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不能不打的戰,戰爭的勝利時刻就是一個全新的朝代

中國古代的帝王基本都相信自己擁有天命,覺得自己能當這個帝王就是上天的命令,因此不管朝政、不用心經營和任意妄為,到了這樣的地步,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任何人都有可能結束他的天命。

而商朝的最後一位皇帝商紂就是這樣的代表,商紂的作惡多端到人神共憤,加速滅亡了先祖用心經營的王朝,從此世上再無商朝。

一場不能不打的戰,戰爭的勝利時刻就是一個全新的朝代

001

周武王姬發決定討伐商紂,而且這是一場不能不打的戰役。

身為諸侯之一的周武王其實不想被說成是以下犯上,但是依照當時的局勢,這場仗是非打不可,因為他知道上天已經將天命交付給他,要是不打這場仗,無法對老天有所交代。

部隊已經準備接受行軍前的檢閱,戰車三百輛,猛士大約三千人,甲冑戰士四萬五千人,相對於商紂的七十萬大軍,周武王的兵力少的可憐,但是他們一點也不畏懼。

在此之前周武王昭告其他諸侯,商紂犯了大罪,大家要齊心協力討伐商朝。

如今在孟津這個地方,周武王再次表示他的決心:不是我姬發犯上作亂,而是商紂作惡多端、人神共憤,置他的祖先、國家和百姓於不顧,我現在要奉行上天的旨意,對他進行懲罰。

歷史總是驚奇的相似,六百年前的商湯也曾說過這句話,而商湯正是紂的開國先河,那時的夏桀無道,商湯帶著部隊去討伐,也像周武王一樣對他的部隊宣誓:我不是存心反叛,這是因為夏桀有罪,我要敬畏上天,所以只得去討伐。

一場不能不打的戰,戰爭的勝利時刻就是一個全新的朝代

002

夏朝的禹和啟都是很好的帝王,但是傳到第十七代君主夏桀時,整個王朝的風氣都變了,夏桀生性殘暴,對百姓苛刻,還經常傷害百官,除了寵愛他的妃妾,荒廢政務。

百姓對他的殘暴忍無可忍,把夏桀比作惡毒的太陽,百姓的這些舉動讓商湯決定發動革命,滅掉夏桀,因為他不忍心見到百姓再受苦。

商湯滅夏的時候,他威風凜凜的站在大旗下,他指揮下的軍隊氣勢如烈火般旺盛,沒有任何東西可以阻擋,最後商湯革命成功,放逐了夏桀。

此後在眾多諸侯的大會上,商湯三次要讓出王位,可是近三千位諸侯無一人敢即位,都紛紛擁護商湯繼天子之位,就這樣,在夏王朝的廢墟之上,商朝建立了起來。

一場不能不打的戰,戰爭的勝利時刻就是一個全新的朝代

003

夏桀和商紂簡直就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商朝曾經也是強盛的統治王朝,但是到了第三十一為君主紂王手裡就出現了嚴重的問題,讓整個王朝蒙上厚厚的陰影。

雖然說夏桀和商紂像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但是紂王的殘暴比夏桀有過之而無不及,紂王不僅聰明、口才好,而且力氣大,據說他可以徒手跟蒙受搏鬥。

可是一身的優點沒用在正事上,他的才智用來拒絕臣子的勸諫,他的口才用來掩飾自己的過錯,他總是向臣子們誇耀自己很能幹,用名聲太拖高自己的地位,認為無人能及。

紂王喜歡飲酒作樂、接近女色,尤其是迷戀妲己,不管妲己說什麼,他都言聽計從,為了讓妲己高興,他還叫人制作荒淫的樂曲和粗俗的舞蹈。

紂王怠慢鬼神,從來不去祭祀,增加百姓的賦稅,自己的財庫和糧倉堆滿了錢財和糧食,還命令許多男男女女在宮裡追逐嬉戲,整夜飲酒作樂到天明。

紂王的所作所為被百姓心生怨恨,各諸侯也有反叛之心,為了威懾百姓和諸侯們,紂王加重刑罰,於是設置了炮烙的處罰方式。

所謂的炮烙就是把銅柱塗滿油膏,平放在碳火上面,命令有罪之人從銅柱上走過去,走的過去就可以赦免罪行,走不過去那就是活該燒死。

一場不能不打的戰,戰爭的勝利時刻就是一個全新的朝代

004

商朝有三個諸侯國,分別是周武王的父親西伯昌、鄂候和九候,九候有個漂亮的女兒,獻給了紂王,因為她不想跟著紂王過荒淫無度的生活,結果惹怒了紂王,於是被賜死,紂王還怪罪他呢父親九候,於是下令把九候剁成肉醬。

