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的30天,惠州房企怎麼追回來?

在突如其來的疫情衝擊下,幾乎沒有企業能夠獨善其身。尤其是對於剛剛實行全國戰略佈局,追求快週轉、嚴重依賴現金流的房地產企業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事實上,從今年的1月底開始,受疫情影響,全國樓市彷彿被按下“暫停鍵”,房企的線下銷售也全面關停。據克而瑞數據顯示,2020年2月, TOP100房企實現全口徑銷售金額3243.3億元,同比降低37.9%,創下近幾年來單月銷售最低記錄。

房企,幾乎失去了整個2月。


“失去”的30天,惠州房企怎麼追回來?


每年的2月份,都是樓市的復甦期,按照往常,房企早已完成戰略佈局以及客戶引流,全力衝擊第一季度。而如今,第一季度業績的先天不足,成為房企眼下最迫切的問題。


一邊是3月的業績壓力,另一邊是購房者信心尚未重建,樓市低迷。眼下,房企需要思考的,是如何追回失去的30天?


三方博弈,八仙過海


惠州房企開啟購房者“信心重建”之路


疫情緩解後,樓市的復甦就變得極為重要。凍結的2月,蘊藏了極大的存量市場,而如何在這存量市場中抓住更多的客戶,重獲購房者信心,追回失去的“30”天,成為各大房企的當務之急。


事實上,政府與房企都有著極致的敏銳度。早在1月底,疫情剛剛蔓延,各大房企便率先打響了“反擊戰”,線上看房、直播賣房、5000元定房、無理由退房等平時並不多見的措施紛紛祭出。


與此同時,各地政府、銀行相繼出臺相關樓市扶持政策,如利率下調、首付二成、信貸支持等政策利好,進一步刺激市場,保持地產行業的平穩發展。


“失去”的30天,惠州房企怎麼追回來?


回看各房企、政府的刺激手段,與其說賣房子,倒不如說重拾樓市信心更為恰當。疫情持續蔓延下,優惠再給力,政策再鬆動,有意向的購房者,仍然會以自身安全為出發點,暫緩購房計劃,但信心是一個不斷積累的過程,達到某一個刺激點,需求將全面釋放。整個二月份,房企的許多動作,表面看似“自嗨”,實則有深刻的意義,往深層次講,其目的在於重振購房者對樓市的信心。


“失去”的30天,惠州房企怎麼追回來?


惠州中原地產戰略研究中心總監葉曉燕表示,對於惠州樓市而言,最重要的便是恢復購房者信心,隨著購房者信心的恢復,樓市的需求將會進一步得到釋放。


毫不誇張地說,誰能重建購房者信心,誰就能在2月的存量市場下,追回失去的30天!


雙管齊下,恢復購房者信心


優惠折扣“打頭陣”,產品“厚度”是核心


價格是最敏感的,也是最能直接觸動購房者的方式。


度過2月份的業績真空期,嚴重依賴現金流的房企便開快馬加鞭,加大銷售力度,及時回籠資金。考慮到疫情過後,大部分的購房者由於對形勢的不瞭解,以及對樓市的不自信,持幣待望的概率極大。此時,眾多房企,以最直接粗暴的方式,調整價格,釋放優惠信息,適當讓利,進一步刺激樓市。以往,這種方式屢試不爽,可以說,這是一套有效的銷售手段。


“失去”的30天,惠州房企怎麼追回來?


雖然這場由惠州房企發起的“信心重建計劃”,並未完全激活樓市,但實際效果依然可圈可點,樓市已經有了明顯復甦的跡象。


但需要思考的是,即使是適當讓利,依然會導至房企的利潤下滑,在當前無法保證現金流的前提下,必然加重房企的運營負擔。因此,優惠政策也僅能作為短期刺激手段,如作為重拾購房者信心的“長效機制”,顯然不適合。


如何真正的重振購房者信心?


