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飛冤死獄中後,奸臣秦檜怎樣對待了岳飛的妻子和子女?

街角在-等待


岳飛是南宋時期著名的抗金將領,因宋高宗和權相秦檜一心與金議和,岳飛被奪軍權後,又下獄被殺。這一悲劇,讓岳飛成為後世忠義的化身,得到國人敬仰。


岳飛死後,他的家人也遭到迫害,悅史君給大家一一介紹。

第一,前妻劉氏

劉氏是岳飛從軍前的妻子,岳飛從軍後,劉氏改嫁,兩人沒再聯繫。

岳飛去世後,劉氏的情況史書沒有交代,悅史君認為,基本不會有太多牽連,因為她跟岳家已經沒有關係了。

第二,後妻李娃

李娃是岳飛在軍中所娶,兩人感情很好,岳飛死後,李娃被流放嶺南。


宋孝宗即位後,給岳飛平反,李娃和家人返回家鄉,得到善終。

第三,長子岳雲

岳雲是岳飛和劉氏的兒子,跟隨岳飛從軍,立下不少功勞。

岳飛被害時,岳雲一同被殺。

第四,次子嶽雷

嶽雷也是岳飛和劉氏的兒子,岳飛遇害後,他和家人一同被流放。

嶽雷沒有等到水落石出,在流放地去世。

第五,三子嶽霖

嶽霖是岳飛和李娃的兒子,岳飛被害後,他和家人一起被流放。


岳飛被平反後,嶽霖北歸,一生蒐羅父親資料,為以後的研究打下基礎。

第六,四子嶽震

嶽震是岳飛和李娃的兒子,岳飛被害後,他跟家人一起被流放。

岳飛被平反後,嶽震入朝為官,後來還被封侯。

第七,五子嶽霆

嶽霆是岳飛和李娃最小的兒子,岳飛被害後,跟家人一起被流放。

岳飛被平反後,他也入朝為官,後來被封為侯。

第八,女兒嶽安娘

嶽安娘是岳飛的長女,岳飛被害後,他們一家也受到牽連。

岳飛被平反後,嶽安孃的丈夫被封官。

第九,嶽銀瓶

嶽銀瓶相傳是岳飛的女兒,在一些文人和小說裡提到過,而且還是父親遇害後,氣不過自殺的。

悅史君認為,嶽銀瓶的身世存疑,如有其人,也將遭遇波折。

……

岳飛一家在他死後,確實遭到了秦檜等人的迫害,但秦檜死後,隨著岳飛被平反,一切境況逆轉,也算有後福了。


歷史這樣說


岳飛冤死獄中後,奸臣秦檜怎樣對待了岳飛的妻子和子女?

我們大家都知道,歷史上的一大名將岳飛是死在了秦檜的陷害之中。岳飛這一生,總共是取了三個妻子,前兩個妻子都死的早,就沒有什麼好說的。他去世的時候,唯有他最後一個妻子李娃還活著,她是一個很厲害的人物。據說她嫁給岳飛的時候,就已經有28歲了,比起岳飛來都還大。她除了年齡特殊以外,能力也很強,能夠幫助岳飛治理軍隊。



當年岳飛被處死之後,他的家人並沒有被誅九族,而是被流放了。當時宋高宗下令,讓他的妻兒家屬們都流放去惠州,而他們的情況每個月都需要向朝廷彙報。另外,岳飛案件就此結束,不許任何人再審理此案,也不許任何人上訴,即使有也不得去受理。

收到了被流放的命令,李娃就帶著岳飛的所有兒子們去到了惠州。在這裡他們必須服從管制,被限制著自由,無法隨意的移動到其他地方。



我們接著來看看岳飛兒子們的結局。

岳飛的長子,名叫岳雲,16歲就跟著岳飛上戰場。岳飛被判謀反罪名的時候,他也一起被收押了,之後和他父親一同被殺,死的時候只有23歲。

岳飛第2個兒子名字叫做嶽雷,當初他的父兄被抓,他還被派去監獄照顧過他們一段時間。而後父兄死了,他就被髮配送去了惠州拘管著。

岳飛的第3個兒子叫做嶽霖,他被髮配出去的時候只有12歲。在他之下還有兩個弟弟,一個叫做嶽震,當時他只有7歲。另一個叫做嶽霆,當時才3歲。這一家的人,一同被髮配去了惠州,被安放在一個寺廟之中。住的地方都是很破爛的茅草屋,並且周邊一直有人看押他們,不准他們逃跑。

