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战粉丝同人圈大战,凭什么影视业买单?

从名不见经传到爆红,肖战用了4年时间,而陷入危机,只用了一晚。


这个外形俊朗的男演员,凭借一部当红的影视剧获得了关注,又获益于自己的外型,收获了一票狂热的粉丝,这为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瞩目。


但正如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似乎连他也没想到,这些如火山般喷薄而出的熔岩,有天,也会反噬到自身。


Part.1


事件的起因来自一次粉丝运动。


因为不满一篇同人文将偶像作为主角,狂怒的粉丝们认为这有损偶像形象,因此愤而举报了登载文章的作者和平台,导致这个网站被封。


作为在同人圈中享有盛名的平台,它积攒了大量中国的追随者。


于是这些追随者们被惹怒了,他们开始以自己的方式进行报复:


给肖战参演的《庆余年》、《陈情令》等作品打负分,甚至还未播出的作品也被打了低分。


甚至,肖战代言的产品也成为攻击目标。


粗略的统计一下,这其中包括OPPO、雅诗兰黛、蒙牛真果粒、小鹿茶、沙宣、佳洁士、玉兰油等品牌。


同人粉们甚至在某些品牌的网店买东西,并以要票的方式向品牌方施压。


因为企业每个月的票数量都有限额,超过的话需要申请临时增量,企业还需要重新做账并补税,大量要求票的申请给品牌网店带来了麻烦。

……


这些招式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一些品牌纷纷把肖战代言的广告撤下,换上其他明星们的海报。


肖战粉丝同人圈大战,凭什么影视业买单?


Part.2


虽然肖战的工作室发布了致歉声明,但这并不足以平息这些粉丝的怒火, 面对开始阶段战况,同人粉们并不满意。


紧接着,新丽公司被传签有肖战的经纪约,是肖战背后的神秘力量,成为了新的靶点,同人粉们号召众人不要看新丽制作的与肖战相关的作品。


在网络上的扒皮贴中,除了把新丽称为肖战的保护伞,甚至还总结了新丽“五毒”:


吴秀波、翟天临、董洁、文章和肖战。


这些攻击充满了情绪,一些信息甚至不准确,据我所知,翟天临确实不是新丽的。


而对与肖战的关系,新丽官方回应与肖战没有关系。


但这些解释在粉丝面前却是如此苍白,换来的是更猛烈的攻击。

新丽,作为内地影视业比较知名的公司,即使你没听说过新丽,想必也看过《夏洛特烦恼》、《西虹市首富》、《我的前半生》、《白鹿原》……这些都是新丽出品的。


还有去年大火的《庆余年》,《误杀》也有新丽的参与。


肖战粉丝同人圈大战,凭什么影视业买单?


成绩单如此漂亮,但仍面临业绩的压力,其中主要原因在于,一些项目因种种原因无法上映。


2018年被阅文集团收购时,新丽传媒曾作出连续三年的业绩承诺,在2018年、2019年和2020年分别实现不低于5亿元、7亿元和9亿元的净利润。


而这次面临部分网友的恶意打低分,也给新丽还没上映的几部由肖战参与的作品带来负面影响,外界分析,新丽今年的9亿元的承诺很可能无法兑现。


这对于目前的影视业,不是一个好消息。


Part.3

如今的影视已成为了高风险行业。


在现在的背景下,资本的纷纷退场并不是最致命的。


打败一部作品的竟然是一些莫名其妙的原因:


演员被曝婚姻不忠,参演的影视作品撤;


演员被曝学历不实,参演的影视作品撤;


演员的言论引发争议,参演的影视作品撤

……

影视业突然变成了需要听天由命:能上映,全靠命。


要花钱请顶尖的编剧、导演、演员制作,制作出来能不能过审是一关,审过了还要防着出现黑天鹅事件。


稍有不慎,满盘皆输。


纵观现在各影视公司,哪个手中不是压着几部作品无法上映。


这些都是投入真金白银的拍摄,无法上映也就无法收回成本,小公司恐怕一部打了水漂就彻底倒下,就连一些巨头也岌岌可危。


当一个影视公司不是把全部精力放在创作上,而是被其他事情拖住了手脚,变成打小三办公室、居委会大妈和​道德模范审查委员会。


那谁还愿意投资影视?


