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银行:乘风而起 驭势笃行


开放银行:乘风而起 驭势笃行

2020 金融科技热点展望

在新技术浪潮的推动下,全球金融科技蓬勃发展,深刻地改变着金融业传统的商业模式、运营模式和服务模式。

在“2020年的金融科技热点展望”中,我们重点选取了“打赢扶贫攻坚战,开启小康新时代”“强化科技监管,化解金融风险”“LEI赋码驶入快车道”“基础架构分布式转型速”“开放银行:乘风而起,驭势笃行”“‘5G+’让金融更智慧”“标准化引领区块链‘链’向未来”“趋利避害,防范新技术风险”“金融科技生态建设亟需良性发展”等话题进行预判分析,精彩内容将陆续推出,请您持续关注!

本期为系列专题第五篇“开放银行:乘风而起 驭势笃行”。

文 / 本刊记者  潘婧

当前,数字化技术推动金融业创新变革势头正劲,开放银行作为近年备受关注的金融科技新业态,已成为各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之路上的关键战略布局。可以预计,2020年各金融机构对于该项战略的实施推进步伐还将持续加快。

必由之路 战略布局不断深化

据麦肯锡发布的《2019开放银行的全球实践与展望》显示,目前,全球已经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采纳或正在采纳开放银行模式。开放银行的兴起最初源自海外金融机构,在监管助力、科技赋能的双重驱动下,包括BBAV、花旗银行、星展银行等多家银行拓展了开放银行业务。我国对于开放银行的探索与实践工作虽然相较于欧美国家起步较晚,但得益于金融科技相关技术的广泛应用,开放银行的应用推广在我国的进展速率非常迅速。

浦发银行行长潘卫东认为,与欧洲的监管驱动型开放银行不同,中国式开放银行的蓬勃发展是由市场驱动的,主要有三方面的外部推动力:一是客户升级。如今数字原生代客户逐步成为银行新客群,产业数字化的进程不断提速,社会各界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持续升级,激发银行业重新思考金融服务的定位,主动向客户为中心、场景化、个性化转变。二是市场竞争。各个银行都面临利差缩小、脱媒、产品同质化、经济不确定性等压力,来自行业外的新挑战者促使竞争加剧,迫使银行转变思维,寻求业务转型发展的新空间。三是技术变革。

当前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给银行业带来挑战和压力的同时,也为银行业通过技术创新变革业务模式,融入各行业数字化进程提供了机遇。

诚然,在当下的数字化变革时代,商业银行传统的业务经营逻辑和增长模式已触及“天花板”,国内银行业需积极探索新的创新转型发展方向,开放银行便为各机构提供了一个新的解决方案。多位业内专家也表示,在此时代背景下,深入推进开放银行战略是全面实施数字化转型的必由之路。

目前,各金融机构对于开放银行的探索脚步正在逐步深入,中国农业银行开放银行平台于2019年8月启动试运行,该平台整合了农业银行现有金融产品与资源,针对场景金融的具象需求重塑业务流程,整合形成了场景金融应用产品体系,具备了金融服务输出的全生命周期管控能力。同样,开放银行技术也已成为兴业银行开拓同业与金融市场的“利器”。一方面,助力兴业银行持续深耕中小银行,与2000多家合作银行强化合作关系;另一方面,该行通过“非银资金管理云平台”,不断扩大同业合作“朋友圈”,已连接覆盖证券、保险、信托、财务公司等行业的众多非银金融机构。

对于当前各机构开发开放银行相关产品技术的进展情况,波士顿咨询公司资深顾问孙中东表示,开放银行正方兴未艾,近两年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部分城商行及民营银行纷纷试水开放银行,相当数量的银行已经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少部分已经开始基于开放银行的理念进行展业。在开放银行模式下,银行可以融入场景、共建场景,在满足客户金融需求的同时,银行通过场景触达了客户。由于场景、生态的垂直领域特性,不同场景的客户自带不同的标签属性,银行可以通过开放银行体系,解决获客难题,完善客户标签和画像,为后续交叉销售等经营客户的能力提升打下了基础。

多面开花 创新实践蓬勃发展

现阶段开放银行的发展模式主要包括打造数字化开放生态圈、与金融科技联合创新及建立金融服务开放平台三方面,在具体的场景应用中,各机构将开放银行相关产品技术覆盖应用到了零售、对公的多个业务板块。

中信银行此前推出的三款开放银行零售产品“开薪易”“信视界”“无卡”账户就是一个多场景应用的例子,其中“开薪易”是代发业务平台,个人代发用户可使用多家银行卡领工资,同时整合企业财务、人力资源、党建和行政管理多种功能;“信视界”是出国金融平台,主要用于解决用户签证、换汇、汇款、订酒店机票等出国留学、旅游痛点;“无卡”进一步提升了安全等级,是可不挂失、不换卡、长期有效的个人账户。百信银行发布的开放银行生态加速器暨UP加速器也成为了科创企业和百信生态的智能连接器,该产品将帮助百信银行实现三年内加速100家科创型中小微企业成长进阶的目标。

