自然山體、水體也為大理創造了良好的城市生態環境。

大理古城雄踞壩上,東臨洱海,西倚蒼山,形成“一水繞蒼山,蒼山抱古城”的城市空間形態,這種面山背水的佈局完全體現了中國古代建城選址的風水理論,使得古城盡收蒼山的雄秀粗獷與洱海的秀麗柔美,處於雄秀相間、剛柔並濟的山水環境之中。

(二)非物質形態特色

1、深厚的歷史文化淵源

大理素有“文獻名邦”的美譽。早在三千五百年前,白族先民就開創了“洱海文化”,歷史上與我國中原地區的經濟文化聯繫密切,成為與中原文化交融幷包含有東南亞各國優秀文化元素的新的民族文化。歷代學者名流不乏其中,如明代著名的白族學者楊黼、楊士雲;雲南著名的文學家、理學家李雲陽;明清高僧、傑出的詩人、畫家、書法家擔當;近代傑出的愛國將領楊傑;著名的東北抗日將領、白族無產階級革命戰士周保中將軍等等。直至現代,大理白族仍有不少名流、學者、專家、教授分佈於全國的政界、學界及各個崗位。尤其是歷史上的一些重大事件和傳說,如傳說中的“大理王國”、“諸葛亮七擒孟獲”“大唐天寶戰”、“杜文秀反清鬥爭”等更為古城增添了幾分神秘的色彩。

2、獨具特色的民風民俗

在白族人民的生活之中產生了許多富有特色的民俗風情。大理白族人民有養花的傳統,花開家家庭院、條條街巷,加上四季如春的理想氣候,使得古城一年四時“香風滿道、芳氣襲人”。

白族服飾尚白,色調明快大方,對比強烈,尤其少女的“大紅領褂白襯衫,豔蘭圍腰花腰帶”,鮮豔奪目,一派生氣,點綴在山水風光中,構成了一幅美麗的畫卷。

白族人民愛好藝術,能歌善舞。“白族調”、“霸王鞭”、“八角鼓”等廣為流傳,氣氛活躍,情緒熱烈。

大理白族的傳統節日也同樣豐富多彩、特色濃郁。“三月街”、“繞山靈”、“松花會”、“朝花節”、“白族火把節”、“耍海會”等等,充滿了民族情趣。這些濃郁的民族風情,增添了古城的歷史文化氣息,也增加了大理作為歷史文化名城的迷人色彩。

3、豐富的民族特產,精湛的傳統工藝和技術

大理市人傑地靈,物產富饒。蒼山大理石、大理草帽、沱茶、扎染布、乳扇等是大理特有的地方產品。蒼山大理石作為理想的建築材料,不僅以花色品種繁多著稱,更以石質精良馳名,結合傳統的大理石工藝,以其濃郁的民族特色和精湛的工藝蜚聲中外。扎染布是大理市周城的傳統手工染織品,扎染古稱“絞纈”也叫“撮纈染色”,至今已有兩百餘年的歷史,其獨特的加工工藝歷來在民間工藝中飽享盛名,產品遠銷香港、日本、美國等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