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兩京人口過百萬,唐朝是如何解決關中的糧食問題?

序言

"民以食為天",糧食問題是關係到國家興亡的大事,也是歷代統治者非常重視的大事。從的糧食的生產、收購、存儲到運輸、加工、流通再到配送和消費的每一個環節,對於國家和人民來說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古代是農業社會,國家的存亡、社會的進步和人民的生活都依賴於糧食保障,所以在古代糧食生產處於自給自足的情況下,用來交換的糧食有限,糧食在任何時候都是國家重要的戰略資源,所以古代的糧食生產和流通都由國家直接管理和控制,確保國家基本的糧食安全。

眾所周知,中國國土面積廣大,每個地方每個時期糧食生產的情況都是不同的。有些地方是魚米之鄉,糧食產量大;有些地方受到氣候和環境的制約,糧食生產無法自給,因此必須由中央政府出面進行調度,進行合理的流通,解決老百姓的需求。所以古代的糧食流通具備了現代物流的幾個要素,即物品在一定時空中,經過各種物流環節,從供應地流向接收地,最後安全、及時的送到消費者手上。因此古代的糧食流通,是一種國家主導的"物流"行為,或者說是一種經濟活動。

糧食的物流可以發生在一定的區域之內,比如一個省內或者一個州之內;也可以發生在全國範圍之中;它可以是政府組織的宏觀物流,也可以是個體商人為主的微觀物流。為了更好的認識封建社會糧食流通的問題,我們以唐朝為例,來看看大唐王朝的糧食,是怎樣經過流通渠道,從產地進入千家萬戶,滿足老百姓的生活需要的。

一、唐代的糧食生產

唐朝的糧食主要包括小麥、水稻和粟米,另外豆類是重要的輔助糧。一畝中等旱田種植粟或者麥,畝產在一石左右,上等旱田可達兩石;南方的水稻高產田稍高,可達三石左右。

盛唐之際,全國有可耕作的田地620萬頃,從事農業生產的戶數在890萬戶,糧食總產量約為950億斤。按人均計算,人均佔有糧食可達900斤以上。

唐代糧食生產

唐朝建國之初,關中地區經過多年戰亂,人口較少。李淵在位時,每年僅需要從關中之外調運糧食二十萬石,便可解決京城地區所用。但是隨著唐朝國力的攀升以及人口的流動,關中人口越來越多,特別是"貞觀之治"和"開元盛世"之後,官僚機構膨脹,土地兼併日益嚴重,兩京附近大量的土地被兼併,糧食供應只能通過永濟渠和通濟渠,依賴河南河北兩道的供給。"安史之亂"後,兩河地區軍閥割據,糧食供應再度南移至江南地區,使得糧食物流路線越來越大,難度也不斷增加,逼得唐朝政府將糧食的物流當做政府工作的首要任務,也開創了大規模糧食物流的先河。

二、唐代的糧食收購

糧食是一種特殊的商品,它是每天都必須消費的消費品,但是收儲的時間非常集中。唐代的糧食以粟、麥、稻和豆類為主,大部分地區都是一年兩熟,有些地方甚至可以一年三熟。從地理上來說,黃河流域和淮河、長江中下游地區都是主要糧食產區。唐代農業科技並不十分發達,糧食生產仍然以靠天吃飯為主,如果當年風調雨順則可以獲得豐收;如果老天不幫忙,就會引起糧食短缺。為了避免出現這種情況,儲糧備荒、做好豐年的糧食儲備就顯得極為重要。

唐代中前期,國家一半以上的人口集中在關中平原附近地區,有大量不從事農業生產的城市人口,他們都需要依靠國家提供的大量糧食才能滿足生存的需要。因此糧食物流是唐朝一個經常性的經濟活動,它要求唐朝要制定完善的糧食調控政策和做好充足的糧食儲備,才能完成這種大規模的糧食流通。

為了解決生產地分散,生產地與消費地分離的問題,唐代各大中城市都廣泛設置了各種糧倉。根據唐代《通典》記載,僅在唐玄宗天寶八年,全國的糧倉就儲備了各類糧食9600萬石,其中和糴倉(軍倉)1100萬石,太倉1600萬石,州縣倉3000萬石,義倉600萬石,常平倉3300萬石。