同时,随着开放银行战略的推进,商业银行也逐步走出了标准化产品或技术与不同场景相结合的模式,开始走向与产业和生态的融合与创新。不久前浦发银行发布了《小企业“1+N”线上整体解决方案1.0》,该行表示将通过APIBank将金融服务嵌入政府平台、产业互联网平台、供应链平台、大数据平台、电商平台、核心企业平台等场景,形成“1+N”的供应链金融生态圈,小企业可直接在线预约开立企业结算账户、在线申请贷款、在线还款,为企业融资提速加码。据悉,浦发银行已与阿里、京东等超百个供应链场景建立了合作,可为数千家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

孙中东认为,从横向来看,各金融机构的开放银行实践在广度方面,零售板块相对实践案例较多,功能较为丰富,不少银行在银行账户、支付结算、投资理财、零售贷款等领域进行了大量开放输出的实践,形成了一定的市场规模及相对稳定的业务模式。近期,也有银行开始尝试在同业业务,以及对公业务上采用开放银行的模式。纵向来看,从实践深度方面,除了简单的API对接,各机构也开始提供并探索一些深入场景生态的定制化服务,未来还将对基于API的安全、运营体系等方面进行进一步探索。

政策利好 未来发展前景可期

在推进开放银行发展过程中,监管机构扮演着关键角色,承担着监督、引导开放银行规范发展的重要职责。目前,欧盟、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均出台了较为完善的监管政策,监管机构主导开放银行相关的监管政策、行业标准的制定和落地实施。我国开放银行监管面临不同的市场环境,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发布的《开放银行发展研究报告(2019)》中指出,我国开放银行的监管框架制定需充分考虑各方发展实际与实际需求,一是在现有法律和规章的基础上不断建立健全开放银行监管架构,包括明确监管主体、技术和数据标准、业务流程规范、机构和业务分类以及对应的风险管控措施、纠纷解决机制等。二是根据开放银行机构规模、业务风险以及接入场景等特征,建立分类管理规则,因地制宜,既要防止过度创新,又要鼓励适度创新,最大程度促进我国数据经济蓬勃发展。同时,针对我国开放银行发展,《报告》还提出四大政策建议:第一,建立监管框架,避免一哄而上可能引发的系统风险。

第二,制定行业标准,充分发挥标准的规范引领作用。其中包括制定开放银行技术标准、开放平台建设和管理标准、合作商户准入标准,以及用户数据隐私保护规范。第三,发展监管科技,探索建设统一的监管平台。第四,加强行业自律,实现监管与自律的有机结合。

深化金融改革开放,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是新时代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内容。现阶段,我国监管机构正在积极开展有关规则的制定工作,相关政策也一直都在鼓励、支持银行业的对外开放。

人民银行发布的《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指出要以促进金融开放为基调,深化金融科技对外合作,加强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数据资源融合应用,推动金融与民生服务系统互联互通,将金融服务无缝融入实体经济各领域。要拓展金融服务渠道,借助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软件开发工具包(SDK)等手段深化跨界合作,借助各行业优质渠道资源打造新型商业范式,实现资源最大化利用,构建开放、合作、共赢的金融服务生态体系。

据悉,针对开放银行这一近年来广受关注的金融科技新业态,人民银行正在加快制定相关监管基本规则,规则在充分借鉴国际经验的同时,结合我国银行业发展实际,从技术的角度提出安全管理要求,平衡风险与创新的关系。

目前,尽管各机构对于开放银行的实践探索还处在发展初期,还需进一步探索研究,但可以肯定的是,开放银行将是商业银行跳出传统业务领域、走向全方位金融服务的有益探索方向,而开放银行打造的也不仅是一个对外平台,更是一项连接多方不同市场的体系化工程与全新金融生态。随着5G时代的到来,开放银行也将拥有更多的应用场景和发展空间。可以预期,在监管政策利好频出、多元化市场竞争持续加剧、场景化服务需求不断提升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开放银行会获得更多发展机遇,开放银行也将成为未来银行业转型探索中的重要选择。

对此,孙中东也表示,2020年各金融机构将继续积极求新求变,伴随着数字化战略的各项规划实施落地,开放银行作为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最佳实践必将得到各金融机构的高度重视。可以预见,此后还将会出现更多开放银行的优秀案例和方案。

纵观全球,开放银行发展炙手可热,聚焦国内,各项战略布局不断深化。我们相信,2020年各金融机构将继续借力开放银行的发展风潮,乘风而起,驭势笃行,推动自身数字化转型迈入发展新阶段。

开放银行:乘风而起 驭势笃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