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达世界」第155期:贺兰山岩画:岁月失语,惟石能言

作者 | Amanda

环球旅行家

微爱订制旅行创始人

想把周游世界的故事讲给你们听!


“岩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文字产生之前我们的祖先用以表达某种观念的载体。在我国的贺兰山有数以万计的古代岩画,这些岩画像一部远古的录片,记录着我们的祖先放牧、狩猎、祭祀、战争、娱乐舞蹈,以及交媾等生活场景。从历史学、文化人类学、民族学的角度上说,它们揭示了原始氏族部落自然崇拜与生殖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的文化内涵。”


一直都给大家介绍国外的景点、酒店,很少为国内的博物馆单独开一期慢达世界,这次算是例外。


「慢达世界」第155期:贺兰山岩画:岁月失语,惟石能言

「慢达世界」第155期:贺兰山岩画:岁月失语,惟石能言

「慢达世界」第155期:贺兰山岩画:岁月失语,惟石能言


其实这次能有幸参观银川世界岩画馆贺兰山岩画风景区,也可以说是拜夏桐所赐,LVMH 这个国外品牌能如此重视和深入研究中国当地文化,比起其它只知道让中国人买买买的外来品牌,的确更胜了不止一筹。同时也让我这个中国人,多了这样一次学习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习俗的机会,说来还有点惭愧。


夏桐工作人员特别安排的讲解员十分专业,从岩画发源地、历史发展到相关文化习俗,头头是道,深入浅出,激起了我们这群 “门外汉” 的兴趣。于是决定,深入景区深处,感知岁月为何无语,听听群石究竟在说些什么。


「慢达世界」第155期:贺兰山岩画:岁月失语,惟石能言

「慢达世界」第155期:贺兰山岩画:岁月失语,惟石能言

「慢达世界」第155期:贺兰山岩画:岁月失语,惟石能言

「慢达世界」第155期:贺兰山岩画:岁月失语,惟石能言


据讲解员介绍,岩画最早已有四万年的历史,今天被人们发现的岩画遍及世界五大洲,150 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集中分布于欧洲、非洲、亚洲的印度和中国。其中非洲是世界上岩画延续时间最长的地区之一。而中国,是世界上岩画分布最广、内容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早在 1500 年前就有发现,贺兰山是我国岩画较为集中的地区之一。


「慢达世界」第155期:贺兰山岩画:岁月失语,惟石能言


贺兰山在古代是匈奴、鲜卑、突厥、回鹘、吐蕃、党项等北方少数民族驻牧游猎、生息繁衍的地方,他们把当时生产生活场景、图腾信仰、社会习俗等凿刻在贺兰山的岩石上,来表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日积月累后也就形成了今天我们引为神秘的 “贺兰山岩画” 。


走进贺兰山岩画风景区,是一条长长的沟谷,沟谷中水流不大的溪水潺潺流淌。


「慢达世界」第155期:贺兰山岩画:岁月失语,惟石能言

「慢达世界」第155期:贺兰山岩画:岁月失语,惟石能言

「慢达世界」第155期:贺兰山岩画:岁月失语,惟石能言

(据说见到岩羊是一种吉瑞的象征,我们有幸遇见一群岩羊,不知道是否花光了今日份的所有运气,希望这份幸运能延续给微爱所有的粉丝们吧)


