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修棧道,到底修的是哪條道?

有一頭石牛,外表平平無奇,但是它的糞便卻是實實在在的金銀寶物!

這樣一頭“無本萬利”石牛,引起了貪財的蜀侯的興趣。


明修棧道,到底修的是哪條道?


擁有這頭石牛的秦惠王說:這頭牛可以送給蜀侯,但是山路難行,怎麼送進蜀地?

蜀侯聽後立馬派了五位壯士前去開鑿山脈,修築棧道。

然而這棧道修好之後,沒能等來傳說中的寶物,而是等來了秦惠王伐蜀的大軍。


“石牛糞金,五丁開山”的歷史傳說,留下的不止是蜀侯貪財的笑柄,還有著名的棧道,金牛道。


現如今關於棧道這個詞,更多的是熱門的玻璃棧道練膽視頻,或者是遊客在棧道上哆哆嗦嗦走不動路的搞笑視頻。


明修棧道,到底修的是哪條道?


然而好像大家都忘記了,棧道最初,並不是為練膽而修築的。

千年前,在那個科技不發達,山與水能輕易阻隔人的腳步的時候,通往外界的渴望,讓古代的人們,用自己的雙手和雙腳,修出了一條條道路。

棧道,只不過是其中奇特、驚險、難度高的一種罷了。



明修棧道,到底修的是哪條道?


中國古代的蜀道,90%的遺蹟都在如今的漢中境內。

古蜀道的歷史極為悠久,至今已經有3000多年的歷史了,是保存至今人類最早的大型交通遺存之一,甚至比古羅馬大道的歷史更為悠久。

不同於萬里長城的存在,古蜀道是軍事與交通的共同產物。


由天梯雲棧構成的漢中棧道,也曾被劉邦一把火燒燬過。


明修棧道,到底修的是哪條道?


公元206年,劉邦從咸陽前往漢中封地時,燒燬了連接咸陽與漢中的子午道,這是為了麻痺項羽,表示自己沒有入侵漢中的野心,同時也斷絕其他諸侯與漢中的連結。

僅僅是4個月後,有人起兵反項。劉邦認為這是個出兵關中的好時機。

他手下的大將韓信提出了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的計策。

隨即派了一萬名老弱病殘去修復褒谷口的褒斜棧道,以迷惑外界。守衛關中的秦將章邯譏笑劉邦不知要修到何年何月。


明修棧道,到底修的是哪條道?


而劉邦本人及其主力軍,卻從今勉縣百丈坡入口起始,翻山越嶺繞了一大圈,從陳倉口借道前去攻打項羽。

這就是如今“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歷史典故。

雖然千年棧道被毀於一旦,但漢中與外界的聯繫未曾斷絕。

由於棧道多沿河谷修建,因此水路與棧道是相輔相成的。所以即使棧道沒了,但是沿著水路,一樣能走出大山。



明修棧道,到底修的是哪條道?


漢中盆地,地處秦嶺以南、巴山以北的中間,兩座山脈阻擋了北方寒冷的空氣,也留住了南方暖溼空氣。這樣優越、適宜的自然條件,使漢中盆地裡呈現出“魚米之鄉”的富庶。

上天總是公平的,在賜予了這片土地豐饒的產物的同時,也拿走了這片土地便利的交通。

中國古代的蜀道目前90%的遺蹟都在如今的漢中境內。

有人的地方就有路。


明修棧道,到底修的是哪條道?


在崇山峻嶺、參天大樹的遮蔽下,隱約可見的是被一代代人用雙腳踩出的泥濘小道。雖然艱險難行,但卻是日後修築棧道的堅實基礎。


獨一無二的歷史,造就了漢中和漢中棧道。被內心渴望驅使的人,也不該被遺忘。

央視和陝西省漢中市共同推出的6集紀錄片《漢中棧道》,講述的就是這樣一個“尋求出路”的故事。

攝製組歷時三年零四個月,有大量的實地素材和歷史論證作為參考。也融合了漢中的人文歷史、自然環境、民俗風情,讓人看來,忍不住對漢中產生無限的神往。



明修棧道,到底修的是哪條道?


棧道分為許多種,最常見的是平梁立柱式棧道,就是在崖壁上鑿出棧孔,插入棧木,在水中立柱支撐。加上欄杆,鋪上木板,就形成了道路。

除此以外,還有平梁支撐式、平梁斜撐式、平梁立柱加棚蓋式,最厲害的,還要數千梁無柱式——只有一連串的棧木支撐著木板,下面沒有立柱,走在上面會有頭暈目眩的感覺。


在高山深谷中,綿延不絕棧道是如何被修出來的?


明修棧道,到底修的是哪條道?


在古代,沒有現代科技的幫助,沒有電錘電鋸,沒有高效的合金鑽頭,只有基礎的錘與鑿,到底是怎樣修築的棧孔?


秦嶺棧道的山體,許多地方的巖質為石英石巖質,這是一種硬度僅次於鑽石的石頭。

即使在現代科技的加持下,也很難在這樣的環境下開鑿出如此方正、整齊的棧孔,更何況是在工具都並不發達的古代?


明修棧道,到底修的是哪條道?


在專家的嘗試與研究之後,才發現了一種能夠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

火焚水激法,利用熱脹冷縮的原理,先用火將巖壁燒透,然後迅速澆上冰涼的河水,與此同時開鑿,堅硬的岩石就剝落下來了。

這是古代人民的智慧,是為了走出大山,為了看到外面的世界,想出的方法。即使跨越了千年的時間,也沒有失去它原本的光芒。


古蜀道不僅是中國唯一,也是世界唯一。褒斜棧道綿延235公里,金牛道蜿蜒了247公里。


明修棧道,到底修的是哪條道?


詩仙李白的“蜀道難,難於上青天”,說的就是點綴在高山深谷中的這一條條小路。

在廣闊的自然中,狹窄得只夠人、畜通行的棧道太渺小了。

如今,科技和時代的進步,也逐漸淘汰了這些棧道。他們漸漸被更快捷的公路、鐵路、飛機、輪船代替。鑿通隧道的困難,也在炸藥、科學技術的幫助下,變得可以解決。古人的“翻山”,變成了更加直接的“穿山”。


明修棧道,到底修的是哪條道?


漸漸的,漢中也成為了西南地區重要的交通樞紐。

似乎沒人再想起那些古人牽著自己的牲畜,沿著棧道遠遠的繞過山與水,要花很久才能到達遠方。

時光可以磨滅最堅固的棧道,但永遠無法磨滅這份奇蹟後的不屈精神。棧道會倒,但心不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