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氣|驚蟄

驚蟄,是春天的第一聲驚雷,所謂“春雷驚百蟲”,驚蟄的意思是天氣回暖、春雷始鳴,驚醒蟄伏於地下冬眠的昆蟲。

驚蟄簡析

驚蟄,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鬥指丁,太陽到達黃經345°,於公曆3月5-6日交節。

驚蟄,為干支歷卯月的起始;卯,仲春之月,卦在震位,萬物出乎震,乃生髮之象。時至驚蟄,陽氣上升、氣溫回暖、春雷乍動、雨水增多,萬物生機盎然。


節氣|驚蟄

驚蟄與啟蟄

古稱“驚蟄”為“啟蟄”。

《夏小正》曰:"正月啟蟄"。漢景帝時,為避漢景帝諱而將"啟"改為了意思相近的"驚"字,這才有了"啟蟄"變"驚蟄"的說法。

此次更名,引起了中國節氣史上的一次鉅變,節氣的順序從原來的"立春—啟蟄—雨水—春分—穀雨—清明"變成如今的"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


節氣|驚蟄

驚蟄與春耕

農耕生產與大自然的節律息息相關,驚蟄節氣在農耕上有著相當重要的意義,自古以來我國人民很重視驚蟄這個節氣,把它視為春耕開始的節令。

農諺有云:“到了驚蟄節,鋤頭不停歇。”到了驚蟄,中國南方大部地區進入春耕大忙時節,北方地區也漸漸入春,春耕由南向北漸次展開。“春雷響,萬物長”,驚蟄時節正是大好的“九九豔陽天,氣溫回升,雨水增多,農家無閒。


節氣|驚蟄

驚蟄與生活

驚蟄乍暖還寒,是一年中氣溫變化最劇烈的階段。

飲食要多甘少酸,可以多吃一點生津潤肺的食物,比如梨性寒味甘,能起到潤肺止咳、滋陰清熱的功效。

伸懶腰可以解乏、醒神、增氣力、活肢節。散步可以消除疲勞,有助於健康。散步時可配合擦雙手、揉摩胸腹、捶打腰背、拍打全身等動作,有利於人體疏通氣血,生髮陽氣。

倒春寒下注意保暖,驚蟄之後雖然春意漸濃,但可能還會出現“倒春寒”,要隨時加減衣服,避免風寒溼氣的侵襲,預防感冒。


節氣|驚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