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元朝天:防疫復工兩不誤 企業復產率達97.56%

驚蟄過,萬物生。連日來,廣元市朝天區扛牢政治責任,在抓實抓細“外防輸入、內防擴散”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有力有序組織春耕生產,推動企業復產、項目復工。

3月6日,在朝天區的田間地頭、企業車間、項目工地,塔吊旋轉,機器轟鳴,企業車間生產線快速運轉……處處是一片繁忙景象。

田間地頭“忙起來”

人勤春來早,脫貧在前方。大灘鎮捍紅村是2019年脫貧的深度貧困村,食用菌產業是該村助力脫貧攻堅、實施鄉村振興的支柱產業之一。在該村貧困戶邱方圓家,幾位鄰居正幫著碎料、裝袋、接種,一片喜人的勞作場面。“去年我種植食用菌一萬袋,除去成本,純收入達到了3萬元。”邱方圓高興地說,今年他又請鄰居幫忙,擴大了種植規模。

“2020年捍紅村共發展香菇21萬袋,預計可產鮮菇55.2萬斤,產值可達193萬元。”該村駐村第一書記梁現錦介紹。

而在距離大灘鎮捍紅村幾十公里外的臨溪鄉望坪村,春耕生產工作更是機器轟鳴,土豆種植實現了“機械化”。朝天英明農機專業合作社社員們,正採用機械化耕作方式種植土豆。

“開溝、播種、施肥、起壟、覆膜,一氣呵成,一臺機器種植三畝土豆只要半個小時。”該合作社負責人陳永明介紹,300畝土豆,僅需五六天就可以全部種完。這種機械化的耕作方式,不僅大量減少了人工投入,更大大提高了種植效率。

作好春耕,還要抓好春防。在羊木鎮,盈收植保專業合作社的專業防治隊伍,正抓緊時間對小麥、油菜等農作物開展統防統治。“根據疫情防控的需要,鎮上的小春管理,就由我們合作社進行統一防治,這樣既減少了人員的聚集,又達到了小春防治的效果。”該合作社負責人呂金蓮介紹。

而針對該區零星、分散的小春作物春管,朝天區農業部門建立了農業技術指導工作群,通過QQ、微信等方式向群眾推送農作物管護技術,並分地塊,分時間組織村民有序進行小春管護。

截至目前,該區已實施小麥、油菜追肥14.82萬畝次,開展病蟲害綜合防治5萬餘畝;組織農技員“線上”開展農業技術指導和培訓950餘場次,印發大春生產技術資料1.1萬餘份;種植馬鈴薯8萬餘畝,食用菌3000多畝。

企業車間“轉起來”

“剛在網上推出崗位,就有本地有意向應聘的員工前來諮詢。”3月6日,位於朝天區大壩口工業園區的海螺水泥有限責任公司人事負責人李先生說。受疫情影響,該公司將更多的目光投向本地員工,希望儲備員工保障後期生產。

“我們在全區開展了‘線上春風行動’,主動聯繫企業收集崗位,通過QQ群、微信公眾號、宣傳頁等途徑,向廣大務工人員宣傳本地招工用工政策和信息,鼓勵轄區企業吸納農村勞動力,引導務工人員選擇就地就近就業。”該區人社局工作人員李佳蔚介紹,疫情防控期間,該區抓企業需求清單建立、抓勞動力資源臺賬建立、抓政策支持平臺建立,全面助推企業復工復產、促進農民工就業。截至目前,該區已通過“線上春風行動”為群眾精準提供各類職位2498個,累計外出務工農民工3.1萬餘人。

農民工解決了就業問題,企業復工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在廣元市曾家山“榮樂”國際生態康養度假區項目現場,記者看到該項目有序推進建設,工地上塔吊工作不停,佩戴口罩的工人們正在緊張作業。

“復工後,我們對工作人員嚴格實行分區施工、分散就餐等疫情防控制度,儘量避免交叉感染。”該項目負責人聶坤華介紹,疫情發生後,他們健全和完善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預案,籌集1000公斤消毒液和4000餘支口罩,及早籌劃和預購復工後所需材料、機械設備等物資,對施工順序進行優化調整,避免同時段、多作業面交叉作業

據瞭解,截至3月8日,該區86個續建項目復工86個,復工率100%;全年計劃新開工73個項目中已開工19個,開工率26.03%。82家“四上”企業已復產80家,復產率97.56%,在崗2162人。(鄢懷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