納糧

我們知道,糧食是一種有著保質期的特殊商品,糧食收穫後如果能夠及時的進行收購和儲藏,可以大大提高其保質期,延長它的使用時效。唐朝的糧食收購有兩種方式,一是政策性收購,二是市場收購。這兩種方式中採用何種方式進行當年的糧食收購,取決於當年糧食的產量。如果糧食供給比較充足,則以政策性收購為主,糧價相對略低;如果當年糧食產量較低,則政府會根據市場行情,以相對合理的市場價格對糧食進行收購,儘量不影響到農民的生產生活。在收購過程中,以錢帛共行的政策,利用貨幣或者絹帛換取農民生產出來的糧食進行儲存。在大多數時期,政府的收購價格都比較合理,儘量保證了農民的利益。

三、唐朝的倉儲體系

倉儲指的是將物資儲存起來,以備必要時所用的一種活動。唐朝糧食儲備主要是由各種糧倉和糧庫來完成的。在糧食收穫季節,政府及時收購入倉,或者發動一些社會團體包括商人、地主、寺廟在內,加入糧食收儲大軍之中。

古代糧倉

唐朝的倉儲包括中央和地方兩個體系。其中中央政府的倉儲遍佈全國主要城市和重要軍事基地,特別是人口密集的長安和洛陽之間,遍佈中央儲備倉和轉運倉,做到了倉儲的全面佈局,形成了糧食物流的網絡化。這是因為古代交通比較落後,一旦兩京發生饑荒,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內將儲備糧送到老百姓之手,保證兩京的糧食安全,穩定住民心,避免發生搶糧風潮,釀成更大的事端。

唐朝的糧倉分為政策性糧倉和經營性糧倉兩類。政策性的糧倉收納正租,經費由政府提供,糧食的使用和管理、發放有著一套嚴格的規定,任何人不得利用政策性糧倉進行牟利行為。所有的太倉和州縣的正倉、軍倉都屬於這一類。

經營性糧倉主要是那此常平倉,它們利用一定的本金收購市場的糧食,可以在適當的時候對倉內的糧食買進賣出,稱為"糴糶",所獲得的利潤可以做為政府的開支。唐朝前期,這些常平倉的本金都是唐朝中央政府提供的,所得也歸唐朝中央政府;中唐之後,一些割據的節度使和軍閥逐漸將常平倉當作自己搜刮百姓的工具,他們為常平倉提供本金,利用糧食的價格漲跌搜刮百姓,擴大自己的經濟實力。而唐朝政府對此也只能無能為力,聽之任之。

四、儲備糧的走向

唐朝那些政策性的儲備糧倉,包括太倉、州縣正倉和軍倉的糧食都屬於唐朝的政策性儲備糧,通常都會流向關中的長安以及洛陽地區。具體做法是各地收購的糧食先彙集到縣一級的正倉,然後流向州正倉,最後流到太倉,再轉運到兩京。這是正常年份中最常見的一種糧食物流方式,是糧食產地向銷售地的流動。但是在某一地區發生災荒之時,為了賑災,也會發生糧食從上一級儲備倉庫向下一級倉庫的流動,這是一種特殊的逆向流通。

具體做法是:每年糧食收穫季節,農民將要繳納的租糧上交到縣正倉。具體繳納時間是"夏輸無過六月,秋輸無過十一月",如果沒有足夠的糧食繳納,也可以根據"租庸調製",用"庸"抵"租"。

縣一級正倉收到農民上交的租糧後,向農民出具票證,再將收納的糧食上繳州倉,州倉除根據規定留存一部分之外,其他的要及時上繳太倉。州一級大多都是通過唐朝的漕運系統,從水路將糧食運抵太倉,各州都有自己運輸的固定線路,時刻都處在國家嚴格的計劃調配和控制之下,所以唐朝中前期的糧食物流秩序井然,很少發生不能及時流通到兩京的情況。

經營性儲備糧指的是常平倉裡儲存的、可以根據市場情況買進賣出的糧食。因為常平倉糧食來自市場和糴,也就是利用市場價格向農民買來的餘糧,或者是當地地主、寺廟佔田的產出。這一類糧食是無須上繳到政府的太倉之中的,可以根據市場行情就地販賣或者運送到鄰近糧價高的州縣獲利。也有一些私人糧商採取的也是類似的方式,但是總體來說,私人糧商經銷的糧食僅佔市場的極小部分,並不是唐代糧食物流的主要組成部分。