鄂候為了九候之事很紂王爭辯,最後也被剁成肉醬。

西伯昌聽說了此事之後,輕聲的嘆了口氣,結果被人舉報,紂王將西伯昌抓進了牢裡,西伯昌的家臣找來了美女、奇珍異寶和駿馬,希望紂王能放過西伯昌。

紂王看到這些獻禮,非常高興,不久就將西伯昌放了。

周武王每次想起父親只因嘆口氣,就受了這麼大的屈辱,便想商紂無道是很明顯的事情,老天怎麼還讓他在位這麼久。

西伯昌出獄後保持自己和商紂良好的關係,給商紂獻上好大一塊土地,以表示順從,並希望紂王能廢除炮烙之刑。

紂王喜歡別人給他送禮,對西伯昌表示臣服,因此不僅答應了西伯昌廢除炮烙之刑,還賦予他征伐諸侯的權利。

西伯昌曾經動用這種特權去攻打過一些小國,並收服了他們,但西伯昌更在意的是以德服人,因此也贏得了許多諸侯的歸順。

一場不能不打的戰,戰爭的勝利時刻就是一個全新的朝代

005

姬家的力量越來越強,相反商紂的權勢就越弱,但是狂妄自大的紂王毫無察覺,仍然過著放蕩的快樂日子。

紂王的臣子們不止一次的勸諫他,有個叫祖尹的臣子告訴紂王:商朝的命運看來就要斷絕了,我從占卜中看不出任何好兆頭,大王惹怒了上天,是要準備遺棄我們。

紂王聽這番話覺得很刺耳,但並沒有殺死祖尹,只是反駁說:我一生下來就註定要當國君,這就是天命。

當紂王拒絕勸諫,遠離賢臣親近小人時,西伯昌卻找來了姜子牙擔任輔佐大臣,說姜子牙是自己祖父太公時就已經在盼望的人,不過可惜的是西伯昌不久就過世了。

周武王姬發繼位後,追奉西伯昌為文王,在政治上,除了姜子牙外,還有弟弟周公旦、召公等人。

一場不能不打的戰,戰爭的勝利時刻就是一個全新的朝代

周武王在位的第九年,曾帶兵來到黃河邊的孟津,當時,沒有相約而跑來會師的諸侯達到八百多為,他們一致認為可以討伐紂王了。

但是被周武王拒絕,他認為時候未到,便把部隊帶回去了。

兩年之後的紂王變本加厲,紂王同父異母的兄弟微子多次勸告,紂王都不聽,微子只能辭官離去。

紂王的叔父比干也多次勸諫,結果惹怒了紂王,紂王對比干說:我聽說聖人的心有七個孔,叔父你說自己也像是聖人,那你的心有七個孔嗎!說完命人剖開比干的胸膛,挖出了心。

朝中的太師和少師看到這種情形,紛紛逃至周國,紂王這樣的昏庸殘酷,要是再不出面制止,還會作惡到什麼程度,於是周武王決定興兵討伐。

一場不能不打的戰,戰爭的勝利時刻就是一個全新的朝代

006

周武王的部隊來到孟津,宣誓之後行軍到牧野,擺開陣氏。

周武王的軍力是戰車三百輛,猛士三千人和甲冑戰士四萬五千人,各諸侯派來會師的戰車則有四千輛,而商紂迎戰的是七十萬大軍,數量遠遠超過周武王後各諸侯的兵力。

紂王知道周武王要進犯京師的消息,笑著說:周只不過是方里的小國,敢在太歲頭上動土,真是自不量力。

紂王根本沒把周武王放在眼裡,繼續花天酒地、醉生夢死,早就把周武王來討伐他的事拋之腦後,直到周師兵到牧野的軍報傳來。

兩邊部隊的人數雖然相差懸殊,但是周武王的這場仗打的並不艱難。

一場不能不打的戰,戰爭的勝利時刻就是一個全新的朝代

周武王讓太公望率領一百多人當先鋒,有用一支兩萬多人的大卒部隊衝撞商紂的軍隊,商紂的部隊雖然人多,但都沒有戰鬥意志。

他們期望周武王的部隊趕緊打過來,所以周武王一發動攻勢,紂王的部隊裡有很多人反過來幫忙武王作戰,最後商紂吃了個大敗仗。

商紂兵敗原因

商紂以優勢兵力迎敵,卻迅速敗亡,根本的原因自然是商紂統治集團的的政治腐朽,

二是對東方長期的掠奪戰爭,削弱了軍隊的力量。

三是對戰略意圖的缺乏警惕,放鬆戒備,自食其果。

四是作戰指揮上的消極被動,無所作為。

這樣的軍隊,一敗塗地是不可避免的。

一場不能不打的戰,戰爭的勝利時刻就是一個全新的朝代

敗軍後的紂王已經成為了孤家寡人,他的兩名愛妾已經上吊自殺。

遮陽的殘照下,只見周武王的軍隊從四面八方湧來,把鹿臺團團圍住,紂王知道這是他最後的時刻,要做得儘量符合王者的尊嚴。

他穿上了綴滿玉石的寶衣,把平時蒐羅來的珍寶都推到身旁,一共圍了五層,身邊堆滿了祭祀用的禾,然後用火點燃,火焰慢慢的升騰起來,紂王望了一眼沉入地平線下的夕陽,六百年的大商王朝也隨他一同沉沒,永不復返。

公元前1050年,周武王率各路諸侯來和文武百官來到整修一新的商朝太廟,舉行了隆重的登基儀式,在祭祀完商代祖先後,周武王正式登上王位,建立了周朝。

一場不能不打的戰,戰爭的勝利時刻就是一個全新的朝代

結束語

歷史的運行自有他的軌跡,開國君主賢明,但後來的繼承者卻未必能做得到,如果一國之君失了民心,他的權力和地位也就面臨喪失的命運。

中國古代的帝王大都相信自己能成為國君是天命使然,天命的觀念為王權的正當性提供了絕對的保證,革命就是革除天命。

這是在警告所有的當權者,不要以為擁有天命就能任意妄為,如果不用心經營,為人民謀福利,任何人都可能結束當權者的天命。

商紂和夏桀就是最好的例子,兩人一死就已經改朝換代,先祖留下來的基業從此成為過去和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