还不如把钱花在炒房上,风险小,收益大。


Part.4


这一切源于社会中,尤其是网络上蔓延的一种真空悬浮倾向。


中国的年轻观众们突然成为了纯洁的小宝宝,尽管整个社会对于性越来越open,文化越来越多元,但观众却苛刻的要求影视剧的主人公必须如同羔羊般无暇,否则就会抗拒。


而这种越界也从影视剧延伸到了作品之外,要求演员本人也必须毫无瑕疵。但从人性的角度,这是不可能的。

小罗伯特唐尼、马龙白兰度、阿尔帕西诺,在私生活方面都有问题,但是这不影响他们是一个伟大的演员,他们的作品是伟大的作品。


肖战粉丝同人圈大战,凭什么影视业买单?


演员的私生活不能和作品划等号。


影视公司投入了大量的成本和精力,制作出的优质作品,却因为和作品无关的原因而不能与观众见面,那中国又如何会出现如“教父”“钢铁侠”一般可以影史留名的影片呢?


以新丽对作品的负责态度,我相信,被影响的那几部片子质量都会是精良的。


但是如果因为一些情绪,让一个多年来勤勤恳恳制作影视作品的公司受到无妄之灾,让这些影视作品尘封,那损失的将是观众。


没有了优质的作品,观众看什么?


某某神剧还是无脑甜宠?

Part.5


朔爷曾经说过,一个足球迷,一个金庸迷,都跟义和团似的,千万别招他们。


朔爷说这句话是二十年前了,好在那时没有互联网,否则以现在的劲头,恐怕以朔爷的地位也难免会被骂个狗血喷头。

互联网的出现赋予了人们极大的权力,昔日沉默的大多数拥有了发声渠道。


但如果群体中的大多数没有接受过媒介素养和个体思考能力的培养,那在某些方面也可能导致集体无意识。


粉丝现象就是这种趋向的一个典型。

如今的粉丝群体越来越呈现集团化、专业化、高效化。


他们分工合作,就某个议题展开行动,比如给粉丝打榜就是其中的例子。

肖战粉丝同人圈大战,凭什么影视业买单?


在成千上万的粉丝的努力下,某位明星可以实现上亿的浏览和转发,这是十分惊人的成绩。


但另一方面,当它被使用到别的方面,也会成为一种破坏力。


在互联网的加持下,粉丝们利用自己的力量干涉影视创作,左右明星的选片、团队组成。

肖战粉丝AO3事件更出现另一个不好的倾向,就是利用公权力打击对手,并采用了一种最不光彩的方式。


它开了坏头,一旦让人尝到甜头,举报就会蔚然成风,而一旦一个社会告密文化盛行,那人人都没有安全感,会成为一个道路以目的社会。


Part.6


但是作为对方的aO3粉丝们,攻击明星代言产品、影视作品、甚至是影视公司,也和肖战粉丝没有区别,本质上都是党同伐异,看不惯的就要灭掉。

aO3粉丝们这次举起的一面大旗是要求无拘无束的创作,看起来非常的崇高。


​这个议题曾是被社会广泛讨论过的。实际上,这个世界并没有完全的无拘无束,这必然代表着相应的责任,无拘无束也并不是可以超越法律、伦常和社会的道德规范。


同人文写作,本身处于灰色地带,它存在,并不代表合理合法。


比如,以知名IP创作是否存在侵权行为?运用明星名字创作同人文是否侵害了明星权益?针对未成年人的某些描写是否触及了法律?


在这些问题都没解决的前提下,讨论更像是一种自我美化和拔高。


而在这个事件中,更令人值得警惕的则是集体无意识是如何被利用的。

肖战粉丝同人圈大战,凭什么影视业买单?


风险在人声鼎沸处,机会在无人问津时。


远离人群,勤于思考,这是避免成为工具的首要法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