五、唐代如何組織糧食流通

唐代由中央的戶部主管部門糧食生產和流通,戶部下設倉部、水部、常平署和太倉署以及都水監,"掌天下租賦之數,物產豐約之宜,水陸道途之利"。

具體來說,倉部主管天下的倉儲和納租,包括州縣倉庫糧食流通到太倉事宜;太倉署則掌管太倉廩藏及糧食的發放,水部和都水監負責糧食的漕運。地方上在刺史之下設倉曹、戶曹,管理糧食倉儲和收繳、運輸等事宜,將全國的糧食從供應地送到目的地。

唐代漕運水路

唐代受物流基礎設施和條件的限制,糧食物流效率並不高。根據史料記載,當時從江南運送儲備糧到太倉,往往需要一年左右的時間,而且耗資巨大。同時水路遙遠,大江之上風波又多,經常發生覆船事件,很多糧食就是在運輸途中白白損失掉了。

如果是從河北地區將糧食流通到長安,則更加困難。因為當時漕運要從黃河的三門峽經過,這裡是有名的"鬼門關"。據高宗時的水部郎中楊務謙記載,過三門峽時"輓夫系二鋏於胸,而繩多絕,輓夫輒墜死,人以為苦"。而那些押送官糧的老爺們根本不顧舟夫和縴夫的性命,"榜笞號苦之聲聞於道路,運米至者十亡七八"。

雖然唐朝重視糧食安全,但是從江南或者河北地區到達長安,仍是一伯極為困難的事情。儘管當時的官員和工匠對運輸船進行了多次改進,但仍然無法大幅度的降低糧食的物流成本。

所以說,將糧食集中到太倉,是一件利民的好事,但是對物流效率來說是不合理的,是加重糧食物流負擔的。所以唐朝之後的朝代不再將長安做為首都,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長安的物流條件太不理想,運輸糧食耗時耗力,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

六、唐代的糧食物流通道

糧食流通到人口密集的兩京地區後,必然要進入銷售市場。唐代城市中有著許多政府主導的固定糧食經營市場,也有專人進行管理。

唐代農民

唐代的這些糧食市場,按交易方式可分為現貨交易的集貿市場和坊市的大中型批發市場兩種。前者可以自由討價還價,現場交易;後者多屬簽訂大額協議的期貨交易,但也有一些大宗的現貨批發交易。這些市場根據交易的糧食種類不同,又能細分成小麥交易市場、水稻交易市場或者粟米交易市場等不同的類別。

唐代在很長一段時間裡,經濟繁榮,糧食產量相比以往有了很大的提高,農民可以在交租稅之餘,仍有多餘的糧食去換取其他的生活物資,這是一種很大的農業生產上的進步。而這裡也出現了一批從事糧食交易的商人,使得糧食交易更加活躍,也推動了糧食市場的發展,從而間接的繁榮了糧食的流通。

在唐代的長安城,不論你是喜歡江南的稻米,還是北方的大、小麥,都能很容易的買到這些糧食產品。這得益於糧食物流帶來的天然河道和人工漕渠的開發,得益於糧食運輸過程中形成的各個大大小小的水陸碼頭,得益於糧食物流中積累出來的經驗和方法,以及物流的工具和裝備的革新。可以說,做為國家根本的糧食的流通,為大唐的經濟繁榮帶來了活力,而這種大規模的糧食流通,又解決了大量脫離農業生產的人在城市中的生存問題,使得唐朝的城市規模越來越大,人口越來越多,使得長安、洛陽能成為人口過百萬的世界最大都市。

七、綜評

直到今天,糧食流通和糧食安全仍是全人類應該予以重視的、關係到人類生存的大問題。如何保證為全體人類提供數量充足、質量達標的糧食,滿足人類的生存需要,建立一個世界通用的糧食安全體系,唐朝的糧食收購、存儲、流通方法仍然能給現代人提供一些寶貴經驗,這是我們的祖先創造出來的寶貴財富,也是至今都能讓每一箇中國人自豪的"盛唐光芒"。

參考資料:《唐會要》、《通典》、《續資治通鑑長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