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胃病的人一日三餐應該怎樣安排?

張莉


有胃病的人首先要注意的就是要準時的吃三餐,因為如果在生物鐘的情況下,如果沒有食物的攝入,那麼胃依舊會進行蠕動,這個時候就會進行控摩擦,而控摩擦會造成胃黏膜的損傷,倒是胃的損傷,引發胃病。另外需要注意的就是三餐合理的進行搭配,這樣才能減少胃的損傷,尤其是早餐,經過一夜身體的代謝消化等,早上7:00-9:00是早餐進餐的最佳時間,並且早餐的營養越多樣越豐富越好,建議最好:主食,新鮮的蔬菜,動物性食物都有,這樣能夠延緩胃的排空,不會那麼快出現飢餓感,身體也會能量滿滿。

而對於中餐和午餐,豐富的度與早餐是一樣的,種類越多越好,但是吃飯量要注意,中午吃到八分飽即可,但是晚餐建議吃到六七分飽就可以了,吃的過多會增加胃的負擔,其實養胃不一定非要喝粥,因為粥主要是碳水化合物,它會刺激胃酸的分泌,如果只喝粥,會造成胃酸過多,導致返酸等問題,所以食物只要細嚼慢嚥,控制總能量的攝入,均衡多樣的搭配就能更好的幫助養胃。


除了傷處的這些方式以外,還要注意,吃晚飯不要直接躺,晚飯不要吃的太晚,不要暴飲暴食,少吃煙燻醃製的食物,少吃油炸類、燒烤類、火鍋類的食物,每餐的進餐時間建議在半小時或以上。最後要注意少吃刺激性的食物,包括,辛辣,寒涼,甜膩。最後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吃水果,不要空腹飲酒,最好養胃期間戒酒。以及不要一邊吃飯一邊喝湯,這樣食物很難與口腔中的唾液澱粉酶,會增加腸胃的消化負擔。


心理營養師程偉華


胃病是一種典型的生活方式疾病,胃不好的人大多是由於長期不當的飲食習慣所致。因此,胃病患者必須警惕任何可致胃病發生的不良飲食習慣,嚴格管理好自己的日常飲食,以防胃病發作。

有胃病的人一日三餐應該怎樣安排?

人們日常攝入的食物都要經過胃部消化吸收,飲食選擇 不當或是不良習慣會致胃部受損,進而誘發胃病。胃病靠的就是“三分治七分養”,飲食管理必不可少。

1、胃病患者的早餐安排:對於胃病患者而言,最基礎的飲食原則就是要保證一日三餐、定時定量,或者是可少食多餐,但切記飢一頓飽一頓的飲食模式,也不能每餐吃的太飽、太快、太少,應該嚴格遵守早吃好、午吃飽、晚吃少的原則,注意合理搭配葷素和粗細,注意吃飯細嚼慢嚥、每餐七八分飽,切記暴飲暴食等。

早餐選擇應該注意熱量佔到全天總熱量的20%-30%,注意營養全面、均衡,定時定量,種類多樣、葷素搭配,選擇軟爛、易消化的食物,以麵條搭配蔬菜,包子搭配粥類,再加上雞蛋、蛋羹等,注意應該以蒸煮燉為主,避免油條、麵包等高脂肪、高糖分食物。

2、胃病患者的午餐安排:午餐安排應保證滿足機體一天35%-40%的熱量所需,注意糖分、蛋白質、脂肪三大營養物質的比例合理搭配,保證均衡營養,食物選擇豐富多樣,既要注意葷素搭配,又要注意粗細搭配。午餐可食用一些肉食,但要注意有所選擇,不吃肥肉、加工肉食等,以魚肉、雞肉、瘦肉等健康肉食為主,保證熱量供應,同時可食用一些豆製品、奶製品等,以保證優質蛋白質補充,另外一定要保證有蔬菜攝入,但要注意選擇少纖維的蔬菜,如西紅柿、生菜、黃瓜等。主食選擇可以是米飯、饅頭、包子、麵條等精細麵食,再加上一些雜豆粥、玉米粥、黑米粥等雜糧粥類。

3、胃病患者的晚餐選擇:晚餐安排應該佔到一天總熱量的30%左右,同樣要注意定時定量,不能吃得太晚,不能不吃也不能吃得太飽,應該以六七分飽為宜。晚餐選擇同樣要注意合理搭配,營養均衡。主食可以麵條、米飯為主,多素少葷飲食,可食用雞肉粥、瘦肉粥,以蔬菜為主,避免吃夜宵,避免飯後立即睡覺、洗澡等。


