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多年前,中國有一個神祕的民間組織,見到洋人就殺,毫不手軟

19世界末,在中國的土地上興起的義和團運動是發源於民間的一場反壓迫運動,根本原因在於帝國主義對中國的侵略,深深的傷害著中國人民,而當時統治中國的清朝則無力改變這種局面,在這樣的背景下,義和團運動興起了。他們以扶清滅洋為口號,協助清廷打擊帝國主義,可以說是具有一定的愛國主義思想的一場暴力運動。


100多年前,中國有一個神秘的民間組織,見到洋人就殺,毫不手軟

之所以說義和團運動是一場暴力運動,主要原因在於在義和團運動初期,他們用自己制定的團規來約束成員們,可是發展到了後期隨著加入的成員的日益增加,出現了很多的違法違紀現象,他們毀壞公路,殘殺良民,尤其對那些信仰基督教的教民們採取了極其殘忍的手段,令人髮指。

可以說義和團內部龍魚混雜,他們的成員主要集中在貧苦農民、城鎮的手工業者和貧民、小商販以及運輸工人等相對貧窮的人群,還有一小部分的軍官和貴族,後期甚至混進來了地痞流氓。也就是說處在同一個階層的人佔據大多數,他們有著共同的苦難和不幸,更容易抱成團。那麼早期的義和團是憑藉著什麼“法門”控制著各地的部眾?答案就是宗教。


100多年前,中國有一個神秘的民間組織,見到洋人就殺,毫不手軟

這一切得益於義和團在傳播過程中向百姓散佈的迷信思想。他們在練拳的時候會進行請神儀式,口中默唸咒語,祈求神靈能賜予他們刀槍不入的體魄和神靈附體的能力,久而久之在這種思想的洗腦和蠱惑之下,義和團的部眾都深信自己不懼刀槍,每次打仗他們都衝在最前面奮勇殺敵,導致死傷無數,可見宗教的力量有多可怕。不過義和團能夠迅速傳播,靠的還不只是宗教方面的洗腦,更重要的是他們有一套管理部眾的制度。


100多年前,中國有一個神秘的民間組織,見到洋人就殺,毫不手軟

我們以天津為例,看看義和團組織對華北地區的農民階級是怎樣控制的。首先我們需要了解的是當地的社會狀態,清末時期的天津有一處南運河水運的中樞之地叫做楊柳青鎮,這裡是天津西邊農民的活動中心,因為它的商業相較於其他地方比較發達,再加上便利的交通,促使義和團能夠有效的把周邊幾個重要的基地聯合起來,給當地的市場帶來了新的競爭。


100多年前,中國有一個神秘的民間組織,見到洋人就殺,毫不手軟

其次是楊柳青鎮集結了天津大部分的宗教場所,有規模最大的娘娘廟和龍王廟,而其中供奉的各種神仙則與農民的生活有著緊密的聯繫,比如龍王廟祈求的就是風調雨順,來年有個好收成,娘娘廟則是祈願後代子孫有好的前程,甚至還有專門供奉牲畜平安的神仙。不大的一個鎮子卻密集著如此多的宗教場所,可見宗教思想在當地有著極為濃厚的群眾基礎。


100多年前,中國有一個神秘的民間組織,見到洋人就殺,毫不手軟

在楊柳青鎮周圍,其他四個規模較大的村落裡還有真武廟的存在,不僅在規模上還是數量上都比其他村落強的多,而在宗教氛圍濃厚的村落裡僱農佔總人口的三分之一,其次小商販和手工業者的比例也比較高。可見,義和團通過這樣的類似於蜘蛛網狀的宗教結構聯合管理著其他村落,形成以村為單位的聯盟。


100多年前,中國有一個神秘的民間組織,見到洋人就殺,毫不手軟

除了宗教方面的管理義和團還以市場為核心設立了層次分明的壇口。舉個例子,楊柳青鎮有義和團的總壇,其他規模較大的村落設有“坎”字壇,再偏一點人口少一點的村子比如楊莊等地設的是“乾”字壇。之所以這樣設置是因為楊莊這樣的村子在經濟上處於楊柳青鎮市場圈外,但是在地理位置上則靠近縣城。可見壇口並不一定在每個村子裡都存在,而是按照市場圈來設置的。這樣一來,村子裡沒有壇口的義和團部眾為了參加各種活動,就必須的向周邊臨近的有壇口的村子集合,而只有在戰時沒有壇口的村子才有權利召集團民。


100多年前,中國有一個神秘的民間組織,見到洋人就殺,毫不手軟

可以預見這樣的方式有利於義和團的發展,更加便於在市場圈外發展新的壇口,從而達到義和團控制民眾的目的。更重要的是他們有著濃厚的群眾基礎和宗教基礎,在義和團的發展壯大過程中起著巨大的作用,讓義和團得以順利的號召百姓參與到他們的活動中,通過各地的壇口建立起相對穩定的聯繫,然後每一個壇口所召集的村民聯盟再一次整合成一個龐大的隊伍,向著天津進發。


100多年前,中國有一個神秘的民間組織,見到洋人就殺,毫不手軟

不過因為團員的地域各不相同,義和團也表現出了不同的地域性。比如北京的義和團運動,因為早些時候得到了清政府的認可,一定程度上算是有著政治背景的,是為“官團”,相對比較統一。但是天津地區的因為被拳師領導,則具有獨立性,甚至不聽從清廷的號令,敢於公然對抗朝廷官員,連清軍副都統慶恆都敢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