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閒在家的廚藝,還是敗給了35年前的他們……

大家好,我是柴妹。

自從疫情爆發後,柴妹已經大概十幾天沒出門了,上一次出門還是全副武裝下樓扔垃圾...

為了不讓自己閒出花兒來,廣大網友紛紛展開“奇思妙想”,只屈居在一方小天地中,也能幹出......讓人瞠目結舌的事兒來。

比如數一碗米到底多少粒的......

你們閒在家的廚藝,還是敗給了35年前的他們……

或者在家一個人打乒乓球的......

你們閒在家的廚藝,還是敗給了35年前的他們……

再比如互不干擾各玩各的......

你們閒在家的廚藝,還是敗給了35年前的他們……

但比起這些憋瘋了的大家夥兒而言,真正讓柴妹驚歎不已的還是大家對“吃”方面的挖掘。

在這百年一遇,宅在家裡不出門都能為祖國做貢獻的時刻,各種黑暗料理終於重出江湖。

比如這個火烤榴蓮...柴妹思考良久都想不出來這到底是個什麼味兒?

你們閒在家的廚藝,還是敗給了35年前的他們……

還有蝦仁雞蛋白菜炒闕根粉...

你們閒在家的廚藝,還是敗給了35年前的他們……

橘子炒蒜苗...

你們閒在家的廚藝,還是敗給了35年前的他們……

以及這個不知道是草莓餡的南瓜餅還是草莓餅的東西...

你們閒在家的廚藝,還是敗給了35年前的他們……

......各種類似的新創菜式層出不窮。

儘管某些菜式瞧著讓人下不了嘴,但不可否認的是,大家的型號都默默的增大了...

你們閒在家的廚藝,還是敗給了35年前的他們……

中國有一句俗話是“民以食為天”,大家骨子裡都對“吃”有一些特殊的感情,這也是為何疫情爆發後,大多數人都選擇研究美食的原因。

最近柴妹就在學做美食,雖然一學就會,一做就廢...但這並不妨礙柴妹對美食的熱情。

你們閒在家的廚藝,還是敗給了35年前的他們……

在此期間,柴妹還無意中發現了一個35年前的“寶藏”,一部名為《中國之食文化》的紀錄片。

你們閒在家的廚藝,還是敗給了35年前的他們……

這部紀錄片拍攝於1985年,由日本龜甲萬株式會社策劃,一共五集,分別為北京、廣州、江南和四川所在地的美食及文化。

柴妹之所以稱其為“寶藏”,是因為紀錄片中的美食之廣已經非常罕見,並且其中所記錄1985年的中國更加難得。

在我們的印象裡,那時候的中國恰屬於一個特殊的年代,一切都剛剛起步,或許可以更真實的用一個字概括,就是“窮”。

但是,在《中國之食文化》裡面的中國,卻是一個欣欣向榮的美食之國。


讓人不禁感嘆,那時候的美食也太讓人羨慕了吧!

北京菜在你的印象中是什麼樣子?偏鹹鮮?亦或是濃厚爛熟?

《中國之食文化》告訴你,北京菜不僅有小麥粉製成的各種饅頭面食;

你們閒在家的廚藝,還是敗給了35年前的他們……


你們閒在家的廚藝,還是敗給了35年前的他們……

還有精巧的芙蓉燕菜,用雞湯澆灌的燕窩絲與蒸蛋完美融合;

你們閒在家的廚藝,還是敗給了35年前的他們……

不僅有家人朋友聚餐時的上上之選——涮羊肉;

你們閒在家的廚藝,還是敗給了35年前的他們……


也有用極致的刀工打花刀的水發鮑魚;

你們閒在家的廚藝,還是敗給了35年前的他們……

哦,忘了說,這個會耍花刀的師傅,就來自被譽為箇中翹楚的“豐澤園”。

且不論這些看著就讓人忍不住流口水的菜式,只是看它們的名字,就顯得一個比一個高端。

你們閒在家的廚藝,還是敗給了35年前的他們……


你們閒在家的廚藝,還是敗給了35年前的他們……

你們閒在家的廚藝,還是敗給了35年前的他們……

你們閒在家的廚藝,還是敗給了35年前的他們……


北京菜可以說是中國料理的代表之一,它從魯菜發源,集中國菜系的大成,將饅頭拉麵這種平民滋味和金水渡舟這種皇室風味完美結合在一起。

看到了北京菜的不同,咱們再來看看日本人眼中的江南菜吧。

江南具體在哪裡,至今都眾說紛紜。

你們閒在家的廚藝,還是敗給了35年前的他們……

但在《中國之食文化》裡面,江南文化是以長江流域為代表,由豐富的物產恩澤所孕育而來。

不知道你們是怎麼認為的,反正在柴妹的印象裡,江南一帶的菜系大多精緻小巧。

一盤菜可能一筷子就夾沒了。

但日本人鏡頭裡的江南菜,除了這種精緻小巧的點心之外...

