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曹操真的設有發丘中郎將和摸金校尉嗎?

摸金校尉是中國古代一個盜墓者的門派。據史書記載,摸金校尉起源於東漢末年三國時期,當時魏軍的領袖曹操為了彌補軍餉的不足,設立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等軍銜,專司盜墓取財,貼補軍用。摸金校尉盜墓主要依靠觀風水、辨氣象,以《易經》為宗旨,以定位古墓的穴位。

歷史上曹操真的設有發丘中郎將和摸金校尉嗎?


前很多小說、散文都說曹操設置過“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尤其是暢銷小說《鬼吹燈》系列,其中關於盜墓門派尤其是“摸金校尉”描寫得神乎其神。那歷史上曹操是否設置過“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呢?

其實,在正史中並沒有關於曹操設置這一“官職”的記載,而是最早出自於袁紹討伐曹操的一篇著名的檄文裡面。該檄文有陳琳執筆,把曹操罵了個狗血淋頭。其中說到曹操設置了“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討伐徐州陶謙時沿路掘人丘墓,先人屍骨散於道路,招致天怒人怨。

歷史上曹操真的設有發丘中郎將和摸金校尉嗎?


後來中國古典第一通俗小說《三國演義》也說曹操設置了“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

筆者研究了這一問題,發現古代一些專家就給出了明確的答案。清代歷史學家毛宗崗就評價《三國》的這一說法是“文人曲筆也”。筆者也同意這一看法。睿智如曹操,不可能設置這麼一個違反中國倫理道德傳統的官職。如果說三國期間誰盜墓最厲害,那只有董卓。把洛陽地區的帝王陵墓挖了一遍。

歷史上曹操真的設有發丘中郎將和摸金校尉嗎?


曹操之所以會有此惡名,是因為其父曹嵩在途徑徐州時為陶謙部將所殺,因此大舉興師問罪。曹操部隊在進軍道路上大肆殺戮、發人丘墓,曹操也予默許,即“你殺我父親,我毀你先人墳墓”。當時的好事者予以諷喻,曹操就此被人戴上了高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