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脚气”

“脚气”这个名词对大多的人来讲并不陌生,秋冬的时候我们可能会太在意自己的脚干、脚裂或者偶尔有那么一点痒。

“脚气”发作就开始“气”你了,痒的厉害不说,有时候还会发生严重问题,如局部破损后可能还会引起感染;而对于女孩子来说呢,夏天不仅要露出修长的美腿,还要秀一秀纤纤玉足,让人看到干裂脱屑甚至是伴随着“灰指甲”的玉足,那未免就有些尴尬了。

于是很多人就开始相信偏方,有的人醋泡脚,还有的人用盐泡脚,还有用研碎的大蒜敷脚的,花样甚多。很多人都说,“脚气”就不要治了,根本就治不好,还不去根,简直和“脚气”成了“亲密伙伴”,相伴终身。

而事实又是怎么样的呢, “脚气”到底是何方妖孽呢?

足癣

足癣是指足趾间、足底、足跟、足侧缘皮肤的真菌感染。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香港脚”、“脚气”。致病菌90%以上为红色毛癣菌,其次为絮状表皮癣菌、须癣毛癣菌等。严重时可累及指(趾)甲,俗称“灰指甲”。足癣是皮肤真菌病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

告别“脚气”

告别“脚气”

足癣的临床分型分为三种:水疱鳞屑型,角化过度型、浸渍糜烂型。

01、水疱鳞屑型

在趾间、足底、足侧发生针头至绿豆大的深在性水疱,疱壁厚,不宜破,可融合成多房性水疱,撕去疱壁可露出蜂窝状基底及鲜红色糜烂面,水疱干燥后形成白色点状及环状鳞屑。自觉瘙痒,主要发生在夏季。

告别“脚气”

02、角化过度型

足跟、掌跖角质弥漫性增厚,表面有鳞屑,可有裂隙。

03、浸渍糜烂型

指(趾)间皮肤浸渍发白,糜烂渗液,揭开腐皮见鲜红色的糜烂面。易继发感染,引起淋巴管炎、蜂窝组织炎或丹毒。


告别“脚气”


哪些人更容易招引妖孽

人的脚掌每平方厘米有600多个汗腺,比身体其他部位多出2-4倍,总共约25万多个汗腺,一天可以分泌将近500毫升的汗水。汗液里除含水分、盐分外,还含有乳酸及尿素。当水分含量高的时候非常有利于细菌及真菌的大量滋生繁殖。而真菌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下容易生长,青壮年男女,爱运动、好活动者易患病;手足多汗,爱穿紧而不透气的鞋,洗换不勤的人均能为浅部真菌的生长提供较好的环境。另外糖尿病患者及长期使用激素或免疫抑制药物者也容易并发足癣。

妖孽会不会传染

大多数就诊于皮肤科门诊的患者都有这样的问题,足癣患者更不例外。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脚气”具有传染性。前面提到,足癣的病原体是真菌,不仅表现为自身传染,引发手癣、股癣、体癣和甲癣等,还极易传染给他人,尤其是共同生活的家人,会因共用面盆、脚盆、手巾、脚巾、拖鞋及浴盆而传播。

毛巾

告别“脚气”

拖鞋

告别“脚气”


招了妖孽该如何处理

很多患者得了“脚气”,往往早期都不会重视,继而造成病情越发严重后自行用药,滥用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类药膏,应用各种偏方,轻则导致“脚气”反复发作,迁延不愈;重则可能因为瘙痒抓破后继发细菌感染,局部可有红、肿、热、痛,如何不及时抗感染治疗,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如淋巴管炎、丹毒及蜂窝织炎等。因此得了“脚气”一定要引起重视,到正规医院的皮肤科进行及时规范的治疗。

临床上往往根据病情的轻重选择治疗方法,病情轻者可以局部外用药膏为主,外用抗真菌药物包括复方制剂萘替芬酮康唑乳膏,单方制剂如特比萘芬软膏、酮康唑乳膏、联苯苄唑凝胶等。病情重者往往需要口服抗真菌药物治疗。目前常用的系统抗真菌药为伊曲康唑和特比萘芬。小编并不建议患者自行购买药物治疗脚气。


告别“脚气”

告别“脚气”


首先,患者需要专业的皮肤科医生确诊是否患了脚气,并由医生指导用药过程中如何去监测药物的疗效,并告知可能出现的副作用。

其次,大人小孩的用药剂量也需要作相应的调整。还有就是有些患者可能用这种抗真菌的药效果好而用另外一种抗真菌的药效果不好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