接著再來看看岳飛的女兒們。

他總共有兩個女兒。歷史對她這兩個女兒的記載都很少,他大女兒名字叫做嶽安娘,結局如何並不知道。他二女兒叫做嶽銀瓶,關於她這個女兒的故事,也多數只是出現在野史當中。據說,嶽銀瓶為了能夠幫她的父親與哥哥申述這些冤屈,她做了很多的努力,但最後都是做的無用功罷了。在這樣的情況下,嶽銀瓶覺得心灰意冷,最終投井自殺身亡了。在2004年的時候,杭州市重建了風波亭,還在旁邊修起了一口孝女井,就是專門為了祭奠嶽銀瓶。

所以總的來說,岳飛死了以後,秦檜並沒有對他的家人做什麼,只是讓他們自生自滅。


紫禁公子


1141年,趙構與秦檜合謀,解除了岳飛的兵權,隨即將岳飛投入大理寺治罪,岳飛由抗金英雄,一夜之間淪為階下囚。1142年1月,岳飛被趙構和秦檜以“莫須有”的謀反罪名,殺害於風波亭,年僅39歲。文天祥評價說:“嶽先生,我宋之呂尚也。建功樹績,載在史冊,千百世後,如見其生!”那麼,岳飛死後,秦檜是怎樣處置岳飛家人的呢?

關於岳飛就義後,其家人的下落,很多野史筆記中都有記載,可以清晰地看到秦檜處置岳飛家人的手段之狠。據南宋王明清《玉照新志》記載,岳飛就義後,其親屬一部分被流放到嶺南,一部分被流放到閩北,皆是蠻荒窮困之地,條件非常惡劣,生活十分艱苦。

岳飛三子嶽霖曾作《鄂國金佗稡編》,其中有許多在大難臨頭的時親人去向的詳細記載。如岳飛繼室李娃,曾與岳飛生下嶽霖、嶽震、嶽霆三個兒子。岳飛死後,李娃被秦檜逐至嶺南,受盡磨難,岳飛案昭雪後,她帶領三個兒子北歸。

岳飛與前妻劉氏所生次子嶽雷,岳飛死後,嶽雷被遣送到廣東惠州拘管,到父親平反時,他已經在流放之地含恨死去。岳飛去世時,三子嶽霖才12歲,四子嶽震才7歲,五子嶽霆才3歲,都隨母親流放蠻荒,受盡苦難。

值得一提的,是傳說中的岳飛次女嶽銀瓶,當他聽說父兄冤死,剛烈的她抱銀瓶投井而死,想以死為父兄鳴冤,死時年僅13歲,後人尊稱她“銀瓶小姐”。

其實,在秦檜在清算岳飛親屬的同時,還有很多人為討好皇帝和宰相而落井下石:比如,岳飛的部屬姚嶽。姚嶽,陝西人,南宋初,陝西陷落,姚嶽逃到四川,時任潭州知州兼權荊湖東路安撫使的岳飛,因自己姓岳,母親姓姚,一次偶遇姚嶽,立即闢為幕僚,引為親信,二人曾在一起有過共事經歷,姚嶽後來調離。

岳飛下獄後,姚嶽卻矢口否認曾為岳飛屬官。為了進一步與岳飛劃清界線,他還向宋高宗上書,建議將地名中有“嶽”字的嶽州改為純州,其節鎮岳陽軍改為華容軍。宋高宗竟然接受了這一荒唐建議,將嶽州改為純州,將岳陽軍改為華容軍。真是,有怎樣的昏君,就有怎樣的奸臣。

南宋王英孫《嶽王墓》詩曰:“埋骨西湖土一丘,殘陽荒草幾經秋。中原望斷因公死,北客猶能說舊愁。”一門忠烈,人口凋零,讓人嘆息。


帝國的臉譜


岳飛一生精忠報國,一直都是將士們最尊崇的將領,但是作為抗金名將的他,最令人惋惜的卻是含冤死去,而且直到他死後的二十一年才被平反。而秦檜就是那個陷他於不忠不義的奸臣,為了權謀害死了這位愛國的英勇抗金將領。

那麼在這位英雄被害死之後,奸臣秦檜又是怎樣對待他的妻子和兒女的呢?

