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勇:阿里巴巴“十八羅漢”的合夥人制度原來是這樣設計的

私信小編“績效”兩字,免費發送60分鐘魏老師親自主講的薪酬績效內部培訓視頻。

導言:

張勇:績效考核一直以來備受爭議,很多老闆又愛又恨,也有不少企業想推行但又怕做不好。客觀來看,績效考核是極富價值的管理變革,同時又是極具專業和藝術的管理技術。本章試圖通過提出問題、解答問題、指明出路,讓實踐者不會偏離正確的方向,通過持續推進、不斷優化,讓績效結果越來越好!


張勇:阿里巴巴“十八羅漢”的合夥人制度原來是這樣設計的

一家企業的薪酬激勵機制是人力資源管理中最為重要的內容,它直指企業要的績效和員工要的薪酬,是企業最終追求的目標。如何在薪酬和績效之間尋要求到平衡是老闆和人力資源管理者要去思考的。

從人性的角度出發,只有企業和員工之間利益趨同了,那麼思維才能統一。只有思維同頻,上下同欲,員工潛能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釋放,員工的行為才能一致,公司最終的戰略目標才能得以實現。


張勇:阿里巴巴“十八羅漢”的合夥人制度原來是這樣設計的

利益趨同才能思維統一

不管是華為、還是阿里,在薪酬激勵模式中都少不了合夥人模式。接下來談談對合夥人模式的理解和看法。


馬雲曾經說過:作為公司的創建者,經營者,企業文化以及股東利益的載體,合夥人是最有可能堅持公司的使命,堅持長期為客戶、僱員和股東創造價值的人。

張勇:阿里巴巴“十八羅漢”的合夥人制度原來是這樣設計的

合夥人模式強調中長期激勵、通過團隊的努力對增量進行分享的一種激勵模式。

如果缺少這種激勵,通常會導致以下諸多問題:

1、 優秀人才流失。2、 員工追求安逸。3、 企業缺少合力。4、 員工計較短期薪酬。5、 員工視野窄、成長慢。


一家企業可以沒有股東,但一定要有更多的合夥人。企業需要的不是員工,而是奮鬥者和合夥人,因為這是一群出錢 出力、不佔股份、持續做大企業收益的人!

張勇:阿里巴巴“十八羅漢”的合夥人制度原來是這樣設計的

二、合夥人模式的設計步驟。

這種激勵模式通常有以下幾種模式。

1、IOP(內部事業合夥人)

以管理層為中心,建團隊做增值,分享增量收益,持續推高盈利

2、POP(內部項目合夥人)

以貢獻者為中心,向內挖掘空間,實現全員經營,共享開源節流

3、PSP(增值期權計劃)

以核心層為中心,做強做大事業,企業倍增利潤,員工收穫財富

這三種模式相輔相成,相得溢漳。

張勇:阿里巴巴“十八羅漢”的合夥人制度原來是這樣設計的


合夥人模式為何風靡、企業主追捧?

1.員工既出錢更要出力。

2.合夥人出錢卻不佔有公司股權。

3.合夥人分享的是超價值,向市場要利益分配。

4.合夥人並不分走股東的既得利益,而是不斷做大股東利益。

5. 合夥人的收益不僅與出資相關,更與團隊超價值、個人貢獻價值關聯。

6. 合夥人踐行的是現代企業體制,將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

7. 合夥人將管理者轉變為經營者。

8. 合夥人使管理團隊實現高度利益趨同。

9. 合夥人既留人、吸引人,更強調激勵人。

10.合夥人將傳統的虛擬股份、增值獎勵股、在職股高度融合!

合夥人模式落地操作步驟

1. 定量:確定參與持股載體,或者參與人的個人持股數量,老闆要確定拿出多少虛擬股份和員工分享?

2.定人:確定哪些人可以參與合夥人計劃?一般合夥人模式,公司60%-80%的人都可以參與。

3.定份:確定持股載體和計劃參與人的認購價格。

4.定時:確定合夥人時間節點,何時開始,合適可以退出?

5.定條件:什麼人可以參與?或者達到什麼樣的條件的人可以參與?

6.定權力:合夥人擁有哪些特權?

7.定稿:合夥人簽署合同協議。

合夥人的操作要點

管理層共同參與,根據業績貢獻出錢成為合夥金;

共識平衡點目標;

商定超出基值的分紅辦法;

給予合夥人一定的收益保障;

根據實際貢獻大小分享超值成果;

可以選擇毛利潤作為分享對象。

合夥人模式的關鍵

公司要保證員工資金安全,像放置銀行一樣,不會有風險,並且會至少可以獲得和銀行同等比例的利息;

合夥人的分紅,收益要按時按量按約定發放,一分都不能少;

合夥人得到的收益必須由貢獻度和出錢額結合而定,避免合夥人只是出錢坐享其成。


IPO合夥人制度

適用員工:高層管理者,明星員工

崗位特點:不可替代性高,招聘難度大。

老闆如果想要員工和企業同舟共濟,必須要讓企業和員工真正變成利益共同體,讓員工共享企業發展成果。合夥人模式,是在工資之外,企業給員工提供的一份額外的薪酬激勵模式。企業員工出錢,購買企業的合夥人份額,成為公司的內部合夥人。

張勇:阿里巴巴“十八羅漢”的合夥人制度原來是這樣設計的

股東 VS 合夥人

股東,是一個通過投入資金獲得事業分享的人。

合夥人,是一群通過貢獻價值來發展事業的人。

張勇:阿里巴巴“十八羅漢”的合夥人制度原來是這樣設計的

所謂“股權激勵”就是有計劃、分步驟地實施共創共享的激勵設計。先讓員工形成合力,再形成戰鬥力,然後轉化為生產力和經營成果,最後根據投入與貢獻分享剩餘價值,並持續推動實現良性循環,這是股權激勵的內在意義。

但是,中小企業在設計股權激勵時,未必要一開始就動用實股股權,而是可以從“虛擬股份”或“代持股份”入手,先給予員工收益權即分紅權,再一步步根據員工的貢獻和價值,給予員工股權。給予內部員工股權時,也未必就將員工獲得的這些股權放置在主營公司,而是可以通過“有限合夥企業”作為持股平臺,間接持有主營公司的股權。

要想讓員工像老闆一樣幹,就必須讓員工成為企業的利益共同體。股權是老闆一個人的,就只有老闆一個人關心企業利潤和發展。因此,老闆既要懂得分錢,還要懂得分股。分錢可以快速激勵團隊,分股可以凝聚人心共創未來。耕者有其田,業者得其股。一邊分錢、一邊分股,以錢得股,以股分錢,事業共創,生生不息!

全國最實用、快效、前沿獨創“KSF薪酬全績效模式,PPV量化薪酬模式”系統操作設計?★《績效核能》行動版——最適合本土化績效管理的兩大創新模式大揭秘。

私信(書本)獲取★《績效核能》行動版一書。

讓員工加薪、卻不增加企業運營成本的管理的方案,讓員工自動自發的拼命工作的書。

關注是一種認可,希望有更多交流的機會,共同探討合夥人模式的設計技巧和方法。

分享是一種美德,希望有更多企業掌握合夥人模式,提升企業經營能力和人效,讓企業由管控轉變為激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