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九十年代我國經常停電,現在我們怎麼成為了發電量的世界第一?

我國因為人口多資源少的緣故,曾經在很多方面都是落後。在不少人的記憶之中,我們的八九十年代,雖然基本上都有了電燈和簡單的家用電器,但是還經常是以蠟燭和煤油燈照明。

八九十年代我國經常停電,現在我們怎麼成為了發電量的世界第一?

這是為什麼呢?這是因為當時電資源也是我國極度缺乏的資源之一,所以導致經常停電,不得不以蠟燭和煤油燈。但是,回過頭來的今天每家都有每戶都是空調、冰箱耗電多的電器,但是卻很少停電了。

發電量增長10倍以上,全球第一

國家取得這樣的進步讓人欣喜,也確實給我們帶來了方便。在1990年,我們的年發電量為6212.04億千瓦時;到2000年的時候就翻倍了,達到了13600億千瓦時;又過了10年,年發電量達到37000億千瓦時。

八九十年代我國經常停電,現在我們怎麼成為了發電量的世界第一?

截止到了2018年,我國全年發電量達到71118億千瓦時,等於28年前的10倍以上。我們的電廠生產了全球將近30%的電量,生產的所有電力中,70.4%來自於火力發電。在今天,全世界發電量增速僅為3.7%,中國卻以8.4%的迅猛增速領跑全球。年發電總量是美國發電量的1.63倍,我們鄰居俄羅斯的6.34倍。

火力發電站分佈最廣,發電總量佔70%

火電為何會成為我國的主要電力來源有很多原因,主要火電與其他類型電廠相比,有很多優勢比如說:火電站的建造工期短,一般為水電廠的一半以下。建造的投資也僅為水電廠的50%左右;火電站的佈局比較靈活,裝機容量的大小可按照具體的需要決定。

八九十年代我國經常停電,現在我們怎麼成為了發電量的世界第一?

火力發電的缺點是煤耗量大,目前發電用煤約佔全國煤炭總產量的25%,加上運煤費用和大量用水,其生產成本比水力發電要高出300%以上。

還有,火電站動力設備繁多,發電機組控制操作複雜,廠用電量和運行人員都多於水電廠,運行費用高。

最主要的是火力發電對空氣和環境的汙染大,所以國家在近年來也開始控制火力發電。

八九十年代我國經常停電,現在我們怎麼成為了發電量的世界第一?

在2017年2月底,托克托電廠的10號機組順利通過168小時試運行,五期擴建工程2臺國產66萬千瓦超超臨界機組全部投產。從這一天起,坐落在內蒙古的托克托電廠總裝機容量達到6720MW,成為了全球第一大的火力發電廠。

長江三峽水電站,電力覆蓋10個省市

中國有很多水電站,尤其是以長江三峽為代表的水電站,解決了長江沿岸10個省市的用電問題,可謂是功在千秋。

我們日常所說的,長江三峽水電站,也就是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工程,簡稱為三峽工程。長江三峽水電站是目前在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水電站,它也成為了中國有史以來建設最大型的工程項目之一。

八九十年代我國經常停電,現在我們怎麼成為了發電量的世界第一?

三峽水電站的大壩高為185米,蓄水高為175米,蓄水的水庫長度Wie2335米。整個三峽大壩的前期靜態投資為1352.66億元人民幣,安裝32臺單機容量為70萬千瓦的水電機組。

2012年7月三峽電站最後一臺水電機組投產,這意味著裝機容量達到2240萬千瓦的三峽水電站在此時已成為全世界最大的水力發電站。

其他發電形式加以補充

截止到2018年12月底,長江三峽電站累計生產了綠色電能為1000億千瓦時。

中國還有很多其他的發電形式,比如說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以及核能發電。

其中風能發電跟地域關係比較大,新疆、內蒙古、山東、遼寧、廣東等地風能資源豐富,風電產業發展較快。

八九十年代我國經常停電,現在我們怎麼成為了發電量的世界第一?

核能發電的最具代表的就是浙江的秦山核電基地,他們現有的9臺機組全部投產發電,總裝機容量達到656.4萬千瓦。截止到2015年,年發電量約500億千瓦時,成為國內核電機組數量最多、堆型最豐富和裝機最大的核電基地。

曾經國家大力支持光伏發電也發展迅速,但是由於利用光伏發電還存在先期投入成本高,轉換效率低的問題,太陽能的利用還是很難普及。

八九十年代我國經常停電,現在我們怎麼成為了發電量的世界第一?

總之,國家在改善人民生活做出了巨大的努力,讓我們現在每天每夜都可以燈火通明,這一點在很多國家,甚至某些發達的國家和地區都是難以實現的。

關鍵詞: 能源 發電 太陽能 基地 新疆 內蒙古 山東 遼寧 廣東 美國 俄羅斯 電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