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老酒馆》看陈怀海的交友之道:高质量的社交,要绝交这3类人

老酒馆就像一部摄像机记录下那个年代形形色色的人生百态。陈怀海的老酒馆讲究酒、菜、人,人才是真正的下酒菜。

陈怀海是个颇受好评的掌柜,很多人就是奔着山东老酒馆的人气儿来的。这人气儿,不靠谄媚客人,而是靠正气和原则聚起来的。人正,菜正,酒正。

这种正,我认为很重要的一点,在于陈怀海懂得去绝交一部分人。

01 道不同,不相为谋

陈怀海与那正红划清界限

那正红曾是宫廷里教宫廷子弟摔跤的师傅,他总是一身长褂,一顶圆帽,脖子上套着围巾,围巾里藏着长长的辫子。陈怀海初来好汉街的时候,他帮助陈怀海打跑了地头蛇。陈怀海很感激。

随着剧情的发展,那正红的奴性愈发明显。因为他对假王爷的深信不疑,害得贺义堂倾家荡产。而且为了宴请被囚禁的婉容皇后,不惜卖掉自己的房子,包下老酒馆,一看到婉容就一副奴才见到主子的样子。

从《老酒馆》看陈怀海的交友之道:高质量的社交,要绝交这3类人

更有甚者,为了一条被日本人砍掉的辫子,不惜以命相拼。面对陈怀海的规劝:那是日本人的皇上,不是我们的皇上。

那正红:我不管他是谁的皇上,皇上就是皇上,只要有了皇上,我就有了主心骨,我就有了家,我就有了命。

这次的争执,陈怀海知道,他不可能和他成为朋友,那正红沉迷在过去的世界里不能自拔,看不到形势的变化,除了旧制度,他看不到别的东西。

陈怀海主动地和那正红划清了界限,正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

从《老酒馆》看陈怀海的交友之道:高质量的社交,要绝交这3类人

起初,那正红仗义相助老酒馆,陈怀海很感激。但是在后来的相处中,那正红为了宴请婉容皇后,不仅自己卖了房子,还给老酒出难题,陈怀海本不愿意接这单生意,是那正红用交情相求,陈怀海才勉为其难地应下。

相处时间越长,那正红的奴性就愈发明显,最终,陈怀海与他划清了界限。

假如陈怀海继续和那正红交往,那么那正红还会去要求陈怀海为他打破底线,那正红对陈怀海的那点恩情,早已经被消耗完了,剩下的相处靠的是二人的相互欣赏,但是那正红的奴性是根深蒂固的,二人志不同道不合,所以绝交才是最好的选择。

从《老酒馆》看陈怀海的交友之道:高质量的社交,要绝交这3类人

无独有偶,古代也有很多因为观念不同,而分道扬镳的朋友。

三国时期魏国著名的隐士管宁和魏国重臣华歆师出同门,关系要好。求学时,二人常常一起读书,一起劳动。管宁淡泊名利,而华歆看见金子不舍得丢掉,看见达官显贵的车马就艳羡不已。

最终,二人因观念不同,割席断交。管宁将两人同坐的席子从中间割开,说:“你呀,不配再做我的好朋友了。”

管宁和华歆割席断交,原因在于二人的观念和志向不同。

俗话说:道不同,不相为谋,志不同,不相为友。能走在一条道路上的人,必然是相互欣赏和认同的,志趣相投的。

02 远离那些不尊重他人的人

轰走欺侮老二两和谷三妹的客人

我们常说,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懂得这个道理。

假如你是酒馆的老板,发现一位消费较高的客人在欺负另外一位穿着寒酸的客人,你会怎么做?我们先看看陈怀海在他的山东老酒馆里的做法。

电视剧中有个情节是:一位酒客,偷偷地往老二两的酒里兑白开水。老二两,是个穷酸的拾荒老头,没钱买下酒菜,每次只要二两酒。客人多了,就站着喝,有空位置的时候就坐着喝。欺负他的那位酒客显然是比老二两有钱的。

