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平凡人 在抗疫中靠近春天

“最美”平凡人 在抗疫中靠近春天

丁國龍(右)與同事為用戶檢修表箱線

寧德網消息(閩東日報見習記者 陳映紅 通訊員 王興生 雷美容)三月伊始,鮮花盛開,馥郁芬芳,綻放的花朵在春光裡緩慢而堅定地搖曳著,蛻變成令人賞心悅目的美景,匯聚成對勞動者的崇高致意。這段日子,曾獲評2019年國家電網公司和省電力公司“最美國網人”稱號的國網寧德供電公司員工——葉德奕、周道傑、丁國龍等人爭做新時代雷鋒精神的傳承者,在平凡的崗位上守望燈火,用粗礪的雙手雕刻匠心,在無聲的抗“疫”中靠近春天。這些“最美”的身影在春寒料峭的日子裡忙碌著,為人間增添些許溫暖。

傳承之美:上陣父子兵

作為全國勞動模範的葉德奕,不僅是國網福建周寧縣供電公司的一名普通工人,還是一名光榮的共產黨員。20多年來,他先後為80多名貧困學生提供免費食宿、資助省內外學子20多人,還結對幫扶孤寡老人,為災區捐款捐物。

1月28日,時值正月初四,武漢尚籠罩在疫情的陰霾之中。當得知了周寧縣郵政儲蓄銀行西街營業所網點已開放的消息,葉德奕早早地等候在營業所門口。那天,他向武漢市慈善總會捐贈5000元。

葉德奕的獨子葉新亮是一名普通的抄表員,在葉德奕“潤物細無聲”的言傳身教下,葉新亮工作認真、對人熱忱、富有愛心。

“德奕一直是我們社區的先進代表,不僅是全國勞模,他的愛心事蹟在我們社區、周寧縣都家喻戶曉。沒想到,他現在還帶著兒子做好事。這次給社區送來很多物資,幫助太大了。” 東園社區黨支部書記謝朝概對葉德奕父子倆的愛心事蹟讚不絕口。

防疫期間,父子倆帶著隊員們當起宣傳員,深入街區摸排走訪,主動在路口執勤、運送物資。短短几天,支援服務隊籌集到捐款5000多元,全部用於購買麵包、方便麵、礦泉水等物資,直接送到純池鎮、禮門鄉、獅城鎮等鄉鎮防疫第一線。

就這樣,兩人在沒有硝煙戰場上衝鋒在前,演繹“上陣父子兵”的真實故事。

堅守之美:有事找道傑

“預防冠狀病毒,出門戴好口罩、勤洗手、常通風,不去人員密集地方,不接觸外來人員,不走親不訪友,不信謠、不傳謠……”自1月24日起,周道傑就主動投身到鄉里的防疫工作中,配合下黨鄉政府在主要路段對回鄉人員開展排查,協助做好疫情防控宣傳。

作為國網福建壽寧縣供電公司下黨供電服務驛站負責人,周道傑認為,在戰“疫”的關鍵時刻,身為共產黨員,就應做出表率,才當得起 “最美”稱號。

這些年,下黨鄉打造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示範村,每年全鄉用電負荷增長達20%以上,2019年的用電量達到230萬千瓦時,2020年元旦後,用電量更是猛增。春節前,周道傑對全鄉線路進行了消缺巡檢,從正月初一開始,他每天例行對臺區變壓器和低壓線路進行巡視測溫,防止過負荷引起的缺陷,並義務幫助村民處理8起產權外的用電故障。

2月12日下午,周道傑正在對驛站營業廳進行消毒,鄉里義務消防隊的大喇叭聲響起,他放下手裡工作衝到門外問:“哪裡著火了?”得知碑坑村民房失火的消息,周道傑立即趕赴現場,斷開電源線、檢查周邊線路,在確保現場救援人員的安全後,他與義務消防員們一起扛著消防槍滅火。經過一個多小時的奮力撲救,當天17時40分,現場大火被撲滅。

“道傑師傅原來是我們義務消防隊的隊長,後來,由於他的工作實在太忙了,這才由我接手隊長的職務。但每次鄉里有火情,他仍是第一個到達現場。”下黨鄉義務消防隊隊長王燦林說。

奉獻之美:守島“電力義工”

2月15日,是福鼎市嵛山島因防控疫情“封島”的第16天。晚上9時許,丁國龍接到了灶澳村李先生的電話,李先生焦急地說:“老丁啊,幫幫忙,我家沒電了,家裡還有十幾張漁網還沒補好呢。”

丁國龍立即帶領同事騎著摩托車趕往現場,十多分鐘便處理完故障,恢復了供電。

“電的問題找老丁”,丁國龍“電力義工”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作為國網福鼎市供電公司嵛山營業所的所長,從年前至今,丁國龍已經守島近40天,而他的家遠在福鼎太姥山鎮。除了日常產權內的維護搶修,丁國龍還義務幫助十多戶島民處理內部故障引起的停電。

政府防疫管控得力,嵛山島上一直很平安,許多島民都笑稱自己生活在一片“海上桃源”中,但丁國龍卻從未因此放鬆。除了每日正常巡線外,他還對鎮政府、衛生院及客運碼頭線路設備進行重點巡視。

在防疫保電過程中,丁國龍最放心不下的還是島上的孤寡老人們,每次巡線,他總要順道看望他們。2月2日,丁國龍巡線途經芒壋村王老漢家,他特意給老人帶去蔬菜和豬肉,看到家裡插頭壞了,他順手修理清楚。得知王老漢沒有買到口罩,丁國龍又將自己的口罩分出4個給老人。

一座城,一群人,作為“逆行者”,他們既是點亮心燈的電力人,也是紮根基層的平凡人。作為萬千電網員工的普通一員,堅守、奉獻是他們的底色,他們堅信:只要眼前有光,冬夜絕不漫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