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嘉偉:我在美團5年,管理10000多人,就靠11頁PPT

幹嘉偉,人稱“阿幹”,他不僅是高瓴資本運營合夥人、美團“互聯網+大學”校長、前美團COO、還是前阿里巴巴銷售副總裁、阿里巴巴第67號員工和中供鐵軍代表人物。


快訊 | 幹嘉偉:我在美團5年,管理10000多人,就靠11頁PPT



從阿里到美團,在管理上,他道出了很多管理與選擇的智慧。

01

絕大多數企業都是自己折騰死的

一支優秀的團隊,執行力非常重要。

做企業需要落地執行。我把執行分為兩種:戰略執行和戰術執行。它們的重要性是不一樣的,相當於小數點的前面和後面。

戰術執行環節出問題很正常,就像頭痛感冒,都是小毛病。但在戰略執行環節是做企業最有價值的地方,很多時候都是生和死。因此,在戰略執行環節,別瞎折騰。

最近看到很多企業動不動就講要戰略轉型,動不動就 all in,一年all in 好幾次。除非他是瞎說,或是想讓大家賣力一點,如果是真的all in,一年幾次是很嚇人的,對組織傷害很大。絕大多數企業都是自己折騰死,而不是被別人搞死的,這就是在戰略執行上出了很大問題。

馬雲說,銷售是為客戶創造價值的過程。他經常舉一個例子,說好的醫生給病人看病,先問頭疼還是腳疼、怎麼疼,最後給開藥,而不是不問病情直接看檔案。這無論是對阿里的銷售理念,還是我個人的影響都比較大。

執行力雖然重要,但它是一個必要不充分條件。比如,阿里有情有義的文化確實發揮了很大價值。

有情有義的文化確實在阿里整個團隊中發揮了很大的價值,但我不認為它是一個普遍的、必要的規律,它只是一個小方法論,方法論有大有小,更重要的是從業務本質去思考。

在阿里,我本人不太參與裡面的圈子,打牌打麻將機會也比較少。有情有義是好的,但這更多是管理人員的個人風格,或者說,是阿里早期階段的業務特點,導致這種風格的人密度高一些。

02

讓80%員工達到最佳水平的80%

生活就能很幸福

到了美團之後,我就開始找銷冠的路徑。

我要解決的是:美團的1萬多人都能最大化發揮他們的生產力,而不是一個城市的業務經理不好業績就差、經理好業績就好。

對營銷管理而言,大部分是出在定義錯了優秀,把不那麼可持續的、複製的取巧定義為了優秀,鼓勵了難以複製、甚至是不該鼓勵的事情。

因為銷售裡很多東西是不可複製、不可規模,甚至不正確的。比如運氣好、天賦異稟或是長得帥、有資源,這都是不可複製的。如果把這些作為榜樣,對團隊可能是一種打擊。

所以我當時的邏輯就是,找到值得並且可以複製和規模化的銷冠,再通過管理把它複製到其他人身上。管理本身就是追求確定性的一個槓桿,只要讓80%的人達到最好的那個人80%的水平,生活就能很幸福。

03

我在美團5年,管理就靠11頁PPT

我在美團五年,和大家講銷售管理,就那幾個PPT,總共11頁。有效的底層方法就那幾種,應該十年如一日盯著,不斷保證優化。

管理不是看你管過多少人,而是看有沒有掌握基本方法。真正掌握了,管500人和管5萬人沒有本質差別。如果基本方法不對,哪怕50人也管得雞飛狗跳。

述職是管理的基本動作,我不是投資人,但根據有限的觀察和理解,這個方法論用在投資上也可以成立。

我有時候和一些好的投資人聊完之後很受挫,覺得自己什麼都不懂。但後來想明白了為什麼,就是因為他看的比我多。他把中國這個賽道所有團隊都看了一遍,當然比我更有機會看到好的。

沒有什麼天然更聰明,你就是看得多。

一樣的道理,review是培養團隊、提升下屬一個最重要的方法。說白了,它就是上級在幫著下級對標。上級講一遍做了什麼、怎麼做、怎麼看的,下級聽一下,然後手把手輔導他。