你們閒在家的廚藝,還是敗給了35年前的他們……


還有色香味俱全且分量不小的松鼠桂魚等大菜。

你們閒在家的廚藝,還是敗給了35年前的他們……


當攝製組來到市場,向觀眾展示這裡的物產豐富時...

你們閒在家的廚藝,還是敗給了35年前的他們……

柴妹只看到了那一籃子刀魚,畢竟在現在,這已經不僅僅是魚......更是一摞摞的人民幣啊!

你們閒在家的廚藝,還是敗給了35年前的他們……

在江南菜系裡有一道菜,名稱非常的狂妄,據說當年乾隆皇帝的御廚特意從蘇州學會並將這道菜帶回北京。

它就是“天下第一菜”。

你們閒在家的廚藝,還是敗給了35年前的他們……


原料非常不起眼,將鍋巴炸至金黃,澆上蝦仁番茄汁便成功了。

看了這麼久,這道“天下第一菜”反而是咱們最容易學會的一道菜...

雖然我們做不了這麼大的鍋巴...但在家閒著也是閒著,與其鼓搗一些黑暗料理,還不如試一試這些流傳已久的中國美食不是嗎?

你們閒在家的廚藝,還是敗給了35年前的他們……

江南菜的豪華有些與眾不同,不是從材料上展現,而是從造型凸顯。

比如咱們平時放在泡麵裡面的火腿腸,人家江南菜直接一大塊火腿上去,配合剔透的鴿子蛋和栗子,儼然是一副拱橋的形狀。

名稱也直接取為“虹橋贈珠”。

你們閒在家的廚藝,還是敗給了35年前的他們……

除此之外,這裡還有中國很少見的生吃菜例。

比如活熗蝦;

你們閒在家的廚藝,還是敗給了35年前的他們……


八珍活魚;

你們閒在家的廚藝,還是敗給了35年前的他們……

或許是臨近長江的緣故,這裡有很多魚蝦類的菜系,每一樣都精巧不已,色香味俱全。

但在《中國之食文化》裡面,日本攝製組最喜歡的不是北京,也不是江南,而是廣州。

你們閒在家的廚藝,還是敗給了35年前的他們……

一句“這裡是全中國最熱愛飲食的地方”,直接給了廣州最高的讚譽。

八十年代的廣州人,甘願為了吃而下功夫。

一切菜例都極盡盤飧之美,且每一道菜都擁有不下三種的原材料。

比如鱸魚、火腿、香菇、竹筍等熬製而成的麒麟鱸魚;

你們閒在家的廚藝,還是敗給了35年前的他們……

再比如讓人完全看不出原材料的百花爭豔鴨,以炸鴨塊、蟹黃、鵝腎、蝦膠、魷魚調製。

你們閒在家的廚藝,還是敗給了35年前的他們……

這幾乎已經不是菜,而是一種藝術。

對比前面這些菜的不同,柴妹對最後一種四川菜最好奇。

畢竟身為一個無辣不歡的人,對四川菜的印象就是火鍋和辣椒,層層密佈的紅辣椒構成了柴妹對四川菜的既定印象。

然而。《中國之食文化》告訴你,四川不止有辣椒,還有美味的平民菜。

你們閒在家的廚藝,還是敗給了35年前的他們……

隨便一個四川人都可以做出美味的棒棒雞。

而豆腐乾、麻辣幹、油果子、百葉等豆製品在四川也是一種佳餚。

另外,這裡的調味料非常多,什麼花椒、辣椒、辣椒油、豆豉都可以很好的調節味道。

你們閒在家的廚藝,還是敗給了35年前的他們……


你們閒在家的廚藝,還是敗給了35年前的他們……

看到這裡,柴妹默默的想了想,家裡廚房只有鹽和生抽,和這些一對比實在是太少了!難怪在家裡總是做不出美食呢!

《中國之食文化》距今已經35年,或許很多風土人情和菜例已經產生了不小的差異,但咱們對於美食的熱衷卻是始終不減。

而這種熱情,會跟著中國人一起,一直延續下去。

主筆 | 小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