岳飛有過兩任妻子,據記載他的第一任妻子是劉氏,沒有具體姓名,這位髮妻為他生育了大兒子和次子,分別是岳雲和嶽雷。岳雲在十六歲時就跟隨父親征戰沙場、抗擊金兵,沒有辱沒岳飛的名聲,也算是虎父無犬子了。

但也正是因為他跟隨父親征戰,手中有一定的權利,對秦檜造成了威脅,所以他最終以謀反罪被處死在了臨安的鬧市口。

而岳飛總共有兩任妻子和五個兒子,第二任妻子是李娃,她是堅強女性的代表,不進照顧好了子女和家庭,而且在軍事事務上也有一定的手段。在岳飛死後這位李娃帶著四個兒子都被流放至岑南,而岳飛的另外三個兒子,即嶽霖、嶽震和嶽霆,當時分別只有12、7、3歲,次子嶽雷當時也只有十六歲。


除了四子之外,根據極少數的史料記載,當時李娃應該還育有岳飛的兩個女兒,大女兒嶽大娘和嶽銀瓶。有關岳飛大女兒的記載很少,生卒年都不詳,不知她在岳飛死後遭遇了什麼,但猜測也可知,失去孃家靠山的出嫁女,結局不會太好。

而二女兒嶽銀瓶的名字中銀瓶二字,也是為父伸冤而得來的,據說在悲劇發生後,她一直堅持在各個地方部門為父伸冤,可惜最終都是無功而返,大多數時候甚至會被毒打一頓。最後深感絕望的嶽銀瓶,最終選擇抱著銀瓶跳入了一口井中身亡,至今在西湖附近都有一口孝女井,就是為了紀念她而留的。不過這個故事色彩比較濃厚,或許應該是杜撰而成的。

而當時被流放的李娃和岳飛的四個兒子,則是在路途之中就受盡了一切的屈辱,不僅僅是飢寒交迫,有時甚至是拳腳相加。


但是在李娃的堅強和庇護之下,最終四個兒子包括她自己都活到了平反的二十一年之後,李娃成為“楚國夫人”,四個兒子也都有了不錯的官職,可以說除了死去的大兒子和不知道存不存在的兩個女兒之外,岳飛其他的家人都得到了不太壞的結局。

其實這個結局也是可以理解的,畢竟秦檜陷害岳飛致死,也只是出於剷除政敵的利益之爭而已,既然岳飛以及有實力的岳雲已死,那麼他就不會再對那些沒有任何價值的老弱婦孺們下手了,但同樣也不會善待就是了,所以他們在被判處流放之後,只是過了一段苦日子,性命卻並無妨礙,也因此他們最終結局都不錯,岳飛的妻子以及子女在總體上,也算是得到了善終了。


夏目歷史君


這個問題其實就是在問岳飛後代的情況。風波亭獄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影響最大的冤案,其本質是一次政治謀殺。在這次卑鄙的陰謀中不僅僅是岳飛罹難,其子岳雲、部將張憲也被冤殺於臨安鬧市。

在這必須先說一下,岳雲是岳飛的長子,而不是養子。岳雲的母親劉氏是岳飛的原配,生長子岳雲,長女嶽安娘,次子嶽雷,但二人卻因為戰亂而被迫分開時年岳雲七歲;之後岳飛續娶李氏夫人,三子嶽霖、四子嶽震、幼子嶽霆及次女嶽孝娥。後世多有岳雲為樣子的傳言。但是宋孝宗昭雪風波亭獄時,岳雲遺孀鞏氏就上奏天子,說明岳雲確實是岳飛的親兒子。而行在朝廷經過調查後,也證實了鞏氏的上奏屬實。

岳雲與妻鞏氏有二子一女,長子嶽甫,次子嶽申,女兒嶽大娘。嶽甫日後累官至大冢宰。

次子嶽雷,在風波亭獄後和繼母李氏一起被流放嶺南。嶽雷妻趙氏,生四子二女,在紹興三十一年北還行在。岳飛昭雪後,嶽雷被封為閣門祗候。嶽雷有四子二女,長女嶽二孃,長子嶽經,二子嶽緯,二女嶽三娘,三子嶽綱,四子嶽紀。

