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娃日記64:輔導功課,“界線”“後果”給孩子帶來的變化


養娃日記64:輔導功課,“界線”“後果”給孩子帶來的變化

你有一個鄰居,你們的房子緊挨在一起,但你們都沒有院牆。他從來不打掃自己的院子,而你每次打掃院子的時候總會好心地把他家的也一起清潔了。後來他開始抱怨你打掃得不夠及時、不夠乾淨,影響了他的生活質量。你因為自己的付出沒有得到回報而失落,又因為他的抱怨而心懷不滿。你開始疏遠他,並指責他是一個懶惰的人。他開始找上門來,要求你去打掃他的院子,並揚言如果你不照做就投訴你,還大肆指責你是一個冷漠的鄰居。

如果把上面例子中鄰居的院子換成我們孩子的房間,你是不是一下子就看出來問題出在哪裡了?我們的孩子或許不會當著我們的面說“你該打掃我的房間了”,但是當有來訪的小朋友提出“你的房間真髒”時,他卻極可能會回答“我媽媽還沒有來得及打掃”!

面對這種情況,怎麼辦?其實,你只需要跟鄰居把地界設置好就可以了。搭起一圈籬笆,把他家的問題留在他家的院子裡,你只需要對自己的院子負起責任。鄰居的院子他自己不打掃,髒亂的後果就需要他自己去承擔。也只有這樣才能幫助他看到生活質量下降是他自己的行為導致的,是他自己的責任,不是別人的。

那圈籬笆就是界線,它可以幫助我們明確什麼是我們的責任,什麼是別人的責任。孩子的成長需要界線,他們需要知道哪些事情是在他們的界線內的,是需要他們負責的。我們需要和孩子劃清界線,把他們的責任歸還給他們,同時,把他們的不當行為引起的後果也一併還給他們。

問題是,孩子的很多不當行為所產生的後果可能要等上若干年才會顯現出來,所以,在當下,我們作為父母需要承擔起管教的責任,給他們的行為搭配一個合適的後果。

養娃日記64:輔導功課,“界線”“後果”給孩子帶來的變化


一週前的某天,她該背完一篇英語課文(一頁書,大概十個英文句子),但她一直在做其他事情,完全沒有要背的意思。

1、下午她一直在看電視,我實在等不下去了就打斷了她的電視劇,明確要求她回房間背書。

2、兩個多小時之後她找我交作業,我認為她背得實在太差,就要求她回房間繼續背。

3、一個小時之後我不放心,因為她房間裡太安靜了,我過去問她背得怎麼樣,她告訴我沒有背,因為她不想背。我要求她拿著手機從房間裡出來,就在客廳裡背,背會之前不準回房間。

4、但很快我就坐不住了,因為客廳裡太安靜了。我出去看時,她的手機留在客廳的桌子上,人已經回房間了。我敲門質問,她的回答是不想背。而此時已經是晚上九點多了,整個過程耗時四個多小時。

最後她也沒有背下來,而且整個人很沮喪、很消沉,把自己鎖在了房間裡。隨後的家庭聚會她也不願意參加,我要求她必須參加,她才用衣服包著頭出現在我們面前。我們在總結當天自己所做過的開心的事情時,她搖頭表示自己一件也沒有。我把她背書之前所做的一些很開心的事羅列出來,她仍然沮喪地搖頭不予承認。

養娃日記64:輔導功課,“界線”“後果”給孩子帶來的變化


這種就是沒有界線的互動。就好像我一直在催著鄰居打掃他的院子,最後吵得他心煩一樣。在他看來,有問題的是我,而不是他。孩子也一樣,她會認為催著她學習的父母是她煩惱的根源。

養娃日記64:輔導功課,“界線”“後果”給孩子帶來的變化


首先明確,學習是孩子界線內的事情,是孩子自己應該承擔起的責任,不是父母的。父母的責任是,教導孩子承擔起自己的責任,培養孩子承擔責任的能力。對孩子的恐嚇、羞辱、打罵、利誘並不能幫助父母更好地實現這項責任。我們需要明確告訴孩子這是他的責任,是他份內的事,還要給出他應該達到的標準,並搭配上不能達到標準時所要承擔的後果。

與本文相呼應的,我給孩子劃界線、定後果的更多信息請移步閱讀《養娃日記60:輔導孩子功課,為孩子的行為搭配後果》。

孩子要承擔起自己的責任,意味著孩子需要有相應的自控能力,而自控能力來自於“有作出選擇的自由”。不同的選擇對應著不同的後果,孩子因為顧及後果而謹慎地使用她所擁有的“作出選擇的自由”。所以,我們不要干擾孩子做出選擇的過程(這種自由的限度是要確保孩子的安全)。我們不是要督促孩子達到要求,而是要通過後果引導孩子做出正確的選擇。所以,昨天當我看到孩子一整天都沒有拿起英語課本背課文時,我決定保持沉默。

晚上九點,對照著孩子的“作業明細表”我開始與孩子一起回顧她一整天的學習。孩子知道她英語背誦沒有完成,也明確知道要扣分,對扣分沒有任何異議;前天晚上她明確答應要把每天老師發在群裡的課程安排作為一項列在“作業明細表”裡,她沒有做,被扣分也無異議;作業改錯時態度不認真再次被扣分亦無異議。

最後,我態度溫和地跟孩子說:“有些事情即使我覺得你有必要做、也應該做,但因為規則裡沒有說,雖然你沒做,也不會扣你的分;你已經完成的,應該得的分數,我會給你。今天你有大量的時間可以選擇來背英語,但你選擇不背,你要為你的選擇承擔後果。所以,寶貝兒,問題不在於爸爸苛刻,而在於你選擇不那樣做。從明天開始,你就失去了從早上八點半到下午一點的房間使用權,在這個時間段裡,無論出於什麼理由,你都不能再回自己的房間,直到你把失去的分數再掙回來。”

親愛的朋友,你會不會覺得孩子一定會很生氣、很抗拒這樣的後果?我也是存著這樣的擔憂的,所以我早早做好了心理準備,無孩子怎麼反抗,我都會堅定地讓她承擔後果。剛開始孩子是有點情緒的,但當她發現她並不能躲開她所要承擔的後果時,她就平靜下來了。這並不是我最大的發現,我最驚奇的在於下面這件事。

與上面提到的那次聚會截然相反,這次聚會孩子一直表現得很開心。她沒有因為剛剛開始面臨一項不利的後果而全然看不見她的快樂,相反,她沒有漏掉當天她所經歷的每一件開心的事情。當我詢問她當天有什麼不開心的事情時,她笑著搖搖頭,回答得很明確:“沒有!”“剛才失去房間使用權也沒有不開心?”“沒有!”孩子的坦誠使我相信她的開心是發自內心的!

養娃日記64:輔導功課,“界線”“後果”給孩子帶來的變化


這樣的改變在每一個孩子的身上都可以發生。孩子們不會喜歡規則,也不會歡迎後果,但這兩件對於培養孩子的人生根基卻是必不可少的。孩子的健康成長需要有界線感的父母提供外在的生命框架。孩子們想要的,可能會害了他們;孩子們需要的,會帶給他們成長。所以,寶爸寶媽們,不要懼怕孩子面對後果時的痛苦和掙扎,趕快行動起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