培訓也是個有效的方法。2014年時,團購是低毛利,但我們還是擠出錢給新員工培訓。培訓最後一個環節是分享,美團到現在還保留著。2014年我做了99場分享,每場2個小時以上,基本上每週2場。

管理上有效的方法就那麼幾個,大家都知道,只不過看誰在堅持做那些真正有價值的事。


快訊 | 幹嘉偉:我在美團5年,管理10000多人,就靠11頁PPT



培養人才最重要的是review,選拔人才屬於“戰術執行”的組織能力建設。我們對團隊的管理也出過很多問題,包括招聘。

人才招聘容易出問題,關鍵是因為缺少座標。

什麼叫缺少座標?就是我不知道現在員工水平如何,能看到一個人的一堆毛病,但他做得不錯,也瞭解業務,很難決定到底是要這個人還是把他換掉,包括這個人履歷很牛,獵頭重點推薦,來了卻發現水土不服,也是因為在人的識別上缺少座標。

因此,我發明了一個人才三分法,即“野生純天然”、“見過好體系”和“建過好體系”。這個三分法雖然粗糙,但是簡單好用。

第一層是“野生純天然”,大多數人都屬於這種。指的是雖然很多人看起來資深,在某個行業幹了很多年,簡歷也很漂亮,但其實那些事情也許就是會客觀發生的,任何一個人在那個位置上幹下去簡歷都會這麼好看。

更厲害一點是“見過好體系”,也就是他在業界公認的領域裡得到了基本的學習和鍛鍊,比如我們公認的早年阿里B2B的銷售、騰訊的產品、美團的地推。除此之外,還能在領域內足夠多的聰明人中有地位。要做到這一點,他一定有比較強的組織能力和系統方法論。

最頂尖的配置,就是“建過好體系”。他不僅見識過好體系,還知道橘生淮南為橘,生淮北為枳,能用系統方法論,因地制宜建立一個好體系。很多空降高管陣亡就是因為不具備這一點能力,而僅僅照搬之前的體系。

04

成功的窄門只有那麼幾扇

我認為在個人成長方面,首先還是態度問題。所謂態度就是你要有慾望,或說野心,太佛系談不上快速進步。如果一定要講方法論,肯定要有一顆折騰的心,對自己有更高的期望。

大部分人都是因為有了期望,才被逼上梁山的。只有少數人追求星辰大海和幸福,而這種人裡只有很少數能成大事。

我認為成功的窄門客觀上只有那麼幾扇,應該想辦法進去。而太多人花時間思考怎樣找到一個其它更輕鬆的門。之前講的反覆 all in也是這個道理。

靠運氣很難持續贏,很可能到最後收割勝利果實的不是你。

美團在一片很艱苦、不那麼肥沃的土地上,面對中國最強大的互聯網公司阿里,大家可以假設一些偶然因素,比如不是王興,而是換任何一家其他公司做這個,它有沒有可能走到今天?


快訊 | 幹嘉偉:我在美團5年,管理10000多人,就靠11頁PPT



王興也好,馬雲也好,都很難複製,這個要天時地利人和。坦白來講,最厲害的還是時代。或者更底層一點,最厲害的還是地理,有什麼樣的地理就有什麼樣的國家,也就會有什麼樣的發展規律。相比之下,個人都是渺小的。

很多時候我們回頭看自己犯的錯誤,本質上還是在一片叢林中前進的時候,手裡沒有地圖。

瑞仕登獵頭機構,作為在中國已有14年以上操作經驗的獵頭公司,100多人的專職獵頭團隊,針對不同風格的行業企業需求提供細分方案與人才解決方案。業務範圍涵蓋上海、北京、廣州、成都、武漢、青島、蘇州、南京、深圳等二十多個城市。已成功為世界大中型企業和集團公司成功獵取人才,也為高素質人才解決了獲取高新職業的夢想,實現了自我價值。

注:所推送文章僅作交流學習分享,非商業用途,若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我們刪除。

作 者:幹嘉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