成為惠州各大房企思考的問題。


一個重要的變化,已經在購房者身上迅速蔓延。


疫情後,購房者的買房邏輯已發生明顯轉變,思維變得更理性、更全面。價格、地段不再是他們衡量房子的唯一標準,能夠抵禦困境的房子,成為其最重要的“信心”,因此物業、品牌、產品則成為購房者重點考慮的因素。


針對疫情後,購房者買房關注點變化的問題,搜狐焦點惠州站對數十位市民進行訪談,涉及教育、互聯網、金融、事業單位、律師、自由職為者等多個行業,經過深入瞭解後,得出以下結論。


1


在產品選擇方面

通風、採光、朝向成為這次受訪者關注差異的關鍵詞,超過89%的購房者表示要將通風和採光作為後期置業的重要考量因素;

2


在物業選擇方面

超過77%的受訪者表示,高效的執行力,嚴密的消毒措施,能夠為業主購置生活用品的物業是購房的需要重點關注的因素;

3


在房企品牌方面

超過51%的受訪者表示,排名越靠前的品牌,質量把控就會越嚴格,在價格合理區間內,會選擇較為知名的品牌房企。值得一提的是,有30%的受訪談者表示中海品牌之類的國企是最優選擇。


顯然,迎合購房者的需求點,才是重建信心的關鍵。


品牌力量,中海先行!


重振購房者信心


2020年是樓市的拐點之年,疫情中,即使政府出臺眾多調控政策刺激樓市,仍有大量的房企瀕臨破產,房企的盈利下跌,隨之而來的便是質量、運營、服務的整體下滑。


每一次拐點,都驅使著房地產行業從淘金時代走向鍊金時代,唯有具備強大的運營能力以及深遠的戰略佈局,才有機會繼續前進。


“失去”的30天,惠州房企怎麼追回來?


而能概括以上兩點的,便是一個企業的品牌。


品牌硬實力


“失去”的30天,惠州房企怎麼追回來?


據中指院以及中房協發佈,中海雙雙摘得“2018年中國房地產品牌價值研究成果”排行榜第一!榮獲“中國房地產行業領導公司品牌。


“失去”的30天,惠州房企怎麼追回來?


中海近年的成績令人佩服,其2019年合約銷售額高達3771.68億港元,同比增長25.21%,強大的增長能力、盈利能力促使著企業良好循環。同時,三大國際評級機構給予過中海地產行業最高的信用評級,而投資級主體及債券一般被認為信用級別較高、違約風險較小。


中海發展信用評級

“失去”的30天,惠州房企怎麼追回來?

2018年上半年全球

查看:13500回覆:135

  • 穆迪:Baa1╱穩定
  • 標準·普爾:BBB+╱穩定
  • 惠譽:A–╱穩定


毫無疑問,這類企業更容易被國內外投資者信任和選擇。這就反映了資本市場對中海地產在中國房地產市場的領先地位和財務穩健的認同。


從目前來看,中海的多元化戰略佈局,從可操作性還是未來想象空間上看,都是正確的選擇。


產品、物業齊升級!


“失去”的30天,惠州房企怎麼追回來?


品牌力量的持續昇華,帶來的便是對物業以及產品研發的持續投入,以中海在惠州佈局的中海閱江府、中海玫瑰園為例。


在產品的打造上,板式通透成為中海閱江府、中海玫瑰園的標籤!朝向的因素在客戶不斷升級的購房需求中,會越來越放大,成為主流,因此早期中海便充分考慮通風、採光、日照等因素對客戶居住的影響,在項目建造之初,便採用市面上稀缺的,造價昂貴的板式結構樓房。


“失去”的30天,惠州房企怎麼追回來?


在防控疫情期間,中海物業專業的運營能力得以體現,迅速組建防控小組,創新防控服務頻出,對社區進行消殺,封閉式管理,全託管式協助中海業主購置生活物品,最大化保障業主安全成為中海物業的首要任務。中央電視臺財經記者也曾點贊中海物業防控期間的多措並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