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身處事中,置身事外,才有真正的通透與自由

莊子:身處事中,置身事外,才有真正的通透與自由。

莊子:身處事中,置身事外,才有真正的通透與自由

有這樣一句話,叫做“旁觀者清,當局者迷”

一個人陷入一件事情之中,經歷一件事情之後,未必是把這件事情看得最通透的人。因為主觀情緒會模糊事物的本質,當一個人身處於事物之中,必然會因事情的左右干擾了自己的心思,所以無論身處任何事情之中,都要跳出局勢之外去認知。

一個人能夠拋開主觀情緒,置身事外,跳出時局之外,才有“旁觀者清”的通透。

《菜根譚》之中有這樣一句話:

議事者身在事外,宜悉利害之情;任事者身居事中,當忘利害之慮。

議論事情的人自己置身於事情之外,應當儘量瞭解事情的全部是非曲直,做事的人是自己處於事情之中,應當完全拋棄個人的利害得失。

莊子:身處事中,置身事外,才有真正的通透與自由

對於人生來說,一個人真正的自由並不是外在的財富自由,也不是物質方面的無拘無束,而是內心的一種暢快淋漓,不受約束,不受外界的左右。

有一天,一個法師來到慧明忠禪師面前,想與他驗證一下。

慧明忠禪師就問法師:“早就聽說過你能看透別人的心思,是不是真的?”

法師就說:“是的,不過都是小伎倆。”

慧明忠禪師就問到:“那你看我現在心在何處?”

這個法師運用神通查看了一下,就說:“高山仰止,小河流水。”

慧明忠禪師微笑著點頭就說:“你現在再看一下我心神在何處?”

法師又運用了神通看了一番,就說:“禪師怎麼去和山中的猴子玩耍了。”

莊子:身處事中,置身事外,才有真正的通透與自由

這個時候,慧明忠禪師面露欣喜之色,稱讚了一番,然後把自己內心的念頭收起,進入禪定境界,然後微笑著問:“請看老僧現在身在何方?”

法師天上地下察看一番,使勁渾身解數也不見禪師心在何處,一時茫然不知所措。慧明忠禪師緩緩一笑就說:“閣下有通心之神力,能知道他人一切去處是很好,可是卻不能查看我的心境,你知道這是為何?”

法師搖搖頭不知道,慧明忠禪師就說:“因為我現在沒有心機,內心沒有左右,你怎麼能夠查看到呢?”

一個人最自由的狀態就是沒有心機,當你的內心有念頭的時候,無論你藏的有多麼深,或許影響不到別人,但是一定可以影響你自己內心的那一份信念,都會對你的心情產生左右,最終必然不能獲得自由,如果想要真正忘記一切,就要做到心外無物,才能到達真正所謂的自由。

身處世俗之內,自己參與其中,但是卻忘不了人生的個人利害得失,情緒也摻雜其中,成為了模糊自身意識的罪魁禍首。

莊子:身處事中,置身事外,才有真正的通透與自由

《莊子》之中有一個寓言故事:

有一天顏回說:“我進步了。”孔子問他:“什麼進步了。”顏回說:“我忘卻仁義了。”孔子說:“這還不夠。”過幾天顏回又來拜見孔子說:“我又進步了,我忘卻禮樂了。”孔子說:“好啊,不過還是不夠。”

過了一段時間顏回對孔子說:“我坐忘了。”孔子問他:“什麼叫坐忘?”顏回說:“廢了強勁的四肢,退去了靈敏的聽覺和清晰的視力,脫離了身軀,並拋棄了智慧,從而與大道相同為一體,這就叫靜心,靜坐,心空,物我兩忘的坐忘。”

莊子:身處事中,置身事外,才有真正的通透與自由

一個人內心的逍遙,才是真正的逍遙,能夠達到“坐忘”的狀態,忘卻自身的外物,即便是自己參與其中也能忘卻個人得失,這樣才有發言的資格,才有一顆明辨是非的利害之心。

文|國學書舍


看了這一篇章的智慧,您有什麼不一樣的感悟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