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美軍定向能武器項目

小精靈項目


無人機美軍定向能武器項目


小精靈(Gremlins)項目是支撐美國航空分佈式作戰概念的重要項目之一。2015 年 9 月,美國DARPA 啟動了小精靈項目的研究,旨在探索研究可在空中發射和回收,並能重複使用的低成本無人機系統。小精靈項目大致分為 3 個研究階段: 第1 階段是開展方案初步設計和可行性研究; 第 2 階段是提高技術成熟度並開展詳細設計和相關試驗;第 3 階段是製造全尺寸驗證系統,並在真實環境中實施演示驗證試驗。目前,小精靈項目已進入第 3階段的研究,負責該項目的 Dynetics 公司宣稱,計劃在 2019 年底前,將從 C-130 運輸機上發射並回收多架小精靈無人機。另據美國《國家利益》網站2018 年 5 月的報道,待小精靈項目完成後,美空軍有意從 F-22 和 F-35 上發射和控制小精靈無人機,以便擴大空中作戰範圍,試探敵方防空能力,進行遠程情報偵察任務。

低成本無人機集群技術項目


無人機美軍定向能武器項目


2015 年 4 月,美海軍研究辦公室(ONR)公佈了名為低成本無人機集群技術(LOCUST)項目。該項目的研究目標是能夠快速發射大量攜帶各類載荷的小型無人機,通過自適應組網及自主協同技術,使它們能夠在特定作戰區域內一起執行掩護、巡邏和攻擊地面目標的任務 。LOCUST 項目已於 2016年 4 月完成了在陸上 30 s 內發射 30 架郊狼無人機的試驗,並驗證了無人機蜂群的編隊飛行、隊形變換及協同機動的能力。目前,LOCUST項目正按計劃在其它特定區域進行無人機蜂群的發射和飛行試驗。另據美海軍今日網站 2018 年 6 月28 日的報道,ONR 授予雷錫恩公司一份價值 2 970萬美元的合同,用於研製 LOCUST 創新海軍原型樣機(INP)。

進攻性蜂群戰術項目


無人機美軍定向能武器項目


在城市作戰環境中,美軍認為廉價的無人系統蜂群能夠擴大部隊在城市中的作戰範圍 。因此,DARPA 於 2017 年 1 月 27 日發佈了進攻性蜂群戰術(OFFSET)項目的招標書,旨在研究新型蜂群戰術、人-蜂群交互和軟硬件集成等關鍵技術,目標是每 3 個月研發超過 10 種蜂群戰術,評估新蜂群戰術的時間小於 15 min,部署新蜂群戰術的時間小於1 min。OFFSET 項目分為 3 個階段: 第 1 階段是使用 50 架無人機定位一個目標; 第 2 階段通過使用100 架無人機在城市中開展一次攻擊; 第 3 階段是使用 250 個無人系統搶奪一片地域。2017 年 10 月,DARPA 將 OFFSET 項目第 1 階段的合同授予雷錫恩 BBN 技術公司和諾格公司。這兩個公司的技術團隊將在物理和虛擬環境中設計、開發和部署一套集群技術開放系統。該系統將包括基於遊戲的可實現蜂群戰術設計和整合的可擴展架構、蜂群通信策略和人機(群)協作沉浸式界面,以及可驗證開發能力的物理測試平臺等。此外,2018 年 6 月,DARPA選擇了智能系統解決方案開發商 Charles River Ana-lytics 公司,參與設計、研發、評估和支援部隊城區作戰的集群戰術、原語和算法,以便研製出成功實施集群部署的戰術。

灰山鶉項目


無人機美軍定向能武器項目


灰山鶉(Perdix)項目是由美國防部戰略能力辦公室(SCO)於2014 年發起並投入實驗的,其初始目的是要使戰鬥機能夠發射可樂瓶大小的無人機去執行集群任務 。2014 年 9 月,SCO 首次利用 F-16 戰機開展灰山鶉無人機空中發射試驗。2015 年 6 月,SCO 又在北方邊界演習中利用 F-16 開展了一系列灰山鶉無人機空中發射與編隊試驗,驗證了無人機在空中相互通信並自主組成集群編隊的能力。2017 年1月,美軍採用 3 架 F/A-18 戰鬥機釋放出 103 架灰山鶉無人機,有大約90%的灰山鶉無人機能夠組成類似蜂群的隊伍,並根據任務要求一起協作控制、導航,聚集、解散。另據 SCO 主任威廉·羅珀表示,每一代灰山鶉無人機的升級大約需要 6 ~7 個月時間。目前,第 7 代灰山鶉無人機已完成設計,正在進行集成各種任務載荷的實驗。

近戰隱蔽一次性自主無人機項目


無人機美軍定向能武器項目


近戰隱蔽一次性自主無人機(CICADA)項目始於2006 年,主要由美海軍研究實驗室(NRL)負責,該項目的初衷是開發一種低成本、GPS 制導、可攜帶微型電子設備的一次性自主滑翔微型無人機。然後,通過大型飛行裝備在某個區域內進行大量投放,從而形成龐大而穩定的探測矩陣,以此來執行軍用偵察和情報蒐集任務 。2017 年 4 月,NRL 按計劃進行了 CICADA 無人機蜂群測試。此次測試,美海軍從P-3 偵察機上一次性釋放了 32 架 CICADA 無人機,這些無人機能夠通過微型電子設備相互聯繫在一起,

並形成一個點對點自配置網絡。另外,用於此次試驗的無人機是 CICADA 的 Mk 5 型號,該型無人機的機身是通過3D 打印技術製作而成的,質量只有6.5 g,滑翔比大約在3.5 左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