陈怀海看到后,对那位酒客说:老酒馆不欢迎你,以后都不要再来了。

酒客不服:你就为了这么个老头赶我走,我的消费够他喝一年的酒了。

陈怀海宁愿赔上这顿酒钱,也要把这位欺负人的酒客赶走。

从《老酒馆》看陈怀海的交友之道:高质量的社交,要绝交这3类人

还有一个情节是:一群酒客在老酒馆里满嘴污话地议论谷三妹,陈怀海依然是果断地请他们离开。

陈怀海敢于和这些不懂得尊重别人的人绝交,表面上他失去了一些小利,但是他获得了广大酒客们的尊重,使酒馆更有人味。

尊重,是我们生而为人必须学会的一课。尊重别人,其实就是在庄严自己懂得尊重别人,是一个人有教养的表现。

陈怀海两次赶走不尊重人的酒客,获得了谷三妹,老二两和其他酒客的赞赏。大家都知道陈掌柜“是个讲究人”,进一步为老酒馆获得了好的声誉。

从《老酒馆》看陈怀海的交友之道:高质量的社交,要绝交这3类人

真正的尊重,是一种平等,不仰望不俯瞰。

有网友说过这样一个故事:一家公司要提拔一位高层管理人员,最后选中的是所有候选人中资历最浅的一位。落选的候选人不服,老板给出的原因是:每天观察这些候选人的时候,发现只有这位入选的同事,每天碰到保洁阿姨的时候都会打招呼,有时候还会主动帮一些小忙,其他的人见到保洁阿姨连招呼都不打。

出奇的事,这位同事入选之后,受到了下面同事的一致好评。

一个对保洁阿姨都会认真尊重的人,对其他人也不会差。因为他懂得去尊重别人。

尊重别人,其实就是在成就自己。

03 远离没有原则的人

和贺义堂闹掰

被陈怀海收留后的贺义堂,一心想干一件让老酒馆的人刮目相看的事。结果在汉奸的身上动起来了心思,希望老酒馆能承接汉奸的寿诞,就可以赚到一大笔钱。

陈怀海知道这个事情后,宁愿赔上违约金也不同意大汉奸在老酒馆过寿。陈怀海因为这个事和贺义堂闹掰了,贺义堂要离开。这次,陈怀海没有劝,也没有挽留。虽然,他曾说过,愿意帮助贺义堂是因为看重这个人简单善良。

但是,贺义堂明知道对方是个汉奸,还去宴请,这属于没有原则。

从《老酒馆》看陈怀海的交友之道:高质量的社交,要绝交这3类人

陈怀海这个人看似随和,很多小事都不会去计较,但是却是个很有底线和原则的人。在这里贺义堂触碰了他爱国,誓与汉奸和日本人划清界线的底线。所以他这次没有去挽留贺义堂。

一个有原则和底线的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有原则的人也不会迷失自己的本性

04 写在最后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从你朋友的样子中,就可以看到你的样子

高质量的朋友圈不仅在于你与什么样的人结交,更在于你和什么样的人绝交。别人能从你拒绝绝交的朋友中看出你看重的是什么。

从陈怀海远离的这三种人中,我们就可以看出他的一些原则和底线,正因为他勇于绝交这些人,他的身边才能聚集一些不简单人和“讲究人”。比如劫日本人济贫苦百姓的金小手,地下党谷三妹,一口酒就能品出酒钢裂缝的老白头,规矩深耕内心的老二两,还有他的那群生死之交的兄弟。

《说苑杂言》中说: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与恶人相处久了,我们闻不到他们身上的不正之气,是因为我们自己已经被他们同化了。

一个“讲究人”是不会放任自己同恶人久居的,因为他们懂得,高质量的朋友圈是懂得去绝交。

-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