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惊蛰

惊蛰,是春天的第一声惊雷,所谓“春雷惊百虫”,惊蛰的意思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

惊蛰简析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斗指丁,太阳到达黄经345°,于公历3月5-6日交节。

惊蛰,为干支历卯月的起始;卯,仲春之月,卦在震位,万物出乎震,乃生发之象。时至惊蛰,阳气上升、气温回暖、春雷乍动、雨水增多,万物生机盎然。


节气|惊蛰

惊蛰与启蛰

古称“惊蛰”为“启蛰”。

《夏小正》曰:"正月启蛰"。汉景帝时,为避汉景帝讳而将"启"改为了意思相近的"惊"字,这才有了"启蛰"变"惊蛰"的说法。

此次更名,引起了中国节气史上的一次巨变,节气的顺序从原来的"立春—启蛰—雨水—春分—谷雨—清明"变成如今的"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节气|惊蛰

惊蛰与春耕

农耕生产与大自然的节律息息相关,惊蛰节气在农耕上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自古以来我国人民很重视惊蛰这个节气,把它视为春耕开始的节令。

农谚有云:“到了惊蛰节,锄头不停歇。”到了惊蛰,中国南方大部地区进入春耕大忙时节,北方地区也渐渐入春,春耕由南向北渐次展开。“春雷响,万物长”,惊蛰时节正是大好的“九九艳阳天,气温回升,雨水增多,农家无闲。


节气|惊蛰

惊蛰与生活

惊蛰乍暖还寒,是一年中气温变化最剧烈的阶段。

饮食要多甘少酸,可以多吃一点生津润肺的食物,比如梨性寒味甘,能起到润肺止咳、滋阴清热的功效。

伸懒腰可以解乏、醒神、增气力、活肢节。散步可以消除疲劳,有助于健康。散步时可配合擦双手、揉摩胸腹、捶打腰背、拍打全身等动作,有利于人体疏通气血,生发阳气。

倒春寒下注意保暖,惊蛰之后虽然春意渐浓,但可能还会出现“倒春寒”,要随时加减衣服,避免风寒湿气的侵袭,预防感冒。


节气|惊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