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每一个想要走入电影行业的人,一份职业指南

2月28日,由时光网出品的电影人物微纪实节目《我在中国做电影》

线上播出。

共分为5集,每集15-20分钟,节目将镜头聚焦于一群中国电影的幕后英雄,7位代表了当今中国电影产业水准最优秀的电影人。

给每一个想要走入电影行业的人,一份职业指南

他们中既有行业的执牛耳者,也有屡获殊荣的行业大咖,在他们的成就中,可以窥见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 同时,也有撼动行业的新生代力量,在他们的突破中涌动着电影行业新的趋势变化。 他们,催生着一部部优秀中国电影的诞生

作为国内首部聚焦中国电影幕后人物的微纪录片,《我在中国做电影》此次从多个电影工种中选择五项代表性工种,每集讲述该项工种的一个代表性人物(或团队),通过他的故事来展现职业魅力,通过他的成长来管窥产业的发展。

给每一个想要走入电影行业的人,一份职业指南

7种视角,5大幕后核心领域

为展现中国电影的真实幕后、记录顶尖电影人的鲜活故事、透视中国电影的历史与传承,捕捉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与突破,节目邀请了七位嘉宾——

奥斯卡金像奖最佳艺术指导的首位华人获得者叶锦添(代表作《卧虎藏龙》《封神三部曲》《赤壁》《夜宴》)。

给每一个想要走入电影行业的人,一份职业指南

包揽金鸡奖、金马奖、金像奖的摄影师曹郁(代表作《妖猫传》《南京!南京!》《可可西里》《八佰》)。

给每一个想要走入电影行业的人,一份职业指南

国家一级录音师、奧斯卡评委会成员赵楠(代表作《影》《封神三部曲》《狄仁杰之通天帝国》《催眠大师》)。

给每一个想要走入电影行业的人,一份职业指南

参与数百部影视剧配音的中国著名配音演员阿杰(代表作《名侦探柯南》系列电影、《全职高手之巅峰荣耀》《大鱼海棠》)。

给每一个想要走入电影行业的人,一份职业指南

国内最强特效团队丁燕来、魏明和周逸夫(代表作《流浪地球》《一出好戏》《邪不压正》)。

给每一个想要走入电影行业的人,一份职业指南

纪录片分别从美术、声音、摄影、配音、特效五大幕后核心领域,记录他们鲜为人知的故事与才情。

给每一个想要走入电影行业的人,一份职业指南

目前《我在中国做电影》已经播出两期。

曹郁:光影统领者

陈凯歌导演曾说, 一个剧组里,有两个角色可以被称为Director(导演),一个是导演,另外一个就是摄影指导。

对曹郁来说,摄影首先是他自我表达的一个工具。

一位好的摄影师,首先应该是一位创作者。

在成为金马奖历史上最年轻的摄影师前,曹郁的摄影之路并不算顺利,大学毕业拍了六七部地下电影让自己陷入了穷酸的境地。 转去拍摄广告反而做的风生水起。 练就了一身摄影技术的他,成为全北京最贵的广告摄影师,那种小富微胖的生活曾一度让他痴迷。

给每一个想要走入电影行业的人,一份职业指南

在制造电影这件事上,他将自己和导演的关系比作

电影的两个情人或者情敌“他们都很爱电影,每个人都想表现出自己最好的那一面,但又有一种竞争的微妙关系”

相比获奖,他更看重对自我表达的坚持,他说,不管未来如何变化,电影始终需要”视觉统领者”,而这个统领者也只能是摄影指导。

给每一个想要走入电影行业的人,一份职业指南

电影《妖猫传》为他赢得了金鸡奖最佳摄影的荣誉,至此曹郁也成为了包揽金马奖、金像奖、金鸡奖的"多金"摄影师。 陈凯歌导演赠他的那副字“袖携五色佛光笔,来补盛唐无字碑”,似乎也成了最好的颁奖词。

他将自己的摄影风格定义为诗意的写实。 启发来自于小时候看的《末代皇帝》,“我第一次看到摄影机可以像一根羽毛一样在天上飞,那么自由,那么诗意,我当时特别惊讶,电影原来是可以这样拍的。 ”也就是从那时起,曹郁明确了自己的未来。

赵楠:声音魔法师

“大家通常会说一部电影的导演很好,演员很好、摄影很好、美术很好,提到声音最多会说音乐不错。”

在赵楠看来,声音在电影工业部门中最容易被忽视,“因为声音是不直观的,听觉相对于视觉又是被动的。 ”