三子嶽霖,也被流放於嶺南惠州。後娶妻陳氏。生長子嶽琛、次子岳珂。岳珂日後尤其顯赫,不僅進士出身,而且開國封侯,官至正三品(宋朝制度,六部尚書不過從二品)。

四子嶽震與幼子嶽霆為避免流放,一度隱居,在風波亭獄昭雪後也都被朝廷授予官爵。

岳飛遇害時長女嶽安娘已經出嫁,家中僅有次女嶽孝娥。雖然沒有被株連,但由於嶽孝娥在多次上訪被拒絕之後,懷抱銀瓶投井自盡,後人稱之為“銀瓶公主”。

這要特別說明的是,其中嶽霆一支子孫在宋末流寓遼陽,成了當地女真人的首領(女真人素有尊奉外族豪傑為領袖的習慣,比如金國完顏宗室就是新羅人)。旋即被大元朝任命為管理女真部落的千戶,並融入女真人之中。元末傳至豆蘭帖木兒這一代,已經是岳飛的六世孫。豆蘭帖木兒漢名李之蘭,字式馨,從少年時代便是舉世無雙的勇士,並與高麗邊將之子李成桂關係最為知己,因此二人結為換貼兄弟。

豆蘭帖木兒與李成桂二人為高麗的百姓屢建奇功,因此遭到了高麗統治者的無端迫害。忍無可忍的豆蘭帖木兒和李成桂兄弟於是義旗高舉,帶著手下的弟兄們反了已經墮落的無比腐朽的高麗王朝,並取而代之建立了朝鮮王朝。而豆蘭帖木兒,也就是李之蘭則以開國元勳的身份成為了著名的兩班世家——青海李氏之祖。

韓國青海李氏大宗會本陣。




韓國青海李氏的後裔在張羅過年。


韓劇《六龍飛天》中的威化島回軍——李之蘭(肩扛青龍偃月刀者)與李成桂兄弟為了救百姓於塗炭而率兵起義。


陳大舍


岳飛一生總共有兩個老婆,沒有小妾。

第一個原配老婆劉氏,給他生了岳雲、嶽雷兩個兒子。

不過後來因為岳飛常年在外抗金作戰,所以基本上沒有回過家,而家中的老母親也託付給劉氏照顧。

這個劉氏因為還年輕,再加上岳飛常年在外打仗,也不知道哪天就把命給丟了。

人家也不想守活寡,所以就自作主張的改嫁了兩次,後來嫁給了韓世忠軍中的一個押隊。

這個押隊大約相當於我們今天軍隊裡的連長,可能比這更高,北宋時期把士兵編排列隊,二十隊就設置一個押隊,專門負責帶領這些士兵打仗。

所以,儘管岳飛後來身居高位,不過因為常常不回家,自己的老婆只好嫁給了這個小軍官。

後來岳飛聽說後很生氣,明明叫你照顧老母親,你卻私自改嫁。

這件事還是韓世忠告訴他的,不過岳飛也沒有為難她,送了她500貫銅錢,算是作為對她的補償,雙方也就自行解除婚約了。

飛執兵權之日,遣使臣王忠臣往楚州韓世忠處下書,得回書,欲歸。臨行,世忠囑之曰:“傳語嶽宣撫,宣撫有結髮之妻,見在此中嫁作一押隊之妻,可差人來取之。”忠臣回,密報飛以世忠語,飛不答。世忠上聞,飛奏言:“履冰渡河之日,留臣妻侍老母,不期妻兩經更嫁,臣切骨恨之。已差人送錢五百貫,以助其不足,恐天下不知其由也。”上令報行——《會編》

