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曉鬆回答腕兒和明星的區別:你心裡有江湖,江湖心裡就會有你

01

昨天,高曉松在頭條透露,曾有流量明星請他推薦上某音樂節和頒獎禮。高曉松認為幫助業內年輕人,是他這種"江湖老腕兒"分內的事兒。當流量明星問腕兒和明星到底有啥區別時,高曉松說,明星只關心自己和粉絲那塊地兒;而腕兒是願為自己所在的行業付出,並從心底熱愛著江湖的那種人。他忠告:

"你心裡有江湖,江湖心裡就會有你。"

高曉松回答腕兒和明星的區別:你心裡有江湖,江湖心裡就會有你

網絡截圖

據考證,"江湖"一詞初見於《莊子·大宗師》:"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系"天下"之意,與江水、湖泊毫無關係。而按照道家哲學思想,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

依照上面的表述,高曉松所說的"江湖",說大一點是指社會,說小一點是專指娛樂界那塊地兒。不論是大或是小,曉松的意思很明瞭,簡單地說,就是要有胸懷,心裡要有他人,別光想自己那點兒事。

02

我們常在小說或影視劇中看到有關所謂"江湖"的描寫和演繹,而實際上,在現實生活中"江湖"無處不在,甚至可以說現實生活中的"江湖"比藝術作品中的更加真實,更加精彩。

說到這兒,想到了一個有趣的問題,曉松所說的某個行當裡的"老腕兒",或者"大腕",到底是先有了行業地位併成了腕兒才有了胸懷?還是先有胸懷才有了地位併成了腕兒?

在曉松的表述中,答案似乎是後者。

高曉松回答腕兒和明星的區別:你心裡有江湖,江湖心裡就會有你

03

但在筆者看來,也不盡然。畢竟,每個人所處的時代,所面臨的環境不盡相同。有的人並不是一開始就有著多麼大的胸懷,甚至還曾經狹隘過,只是由於碰上了好的機遇,逐步成了某個行業裡的腕兒,然後在新的地位新的環境中逐漸蛻變成為有胸懷的人物。正如"環境造就人"所指!

當然,更多的腕兒是在行業裡的起起伏伏中一直秉持大度為懷的理念,有利他思維,以有益於行業的處世方式積累起好口碑,最終,成就了自己的行業地位,並利用此地位為行業為社會做出令人尊重的事情。

由此,可以說,曉松給流量明星的建議是善意的引領,這個建議既有利於流量明星未來的發展,也有益於有娛樂行業生態環境的改善和保護。

高曉松回答腕兒和明星的區別:你心裡有江湖,江湖心裡就會有你

04

曉松的文字自然少不了網友的評論,可謂各抒己見,很有意思。

一位網友認為"流量不是原罪",他寫道:"沒有哪個人出來就能當腕的。"

依我看,曉松當然不可能認為流量是原罪,畢竟,曉松出道時的娛樂界與當下網絡時代的娛樂界完全的不同,這一點他最清楚。

可以說,流量明星本身就是時代的產物,當然,流量也就不是哪個明星的罪過。重要的是流量明星如何使自己變為實力派的明星,這才是要認真去做的功課。

而網友後一句話其實也正和曉松的意思。記得曉松在一期《曉說》節目中,曾聊到他剛出道時天南地北闖天下時的情形。我敢說,當時連他自己也不知道會有今天的行業地位。

高曉松回答腕兒和明星的區別:你心裡有江湖,江湖心裡就會有你

05

另有一位網友認為曉松的話適用於各行各業,任何職場都是江湖,每個員工心中都應該有一個大的江湖。

這話說的有道理,雖然曉松只是針對某流量明星說的那番話,但我相信他會認同這位網友的評論,因為這和他的觀點應當是完全一致的。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