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新基建”行业,选择合适大学专业

2019年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大,稳增长是经济发展最主要的目标。下一阶段所有的政策,都将围绕稳增长制定和执行。稳增长搞什么?答案就是基建。基建搞什么?答案是新基建。

2020年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指出要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新基建”再次成为关注焦点。

新基建与传统基建的区别是什么呢?

传统基建是指铁路、公路、桥梁、水利工程等大建筑,“新基建”指发力于科技端的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七大领域:5G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

分析“新基建”行业,选择合适大学专业

5G:定调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作为“新基建”的领衔,5G被定调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5G不管是从未来承接的产业规模,还是对新兴产业所起的技术作用来看,最值得期待。

中国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均需5G作支撑

5G应用广泛,上下游产业链条也非常广,中国重点发展的各大新兴产业均需要以5G作为产业支撑。

华为无线网络产品线首席营销官周跃峰:5G的愿景是连接全社会,让全社会成为数字化、智能化社会,虽然现在5G的技术和网络主要服务于手机这样的形态和家庭宽带的接入,但是我们现在已经跟很多运营商开始面向车辆、厂商、工厂等“千行万业”的合作。随着明后年整个产业链(完善)后,全行业、全社会数字化的连接,我相信,也会蓬勃发展起来。

数字化基础设施是新型基础设施的核心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去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8.29亿。5G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与网络用户快速增长相匹配,仅新型消费方面,将为中国新经济增长增进更多活力。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主任 曾宇:我国网民在线下消费时,使用手机进行支付的比例,由2017年底的65.5%提升到2018年底的67.2%。

“新基建”促新产业链萌生带来革命性变化

分析“新基建”行业,选择合适大学专业

“新基建”促进新产业链萌生,将促进交通、金融、建筑,娱乐、教育、通信和医疗卫生等领域的深刻变化,为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都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中兴通讯副总裁 崔丽:我个人觉得,在未来,(随着)中国5G的引入,我们的生活和社会都会有更加美好的一个改变。

分析“新基建”行业,选择合适大学专业

“新基建”成为新经济增长点助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

分析指出,“新基建”具有兼顾稳增长和促创新的双重任务,同时还要推动经济新旧动能转换,促进传统产业的转型,在传统基建趋于饱和,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新基建”无疑是中国急需的新经济增长点。

我们选择什么样的专业,未来可以在新基建的大潮中占有一席之地呢,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

一、5G:国之重器

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英语:5th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或5th generation wireless systems、5th-Generation,简称5G或5G技术)是最新一代蜂窝移动通信技术,也是即4G(LTE-A、WiMax)、3G(UMTS、LTE)和2G(GSM)系统之后的延伸。5G的性能目标是高数据速率、减少延迟、节省能源、降低成本、提高系统容量和大规模设备连接。

与5G有着密切联系的专业,涉及工学的:通信工程、计算机、物联网工程、网络安全、大数据、电子信息类等。

涉及理学的有数学类、物理学类等。

二、特高压:电力大动脉

特高压英文缩写UHV;电压符号是U(个别地方有用V表示的);电压的单位是伏特,单位符号也是V;比伏大的有kV(千伏)、比伏小的mV(毫伏),uV(微伏),它们之间是千进位。在我国,特高压是指±800千伏及以上的直流电和1000千伏及以上交流电的电压等级。

特高压能大大提升我国电网的输送能力。据国家电网公司提供的数据显示,一回路特高压直流电网可以送600万千瓦电量,相当于现有500千伏直流电网的5到6倍,而且送电距离也是后者的2到3倍,因此效率大大提高。此外,据国家电网公司测算,输送同样功率的电量,如果采用特高压线路输电可以比采用500千伏高压线路节省60%的土地资源。

相关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早在2014年,在国家电网的倡导下,由19家电力企业和其行业就设立了特高压奖学基金,用以奖励部分院校电力专业的学生。

这些院校包括:东北电力大学、清华大学、山东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天津大学、东南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电力大学、三峡大学、长沙理工大学。

