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说话写文章用得上的《史记》美句理解2

今天,我们来学习如何夸人,高端但不突兀,文雅又有文采,这就是太史公的独到之处。

1、《史记》—五帝本纪—颛顼与帝喾:“聪以知远,明以察微

【字面理解】:夸赞帝喾,耳朵灵敏可以听清楚远处的声音,眼睛很好可以察觉很细微的东西。

【延伸意境】:夸赞对方对事物的认知能力和体察能力。

【现实体会】:难道这就是传说的的千里眼,顺风耳?当然不,这个更体现出一个人的洞察能力,判断能力。“聪以知远”表示为人学习接受新知识的能力非常强,可以根据身边发生的事情判断很远或者未来发生的事情,推断能力极强;“明以察微”表示观察体会身边的事物和发现新知识的能力极强。这八个字,简明扼要的夸赞了一个具有远见卓识和细微观察能力的人。因此再夸这样的人不用说一堆废话,直接送八个字“聪以知远,明以察微”!

2、《史记》—五帝本纪—颛顼与帝喾:“仁而威,惠而信,修身而天下服。”

【字面理解】:夸赞帝喾,仁爱而有威严,慈惠而有信义,修养德行而天下归服

【延伸意境】:这句话更深的是两层意思,第一是作为管理者应该如何做:恩威并重领导人,恩惠信义吸引人,修身养德信服人;第二是为人处世的原则:对人要有爱,有度,有仁,有义,对己要修身养德,从而才能被众人信服

【现实体会】:这句话也可以当成是“帝王之学”,我们从《康熙帝国》中屡屡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臣子犯了错,康熙怒斥其错误,并要午门斩首,臣子吓得魂不附体,康熙待臣子已经深刻认识到错误后,找个台阶,找到臣子的闪光点或是先皇对其祖上的承诺,不杀,甚至官复原职,臣子泪涕俱下,感恩戴德,并以百倍的努力回报康熙。这样的场景,屡屡出现,屡试不爽,其实简单来说就是四个字“恩威并重”,也就是我们这里面的“仁而威”。

“惠而信”更简单,我们举一个菜市场的例子,一个小商贩卖菜,给每一个买菜的人都免费送几颗小葱,或者多抓几颗小青菜,花费也不多,但是却使每一个客户都感受到到了实惠,从而引来更多的买家。这就是“惠而信”。

当然,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再修养个人的德行,注重个人的举止,就可以实现“修身而天下服”。

这样的简短一句话,管理家庭可用,管理单位可用,管理国家亦可用,可谓至理名言。


日常说话写文章用得上的《史记》美句理解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