但电影带来的

身临其境和感同身受,很大程度又是声音带来的。 相对于影像,声音更容易唤起人们的记忆符号。

给每一个想要走入电影行业的人,一份职业指南

对赵楠来说,电影里的声音不仅仅是还原出来,更多是创造出来的。 同样是“怪兽”,在她的巧手之下,那些变幻莫测声音,使怪兽有了截然不同的外貌和性格。

赵楠觉得,声音指导恰似一个“魔术师”。 从声音的想象、声音的采集、到声音的编辑与再创造,整个过程就是一场“幻术”。

为了给《影》呈现独特的风格,她的团队几乎收集了全世界所有的“雨声”; 一场看似平常的刺杀戏份,却是无数个声音叠加后产生的“暴力美学”。

给每一个想要走入电影行业的人,一份职业指南

作为一名录音师,赵楠几乎做过声音相关的所有工种:对白录音、对白编辑、动效录音、动效编辑。她经历了十几年前中国电影的同期声时代,感受着录音行业的跌宕起伏

她说录音这个行业太不受重视,票房好像与他们没有关系。她说一部电影给录音的时间太短了,在中国做电影,就跟催命似的。

作为一名女性电影人,她像一个自得其乐的“女战士”,享受着无与伦比的孤独与快乐。在电影声音行业能坚持下来的女性非常少。 “我第一次领香港电影金像奖的时候,邀请函写的是赵楠先生,很多人都以为我是个男性。但我认为这个工作是没有性别差异的”。

给每一个想要走入电影行业的人,一份职业指南

她说,还是因为喜欢,所以才能做这个事。

不止赵楠,其他行业的从事者大概也都是因为喜欢,所以才能去做这个事情,或许他们的能力达不到最高水准,却也是让人佩服的一点。

美术,可以找到一个演员的魅力,让观众过目难忘;

声效,可以让观众不需要听台词,就知道角色的心境;

摄影,可以用镜头起舞,像书法一样书写什么叫“行云流水,如梦似幻”;

配音,可以让一个银幕形象“复活”,成为角色不可抽离的“另一个演员”;

特效,则用电影技术的魔术棒成就了电影艺术的“幻境”。

给每一个想要走入电影行业的人,一份职业指南

《我在中国做电影》为观众揭示这些幕后工种的职业特点,讲述不同的创作心得,不论是大众陌生还是熟悉的工种,都有完全新鲜不同的内容,可谓看点多多。

第一层看点,真实创作状态的真实展现。例如,节目将首次走进配音演员的录音棚看《柯南》是怎么“诞生”的; 走进神秘的拟音工作间还原一场惊心动魄的刺杀戏的完成过程。

第二层看点,传授独家的电影创作知识干货。摄影和摄像为什么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工种?《 妖猫传》的大唐盛景和杨贵妃的“回眸一笑百媚生”如何呈现?《流浪地球》里最难的特效镜头是怎么完成的?录音师为什么是最“孤独”的电影工种? 给译制片配音和给原创动画配音有什么不同?

给每一个想要走入电影行业的人,一份职业指南

第三层看点,分享珍贵的行业心得和观点。无论是大师级的叶锦添还是新生代的特效制作团队,都真实袒露对行业的思考和理解,不乏辛辣的真知灼见。 中国的美术到底是什么水平?中国的特效到底和美国有没有差距? “明星化”的新一代配音演员如何回忆中国老一辈配音演员,讲述和他们的独家故事?

第四层看点,好玩有趣的往事和名人爆料。《我在中国做电影》中的电影人都曾与很多知名演员和导演合作过。 他们有什么样的合作故事和花絮趣闻,比如叶锦添怎么聊他眼中的张国荣、巩俐,曹郁和陈凯歌导演有怎样的“相爱相杀”的故事,姜文导演如何“指教”团队做特效?

给每一个想要走入电影行业的人,一份职业指南

一 部电影,从筹备到上映,涉及多个工种,凝聚成百上千的幕后人员的心血。没有美术的把控,小到服装道具大到视觉风格将无从谈起; 没有声音的支持,电影将不再是完整的“视听艺术”;没有特效的加持,科幻电影这个类型甚至将不复存 在。

节目中,他们畅谈各自的电影创作与职业故事,用一个个鲜活的个体故事,真实呈现了“一部电影的诞生”。他们直指行业的困顿与问题,也回答大众对中国电影的“偏见”,用专业为观众答疑解惑,为当下中国电影产业找到正确的打开方式

给每一个想要走入电影行业的人,一份职业指南

《我在中国做电影》通过有限的节目内容,尽可能呈现一个丰富多彩的幕后世界,进而引发大家对电影幕后工作者的关注,并对行业进行理性地思考。

《我在中国做电影》是“给电影的一封情书”,用真实记录献给为电影默默付出的所有幕后工作者; 《我在中国做电影》也是给万千影迷、爱电影的人、致力于从事电影工作的新人们的“一堂电影课”!

是给每一个想要走入电影行业的人的一份职业指南,也是给所有爱电影之人的心灵慰藉。 尤其是在这个特殊时期,让更多人借着电影的光芒继续坚持电影的梦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