三、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中国核心资产

城际高速铁路方面:

根据相关新闻报道,中国铁路总公司2019年目标完成铁路通车6800公里,其中3200公里为中国核心资产:高铁。

另据第一工程机械网统计,2019 年高铁紧密开工16个项目总投资高达5681亿,共涉及里程为 4197.1 公里。项目大多将于 2022年左右通车,其中仅有3个项目设计时速250公里/小时,剩余13个项目均为350公里/小时设计行车速度。

城际轨道交通方面:从增长的动力来看:

①对特大城市来讲,地铁其实还有很大的加密需求,目前完全交通需求还是很大缺口。特大城市地铁未来的发展是市郊铁路圈,未来市郊铁路规模巨大, 十三五规划的一个未来发展是打造城市群中心城市与周边重要城镇间1小时通勤都市圈。

②对大部分省会城市来讲,地铁计划是由骨干到网络发展,长期合理的范围大体规模要比现在的规模翻一倍才差不多。

③在更小一些的城市,如东部发达地区的地级市,要建成地铁骨干网络。在国外城市,150-200万人口都是建的3-5 条线大概70-80公里。而我国同等规模的城市更需求轨道交通的支撑,人口密度普遍1万人/平方公里, 远远高于国外城市。

涉及相关专业:车辆工程(轨道交通方向)、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自动化、工业设计、智能制造、智能车辆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建筑学等。

四、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千亿市场蓝海

什么是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简单说,就是为新能源汽车充电的一种装置。

充电桩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公共楼宇、商场、公共停车场等)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的输入端与交流电网直接连接,输出端都装有充电插头用于为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一般提供常规充电和快速充电两种充电方式,人们可以使用特定的充电卡在充电桩提供的人机交互操作界面上刷卡使用,进行相应的充电方式、充电时间、费用数据打印等操作,充电桩显示屏能显示充电量、费用、充电时间等数据。

涉及专业:车辆工程(新能源汽车方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电子科学与技术等。

五、大数据中心:“数据”时代的诺亚方舟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简单的说是海量数据同完美计算能力结合的结果。确切的说是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产生了海量的数据,大数据计算技术完美地解决了海量数据的收集、存储、计算、分析的问题。大数据时代开启人类社会利用数据价值的另一个时代。

涉及专业:数学类、统计学类、计算机类、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大数据管理与应用等。

六、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

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人工智能从诞生以来,理论和技术日益成熟,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大,可以设想,未来人工智能带来的科技产品,将会是人类智慧的“容器”。人工智能可以对人的意识、思维的信息过程的模拟。人工智能不是人的智能,但能像人那样思考、也可能超过人的智能。

涉及专业:人工智能、智能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计算机类、电子信息类等,另外,哲学、心理学、数学等相关专业在基础研究阶段是大有可为的。

七、工业互联网:工业智能化之基础

目前,工业互联网全球总产值已将近32万亿美元,2030年将达15万亿美元。工业互联网其实并不等同于传统的互联网,他对于技术乃至于制造业的知识都有很高的要求。从目前来看,工业互联网领域需要的人才是懂IT、又懂工业、又懂制造的专业人才。

从本质上看,工业互联网是互联网从消费领域向生产领域、从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拓展的核心载体,它意味着制造业基于公有云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一套解决方案,而工业互联网平台正是解决方案的核心。

工业互联网平台在云平台的基础上叠加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构建更精准实时高效的数据采集体系。这个体系包括大数据的存储、集成、访问分析和管理功能,使用户(即工业企业)可通过这个平台实现工业技术与经验知识模型化、软件复用化,以工业APP 的形式为制造类企业提供各类创新应用,最终形成资源富集、多方参与、合作共赢、协同演进的制造业生态。

涉及专业:物联网工程、通信工程、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信息安全、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

如果,未来想在新基建的领域做好,本科的学历仅仅是不够的。

提升学历,提高能力,时刻关注行业领域最新发展才是做行业翘楚的必经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