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為什麼會脾氣暴躁呢?家長該如何教育脾氣暴躁的孩子?

“孩子上小學以後,越來越難管教了,動不動就發脾氣……”“孩子不聽話,一點事情不如他意就會發脾氣……”這是許多家長共同的心聲,但是你們知道不知道,孩子為什麼會脾氣暴躁呢?作為家長,又該如何教育脾氣暴躁的孩子?

孩子脾氣暴躁一般有幾種原因,一種是青春叛逆期的到來,這個多處於孩子10到16歲階段;另一種是父母脾氣不好,缺乏好的引導和示範;還有一種,便是孩子患有多動症。

孩子為什麼會脾氣暴躁呢?家長該如何教育脾氣暴躁的孩子?

為什麼孩子會無緣無故亂髮脾氣呢?

一方面,與孩子的成長階段有關。

孩子1歲左右時,對世界充滿好奇,對眼前的一切都想去摸、去玩。往往這個時候,家長出於對孩子的過度保護,往往會阻止他們的好奇心;孩子2歲的時候,往往喜歡親自去嘗試做一些東西,一旦自己做不好,就會著急、生氣於是就產生急躁情緒,甚至“氣急敗壞”;3歲左右的孩子,由於語言表達能力還不健全,當他們的行為受到約束或者被強行制止的時候,就會又哭又鬧,大發雷霆,甚至有破壞性行為。

另一方面,跟家長的教育方法有關。

疼愛孩子是家長的本能。對孩子都是百依百順。大凡孩子的要求,家長都會想盡辦法滿足。一旦有了得不到滿足的時候,就會大發脾氣,用各種手段方式來“要挾”父母。長此以往,養成了孩子亂髮脾氣的壞習慣。

孩子為什麼會脾氣暴躁呢?家長該如何教育脾氣暴躁的孩子?

那麼,究竟如何對待脾氣暴躁的孩子呢?

一、作為父母,首先應當以身作則。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的言傳身教,一言一行都影響著孩子。父母首先要在孩子面前管理好自己的情緒,為孩子樹立好的榜樣。

二、對孩子要多鼓勵。

即使孩子做錯了什麼,在批評前也要先想到孩子的優點,先鼓勵孩子,然後再要求孩子去做你想要他做的事情,不要動輒就責備孩子。

三、孩子脾氣暴躁,還有部分原因是由於意志力薄弱,自控能力差造成的。

家長要培養孩子的責任心,教會他們凡事不要一味地依賴別人。要遇事敢作敢為敢於擔當。

四、當孩子有情緒不好的時候,家長要學會幫助孩子轉移注意力。

孩子越小,情感越不穩定,注意力也越容易轉移。當發生不愉快時,要採用活動轉移法,讓他們在愉快的氛圍中宣洩內心的緊張。用愛去感化,要有耐心,千萬不要訓斥指責,更不能動怒打罵。這樣既可以安撫孩子的情緒,而且可以由此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孩子為什麼會脾氣暴躁呢?家長該如何教育脾氣暴躁的孩子?

但是父母在糾正孩子的暴脾氣的時候應當講究一些方法,切不可盲目。


1、培養孩子做事的靈活

當孩子玩玩具、吃飯時不要“固定”一種方式、方法和模樣,要從小盡量使其“多樣化”,任其有挑選的餘地。特別是當一種東西、食品、玩具不存在了,就應及時引導孩子轉移到別的東西、食品、玩具上去,這種調節能力越好,其靈活性也就越好。當孩子的興趣增加了,對困難和問題的處理態度也靈活了,他發脾氣的習慣也就會隨之減輕。

2、孩子好發脾氣是後生的

有的父母在孩子發脾氣時,也跟著發脾氣,用發脾氣對發脾氣。這種感情用事的方法,絕對改變不了孩子好發脾氣的習慣。有的母親認為孩子好發脾氣拗不過他,就把他推給父親管教,這樣就會使孩子產生“媽媽對他發脾氣毫無辦法”以後他會變本加厲地在母親面前發脾氣。

3、培養孩子廣泛的興趣

孩子學習繪畫宜在3-4歲;學習音樂宜在5-7歲之間。因此,興趣的培養不要過早,也不宜過晚。孩子的興趣特別容易轉移,不要只根據父母的意見來決定,而應當聽聽專業人員和孩子本人的意見。

4、平時多與孩子溝通

瞭解孩子的需要,關注孩子同小朋友之間的交往。父母可以多方瞭解別的小朋友在玩什麼、想什麼、要求什麼等,當孩子提出自己的要求時,父母就比較能體會孩子的心情了,再加以開導和耐心的說明,是能夠消除或減輕孩子發怒的情緒的。

5、當孩子發脾氣時,不要袒護他

家人是一味袒護他,還是教導他?假如一味袒護,就會使他嚐到甜頭,這實際上是一種負強化,他就會鬧得更兇。正確的做法是父母應該讓孩子懂得並記住一個道理:吵鬧發脾氣是沒有用的。這樣就可以使孩子明白用“哭鬧發脾氣當武器”不起作用。經過幾次這樣的教育,孩子愛發脾氣的毛病就會有所改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