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拍佛山老城區石灣最後的紅磚屋老街區


我是一名土生土長的佛山人,祖籍南海,父輩一代起在禪城居住,對佛山有一份獨特的感情,也希望紀錄家鄉的一點事。我將帶著鏡頭走進佛山的一個個街區,用“老佛山”的視覺,用照片的方式來講述佛山的故事。第八站是佛山老城區石灣最後的紅磚屋老街區——三友崗。

佛山有一句石灣話的順口溜:“藹哋石when有個下驚,下驚裡面好多え,え親我只え就醫來醫去都醫唔fan”,意思是我們石灣有個地方叫下間,下間那裡煙很大,煙燻傷了我的眼睛怎麼治也治不好。這句順口溜很形象地描述了舊時石灣因陶瓷業發達造成的煙塵汙染。現在的石灣已不再“很多煙”,晴天時視覺非常通透。

三友崗位於佛山市禪城區的石灣鎮街道,老石灣鎮的區域內。到現在也保持著“崗”的地形,要通過一條斜坡才能上去三友崗。三友崗的區域大概就是現在三友北路、三友南路和三友中路一帶的街區。


改革開放以來,老石灣的經濟發展和城市建設一日千里。很多地方都建起了高樓大廈和現代廠房,唯獨在三友崗這裡仍保留了一批紅磚老屋——外表不貼瓷磚、不刷灰水,任由紅磚外露的老房子,有紅磚的平房也有三四層高的紅磚樓。

在紅磚屋老街區裡到處能看到充滿時代感的宣傳欄,有我們小時候經常看到的公德宣傳,也有現在與時俱進的政治宣傳。遊走其中,從“只生一個好”到核心價值觀,你會重溫到從小到大的時代變化。諸如“群防群治齊動手,犯罪分子無路走”等一些早已隱沒於時代中的佛山社會公德警句也能在舊樓的宣傳標語上看到。

老街區的其中一個特點就是滿街都是“萬國旗”,老街坊們在室外晾衣服、曬被子、曬臘肉、曬魚乾的比比皆是。記得小時候,太婆最喜歡在會龍坊的屋外曬臘肉,曬魚乾,那時候家家戶戶都會曬臘魚曬臘肉,一是以備食物不足時之用,二是贈送給親友聯絡感情。


紅磚樓外面的下水道因為潮溼和長期無人清理張起了青苔和一些小植株。這種現象在我們小時候的居民樓很常見,隨著新式住宅小區的管理完善和用料改進,這種下水道旁長綠葉的現象基本已經看不到了。

紅磚樓的內部其實並不是紅磚外露的,紅磚之上會刷上一層灰水。居民的自行車還是像80年代那樣放在樓梯底。舊式的信箱、電費箱懸掛在樓梯底的牆壁上,對面一般是掛著電錶電箱。

紅磚樓的樓梯十分陰暗,我是開了最大的光圈和高ISO才稍稍拍的明亮一點。小時候去探望親戚時很怕晚上走這種樓梯,雖然樓梯間有電燈,但無助於驅走小朋友對黑暗的害怕。

三友崗還有為數不少的紅磚平房,確切來說三友崗的紅磚平房比紅磚樓還多。現在多數是一些年紀比較大的老街坊在居住,閒時就坐到屋外的冷巷中聊天。這種老街的冷巷設計很通風,巷子中又有瓦遮蔭,在夏天是個乘涼的好地方。

老佛山喜歡張貼門神,就算是在現代化的小區裡仍有不少長者保持張貼門神的習慣。門神一般是關羽、張飛或者是尉遲恭、秦瓊居多,表現出民間對古時名將的崇拜。在三友崗的紅磚平房中,很多戶的門口都有張貼門神。

在“穿衣戴帽”工程下,三友崗的部分臨街紅磚老屋都被貼上了紅磚模樣的新瓷片,令這一片的紅磚屋街區煥發出一片新的景象。但從圖可見,統一貼的新瓷片僅為臨街的一面,裡面的部分依舊是老紅磚外露。這和大基尾的老平房情況相似——臨街一面是新的,其餘都是舊的。

佛山市救助管理站是三友崗上最與眾不同的一座建築,救助站成立於2003年8月1日,是由原來的佛山收容遣送中轉站改造而成。救助站的主要職能是對在佛山市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實行救助,提供符合食品衛生要求的食物、基本條件的住宿等等。


三友崗紅磚屋街區裡多是老人居住,經常能看到老夫妻“搭單車尾”、互相攙扶、一起散步的溫馨情景。這樣的情景在關門閉戶的新式住宅小區中比較少見,人們習慣回家後把門一關就隔絕了和外界的來往。即使樓盤有環境優美、綠樹成蔭的小區也很少到小區裡走走。

三友崗實行半封閉式小區管理,幾個主要出入口都有保安設崗看管,加上分佈較廣的視頻監控攝像頭,老街區雖舊但治安卻是很好。小朋友都放心地在樓下的空地和公園玩耍。

在三友崗南側的小霧崗公園是一個街區公園。每到週末或者節假日,經常都會有一些社區的文化活動在此舉行。比如12月28日這天公園裡就在舉辦第一屆佛山市鴻勝蔡李佛拳功夫邀請賽。佛山是武術之鄉,除了近年因電影聲名鵲起的詠春拳外,還有蔡李佛拳、洪拳等等。

小霧崗公園的另一側是小朋友的樂園。看著家長們帶著小孩在公園裡玩鏟泥沙的情景,不禁讓我想起兒子的小時候。小朋友在玩泥沙、玩波波池,家長在一旁玩手機,似乎是我們這一代人育兒過程中的必經之路。

禪城區中心醫院是佛山城區的三甲醫院之一,也是石灣一帶最大的醫院。禪城區中心醫院以服務好著稱,在老佛山之中有不錯的口碑。醫院位於三友崗的南側,其宿舍區裡也保留了三友崗標誌性的紅磚樓。

三友崗上有一座同是紅磚屋風格的小教堂——基督教石灣堂,這座小教堂深藏於居民樓之中,周圍倒是十分清淨。這得益於三友崗的高地勢隔絕了周邊馬路的汽車聲,崗上也沒有菜市場,因此它是鬧市中難得的一個居住環境非常清淨的街區。

作者胡錦輝系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今日頭條圖片核心作者、優質攝影領域創作者、青雲計劃獲獎者,佛山市青年聯合會第十屆委員。作者對攝影有著自己的感悟:“走天下路以觀自然之美,問草根情以察人文之美,留倩影照以品青春之美,開大腦洞以彰創意之美,行風雅事以育心靈之美。人生如旅途,處處是風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