黃志豔大夫


早餐:煮雞蛋1個(雞蛋50克)蛋糕50克白粥1小碗(大米50克)醬豆腐少許(醬豆腐20克)   加餐:牛奶(鮮牛奶250克)   午餐:軟爛飯1小碗(大米100克)蒸肉餅1小碗(豬瘦肉50克)燒細軟蘿蔔絲(白蘿蔔200克)   加餐:煮果子水1小碗(鮮桔汁200克)烤饅頭幹(麵粉50克)   晚餐:肉末碎青菜湯麵1碗(肉末50克菠菜100克掛麵50克)紅燒魚(鯉魚150克)花捲(麵粉50克)   加餐:豆漿250克


摩普商城


胃痛是較常見的病,它是由外感邪氣,內傷飲食、臟腑功能失調導致的氣機淤滯。該病在脾胃腸病症中最常見,發病率較高。臨床症狀以胃脘部疼痛為主,同時兼有噁心、胸悶、噯氣、大便不調等症狀。

導致胃痛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工作過度緊張、食無定時、吃飽後馬上工作或做運動、飲酒過度、吃辣過度、經常進食難消化的食物等。其中的壓力之毒是導致胃痛的主要因素,許多胃痛患者就是學習、工作中心理壓力過大,導致胃部的不適,沒有食慾,持續下去甚至會導致胃部更嚴重的疾病,這也是平時原因不明的胃痛、胃痙攣的根源。

2. 胃痛患者飲食要求

胃痛病人日常飲食要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多食清淡,少食肥膩及各種刺激性食物,如含酒精及香料的食物。謹防食物中的過酸、過甜、過鹹、過苦、過辛,不可使五味有所偏嗜。有吸菸嗜好的病人應戒菸。

長期胃痛的病人每日三餐或加餐均應定時,間隔時間要合理。急性胃痛的病人應儘量少食多餐,平時應少食或不食零食,以減輕胃的負擔。

注意營養平衡。平時的飲食應供給給富含維生素的食物,以利於保護胃黏膜和提高其防禦能力,並促進局部病變的修復。

飲食宜軟、溫、暖。烹調宜用蒸、煮、熬、燴,少吃堅硬、粗糙的食物。進食時不急不躁,使食物在口腔中充分咀嚼,與唾液充分混合後慢慢嚥下,這樣有利於消化和病後的修復。要注意四季飲食溫度的調節,脾胃虛寒者尤應禁食生冷食物。肝鬱氣滯者忌在生氣後立即進食。

3. 胃痛排毒食療方

⑴暖胃止痛方

取胡椒粉2克,蔥白3克,姜6克。先燒開水,下姜、蔥白,煮沸而成姜蔥湯,用熱姜蔥湯送服胡椒粉,或將胡椒粉放入姜蔥湯中即成。胃痛時將湯熱飲即可緩解。可起到暖胃行氣止痛之功效,適用於胃寒痛者。

⑵溫胃消食止痛方

取桂皮6克,山楂肉10克,紅糖30克。先用水煎山楂肉15分鐘,後入桂皮,待山楂肉將熟熄火,濾汁入紅糖,調勻即可,趁熱服下。可起到溫胃消食止痛的功效,適用於胃脘痛症。


滿滿的健康


首先7:30必須早餐,不能省。研究表明,經常不吃早餐引發胃病、十二指腸潰瘍的幾率高達36%。一份好早餐應包含穀類、奶類、肉類、豆製品、水果和蔬菜等。此外,早餐不宜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在空腹狀態下損傷胃黏膜。吃的速度不宜過快,如果時間允許,可以持續20~30分鐘。11:30吃午餐,補充蛋白質。午餐應注意補充優質蛋白,比如瘦肉、魚類、豆製品。冬季午飯前可以喝點湯,因為在食物比較幹而唾液分泌不足的情況下,適量的湯水有益於消化和吸收。17:30晚餐宜清淡。進食量以七分飽為好,並注意補充雜糧和新鮮蔬菜。因為晚上睡眠中心跳和血液循環都比白天慢,胃腸運動也會減慢。雜糧和蔬菜不但可預防高血脂,還可以增加維生素攝入、促進胃腸蠕動,防止便秘。擴展資料:飽餐後宜站立一會兒,不要坐臥或下蹲、彎腰,以免腹壓過高誘發胃食管反流。飯後儘量不要躺著或久坐,可散散步、做做運動,但應注意,餐後半小時內最好別做劇烈運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