因為早已經解除了婚約,所以秦檜肯定也不可能去為難人家。

岳雲後來跟著岳飛一起被害,而嶽雷後期在流放嶺南地區時病逝。

再說岳飛的第二個老婆李娃,他們兩人是在戰亂中認識的,因為一見傾心,雙方就結了婚。李娃給岳飛生了三個兒子,分別是嶽霖、嶽震、嶽霆。

相傳岳飛還有兩個女兒,不過並沒有被記錄在正史中,這裡姑且不提。

岳飛被害後,岳氏一家人都被流放到嶺南地區。

歲暮,獄不成,檜手書小紙付獄,即報飛死,時年三十九。雲棄市。籍家貲,徙家嶺南。幕屬於鵬等從坐者六人——《宋史》

我估計秦檜也不敢再下手了,畢竟殺死岳飛已經是千古冤案,再把人家的老婆家屬都殺了,不管是宋高宗還是秦檜估計心裡都是虛的,再殺下去真的就要天怒人怨了。

岳飛平反後,李娃和三個兒子也回到家鄉,李娃病逝,三個兒子都在南宋朝廷裡做了官,也算是南宋政府度他家的補償吧。

霖,朝散大夫、敷文閣待制,贈太中大夫……震,朝奉大夫、提舉江南東路茶鹽公事。霆,修武郎、閣門祗候——《宋史》

如今,雖然岳飛已經是近千年以前的人物,但每當看到他死前留下的“天曰昭昭,天曰昭昭”這幾個字,還是覺得義憤填膺。


圍爐談史


岳飛是我國曆史上的民族英雄,秦檜是我國曆史上大罪人,秦檜在岳飛墓面前一跪就是八百多年,正所謂史筆如鐵,這秦檜真的就這麼著急處死岳飛嗎?若不是他代表了大金的利益,那就是和趙構密謀已久。

“莫須有”的罪名就和鬧著玩一樣,岳飛如此的英雄就死在這兒戲的罪名之下,趙構明確表示“岳飛特賜死。張憲、岳雲並依軍法施行。”宋朝的一座山嶽轟然倒下,萬惡的秦檜對岳飛的後人如何?是否下了毒手呢?

兩位妻子

岳飛一生馳騁疆場,有妻子劉氏,後來岳飛常年在外征戰,劉氏一人獨守空房,遂生改嫁之心,於是岳飛成全了她,讓她改嫁他人,在岳飛入獄後,並未受到牽連。(當時女人改嫁乃正常事情,並非什麼醜事。)

岳飛第二個妻子是在南方打仗的時候結識的一位女性李氏,李氏為人豪爽,性格與岳飛相投,二人相識、相知、相愛。後來岳飛被處死,這位李氏流放放到邊疆生活,雖然時刻有人監視,但好在一直活到了岳飛平反,最後成功北歸,活到了75歲,善終,與岳母同葬。

兩位兒子

岳飛的大兒子岳雲,生母劉氏,在上文已經提到,在岳飛被賜死的時候,岳雲被“依法施行”,與父親岳飛同赴黃泉。

岳飛的二兒子嶽雷,生母劉氏,被流放的地方是惠州,流放之前曾經在監獄中服侍過岳飛一段時間,最後父兄相繼被害,他就被流放了,卻沒能等到岳飛平反,提前離世,至於是不是秦檜所害,不得而知了。

岳雲和嶽雷都是岳飛第一任妻子劉氏的孩子,最終都沒能等到岳飛平反,相繼離世,劉氏最終去了哪裡,也無人知曉,或許這也是她沒有被牽連的原因。

李娃所生的三子兩女

岳飛其他的三個兒子和兩個女兒,則都是後來的妻子李娃李氏所生,這一脈子女,相對來說命運要好很多。

岳飛的大女兒叫嶽安娘,並沒有受到什麼牽連和傷害,這一點比較奇怪,應該是和她的丈夫有很大關係,當時她的丈夫高祚於1163年(隆興元年)特補承信郎。

岳飛的小女兒叫嶽銀瓶,在岳飛和岳雲死去的那年,嶽銀瓶才僅僅十三歲,但是十三歲的嶽銀瓶卻有著超過年齡的剛烈,當這位年僅十三歲的女孩兒聽說父兄被害之時,為父兄鳴冤未果,悲憤交加之下,毅然投井自盡,追隨父兄而去。後世稱之為“銀瓶小姐”,以紀念她的忠義。

岳飛的三子嶽霖,比嶽銀瓶小一歲,當時的他年齡尚小,被流放之後,認真讀書習字,二十年後,孝宗皇帝昭雪。此時的嶽霖已經不是當年的稚童,北歸之後,毅然投身到父兄資料蒐集之中,最終完成了《鄂國金佗稡編》28卷、《續編》30卷。為後世研究岳飛留下了寶貴的資料。

岳飛的四兒子嶽震,運氣就要好很多,因為嶽震當時年齡只有7歲,他流放的時候和母親一起,在流放的日子裡,有母親的照顧,他在岳飛平反後北歸,任朝奉大夫,後又加封緝忠侯。

岳飛的五兒子嶽霆,初名嶽靄,他比嶽震還要小,當時只有三歲,也是和母親李娃一起流放,最終岳飛平反的時候,他回到朝廷之後,任修武郎、閤門祗候、奉直大夫。加封續忠侯。

岳飛的妻子和兒女除了大兒子岳雲被害外,嶽雷不知道是怎麼死的,其他的人都得到了妥善的安置,甚至封侯。但是20年的嶺南生活,可不是那麼好過的,只能說秦檜沒有直接施加毒手,但是流放這一舉動,已經是秦檜在對付岳飛後人了,只是岳飛的妻子和兒女運氣好,堅持了二十年贏來平反。



值得一提的是,岳飛的父親在岳飛死後沒有被流放,而是遭受了屠戮。在不輕易施加死刑的宋朝,他們這樣對岳飛及家人,已經是非常惡毒了。

(順手關注野史日記,一起了解歷史~)


野史日記


1、秦檜是賣國求榮殘害忠良的奸臣標本,岳飛是熱血精忠報國的典型!歷史可以戲說,但忠奸是非不容顛倒漂白!