贺兰山岩画的分布,有着明显的地貌特征,多分布在 600 多米的沟谷两岸石壁上,约有 300 多幅,内容大多为人头像,还有马、驴、牛、羊以及狩猎、人手等图像

,风格粗犷、质朴,题材广泛,充分反映了古代民族的图腾崇拜。此外,岩壁上还有西夏文的题刻多处。


「慢达世界」第155期:贺兰山岩画:岁月失语,惟石能言

「慢达世界」第155期:贺兰山岩画:岁月失语,惟石能言

「慢达世界」第155期:贺兰山岩画:岁月失语,惟石能言

「慢达世界」第155期:贺兰山岩画:岁月失语,惟石能言

「慢达世界」第155期:贺兰山岩画:岁月失语,惟石能言

「慢达世界」第155期:贺兰山岩画:岁月失语,惟石能言


尽管听着解说员的讲解,但依然对这些刻在岩石上形象丰富的各种图案,感到非常的神秘和不可思议。


特别是关于 “蛙形人” 的描述,据说古老人类十分崇拜 “蛙” ,因为蛙对于当时的人类来说是一种神秘的两栖动物,既能在水里游,又能在陆地上自由跳跃,超出了人类拥有的本领。而且当时人类生存环境恶劣,存活率也极为低下,人口的缺失也是各部落所面临最现实的问题,而青蛙却恰恰具有极强的繁殖能力。所以,那时候有的部落氏族就以青蛙为图腾,甚至模仿蛙的四肢动作,广泛应用于人类的各种物品和活动如舞蹈、祭祀上。


顺着山沟走了一段路,来到了位于半山腰中的著名《太阳神》岩画下,为了能使游客注目,景区还在画的上方插了一面标志性的小红旗,也是十分贴心。


「慢达世界」第155期:贺兰山岩画:岁月失语,惟石能言


太阳是人类自然崇拜尤其是天体崇拜的图腾,这幅岩画凿刻在悬崖峭壁上,一副人面像,环眼阔鼻,双目圆睁,头部与眼部均有光束图形,体现了太阳神的神圣与威严,反映着古代人民对太阳的崇拜


感叹先民古老智慧结晶所带来的震撼时,不禁想起前两年贺兰山岩画遭暴雨山洪重创的新闻,还有不得不面对的各种自然灾害,对露天的岩画都是巨大的考验。岁月无语,但人类有情,相信对于这些古老智慧结晶的保护,在不久的将来会是一个不需要再担心的议题。


其实,从另一方面来说,去了解去体验和感受并牢记,是对古老文化最好的保护,这也提醒我们,向前迈步的同时不能忘了来时的路。


参观完岩画,同行伙伴介绍说附近还建有专门拍摄古装剧的影视基地和特色农家乐。对于这些大多以爱情为主题的古装剧我一向兴趣寥寥,不过却不会放过任何品尝特色美食的机会。


所以,岩画参观后的农家乐也是此行的一大重要行程。


中国各地的农家乐数不胜数,但像这一家真正将当地农家文化习俗体现得淋漓尽致的,还是占少数。大红辣椒串挂满整个屋檐,颇有中国风的红色灯笼与之呼应,整个屋子都是当地石头及木头材质建造而成,看似简朴,却不乏韵味。


「慢达世界」第155期:贺兰山岩画:岁月失语,惟石能言


以前农村特有的柴火饭,勾起了一行人对于小时候的炊烟、满屋子弥漫的食物香味的回忆。现在农村用柴火的几乎见不着了,所以这更像是一种传说、一份情怀,除了有回忆外,也代表了一种绿色、健康的饮食方式。


「慢达世界」第155期:贺兰山岩画:岁月失语,惟石能言


招待的食物都很简单质朴,但味道却是熟悉的家的味道。


「慢达世界」第155期:贺兰山岩画:岁月失语,惟石能言


特别要提下是,当地人有吃蝎子的习俗,而品尝这一道油炸蝎子成了整个宴席的高潮,虽然我很怀疑这是否真的适合食用,但还是闭着眼进行了品尝,味道怎么样我也说不准,就算是对当地文化习俗的致敬了吧!


「慢达世界」第155期:贺兰山岩画:岁月失语,惟石能言

「慢达世界」第155期:贺兰山岩画:岁月失语,惟石能言


最后再次感谢夏桐,让我有机会深切感受贺兰山岩画的神奇和博大,有机会品尝如此 “独特” 的食物。他们将欧洲特有的起泡酒文化带入中国,并挖掘和结合当地文化习俗,与之契合共同推广,让我觉得,这些凝固在石头上的诗与画,开始真正走向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