2、作為奸臣,為了掩蓋歷史的真相,必然會對忠臣的家人趕盡殺絕斬草除根,這是奸臣之所以成為奸臣的必然使命!哪怕是捏造莫須有的罪名也在所不惜!

3、但人民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人民的心中都有一杆稱量罪惡忠奸的稱!即使你大搞“白色恐怖”,但“防民之口甚於防川”,讓人民“道路以目”,最終也逃脫不了歷史的懲罰!

4歷史是無情的又是有情的,但至少它能夠辨別是非忠奸!





情感溫度百態人生


秦檜只殺了岳飛和他的兒子岳雲、女婿張憲,岳飛的女兒嶽銀瓶是自殺的。其他岳飛家屬、張憲家屬全部流放,岳飛的妻子李娃、兒子嶽雷、嶽霖、嶽震、嶽霆都流放嶺南,張憲的家屬流放廣南和福建路。

秦檜雖然是個奸臣、權臣,但從他對岳飛家屬的處置上可以看出,他並沒有對岳飛一家趕盡殺絕。如果岳飛是個謀反的重罪,按道理來說,秦檜完全可以將岳飛滅族的,古時滅三族,誅九族是常事。但秦檜沒有這樣做,說明岳飛之死,只是他一人之罪,雖然這罪“莫須有”。正象秦檜對向他問罪的韓世忠所說,“此上意也”。這是宋高宗趙構的意思。秦檜不過是尊旨辦理罷了。秦檜與岳飛的分歧,主要是政治上的分歧。公正地說,不能將岳飛這死的全部責任,讓秦檜承擔。秦檜可承擔一部分,宋高宗趙構承擔一大部分,領導責任。宋高宗就是不願承擔這個歷史責任,所以讓秦檜替他背了黑鍋。很有可能,這一對狗君臣,覺得對岳飛心中有愧,所以沒有趕盡殺絕,而是選擇將他們一家流放。雖然流放是次於砍頭的重刑,但終究保住了性命。

岳飛的妻子李娃,是一位賢妻良母。她在嶺南將還年少的四個兒子撫養成人,終於等到了宋孝宗繼位,給岳飛平反的那一天。而且,岳飛的後代最後還都得到了南宋皇室的優待,都大大小小做了官。算是給岳飛一個善意的交待。

春秋史社,專注於中國歷史、文化研究,喜歡歷史的小夥伴請關注“春秋史社”,有問題歡迎留言。


歷史春秋網


由於岳飛是以“莫須有”的罪名處死,同時處死的還有跟在岳飛一起征戰的長子,秦檜認為他的後代就成了一個很大的隱患。

怎麼辦?秦檜把岳飛的遺孀和兒女們流放到窮山惡水之地嶺南,希望他們跟那些士大夫熬不住死在流放之地最好。嶺南也就是現在的兩廣之地,古時候的兩廣可不是現在的珠三角城市群,叢林中毒蛇猛獸滿地跑,還有防不勝防的瘴氣,宋代有不少官員就死在嶺南流放途中。

而岳飛生前交好的文武官員,不僅沒有雪中送碳,反而還有官員落井下石,討好當時權傾天下的宰相秦檜。岳飛的屬下姚嶽提出要把岳陽軍改成華容軍。有一知州提出要削減岳飛遺孀的口糧,從孤兒寡婦手裡搶口糧,這等無恥之事遭到多數朝廷大臣的反對才沒有施行。

反而在平民小吏中間,出了一名忠義人士,岳飛被殺之後無人敢收屍。一名獄卒偷偷收斂了岳飛的屍骸,作下記號埋於一地,並告訴後人岳飛埋於此地。後來宋孝宗繼位,為了岳飛平反同時全國懸賞尋找岳飛的屍體,小吏的後代告知岳飛埋屍所在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