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驛·遇見丨領略錢幣文化的“迷”宮

錢幣既是一座多姿多彩的財富寶庫,又是一座活靈活現充滿文化內涵的博物館。我們既能從錢幣中瞭解中國錢幣的傳統制作工藝的變遷、也能從錢幣中發現我國文化、經濟、藝術發展的歷程、錢幣收藏和研究不僅是投資,更是一種文化藝術的享受。

2月15日晚,上海金融學院當代錢幣博物館創始人、中國幣章藝術大賽評委黃瑞勇做客望江驛遇見文化會客廳。在節目中,黃老師和大家展示了諸多珍貴的紀念幣;分析了目前金銀幣投資市場的機會與挑戰,同時對錢幣文化未來的發展趨勢提出了自己的獨到見解。希望通過今天的節目能為廣大錢幣愛好者搭起溝通的橋樑,也讓大家走進錢幣世界、弘揚錢幣文化。節目同時在百度、優酷、愛奇藝、愛奇藝奇秀、咪咕直播、天翼視訊、今日頭條、西瓜視頻、Bilibili、中國網++、視訊中國、北京時間等12個平臺同步播出,30分鐘的直播,點擊量達到8萬。

望江驛·遇見丨領略錢幣文化的“迷”宮

望江驛·遇見丨領略錢幣文化的“迷”宮

黃瑞勇

上海金融學院當代錢幣博物館 創始人

中國幣章藝術大賽 評委

望江驛·遇見丨領略錢幣文化的“迷”宮

主持人:作為錢幣專家,您能否為大家介紹一下新中國金銀幣的發展歷程?

黃瑞勇:新中國最早發行的金幣是1979年發行的建國30週年紀念金幣,1套4枚。

2019年是建國70週年。即:第1套紀念金幣發行至今已有整整40年了。當年發行金銀幣主要是為了出口創匯,這些紀念幣基本都被銷往美國、德國、日本、新加坡和中國的港臺地區。加上當時中國大陸民眾的收入水平比較低,當時很多市民月工資只有幾十元,但當時單獨1枚銀幣就要幾十元,所以當年中國大陸居民無法收藏金銀幣,只能收藏更大眾化的郵票。千禧年以後,中國經濟總量快速騰飛,百姓生活越來越富裕。在海外多年的金銀幣開始迴流,金銀幣的收藏和投資也越來越受到國人的關注和重視。

望江驛·遇見丨領略錢幣文化的“迷”宮

主持人:您在眾多藏品中最喜歡哪一枚金銀幣章?

黃瑞勇:最喜歡1979年國際兒童年紀念金銀幣。1979年是國際兒童年是由聯合國確定的,當時全世界多個國家都發行金幣和銀幣作為紀念,我國發行的這一枚銀幣繪製著一位小男孩和一位小女孩在一起,男孩拿著鍬在鋤地,女孩拿著水壺在澆花,所以銀幣的名字被稱為“澆花”。它有兩種版本,一種是普通版,另一種是加厚版,這兩個版本的面值是相同的,區別在於:加厚版的厚度增加了一倍,當時加厚版是專門為高級收藏家而設計的,發行量特別少,據我瞭解,目前全球加厚版澆花金幣只有幾十枚。

望江驛·遇見丨領略錢幣文化的“迷”宮

主持人:哪些金銀幣特別有趣或別具匠心?

黃瑞勇:有一枚菜票(下圖)比較特殊。我們知道通常菜票是用紙或塑料製作的,但該菜票是用銅製作的,銅在當時是特別昂貴的,它正面刻有“壹園”,表示它面值1元,它反面刻有中國人民銀行的徽標以及 “國營614廠”字樣,國營614廠是上海造幣廠,因為上海造幣廠有得天獨厚的優秀條件,所以該廠可以將菜票用銅來製作。該菜票外觀非常漂亮、簡潔大氣。在上世紀80年代,1元可不得了,那時排骨便宜的只有1毛錢1份,貴的也只要2毛錢1份。

望江驛·遇見丨領略錢幣文化的“迷”宮

黃瑞勇:還有一枚外形特殊的紀念幣,通常幣章都是圓形的,但這一枚紀念幣(下圖)是一朵花的外形,這朵花叫做罌粟花。它是2017年庫克群島發行的一枚紀念幣。它正面是紅色的,它反面是銀的本色。給人感覺它與罌粟花的外形和顏色是一模一樣。

望江驛·遇見丨領略錢幣文化的“迷”宮

黃瑞勇:北京大學有一枚首日封(下圖)比較有意義。我國第一所國立大學是京師大學堂,也就是現在的北京大學,它成立至今已經整整121年。在1998年北京大學建校百年之時,當時兩家官方機構,一家是中國金幣總公司,另一家是中國集郵總公司,它們聯合發行了一枚首日封,該郵票是中國郵政第一次為高校發行紀念郵票。當時最初是希望製作紀念幣的,但由於時間緊張等原因,所以最終變為紀念銀章。該首日封是中國金幣總公司和中國郵政總公司歷史上唯一一次為中國高校發行的一枚首日封,我認為它非常有紀念意義,它是為了紀念北京大學成立百年而發行的。

望江驛·遇見丨領略錢幣文化的“迷”宮

黃瑞勇:有一個盤子(下圖)特別奪人眼球。盤子底部是一個磁盤,外頭金燦燦是因為其表面鍍了一層銅粉。由於保存得當,銅沒有被氧化而發黑,所以目前外觀上還是金光閃閃的。盤子上刻有“100元”字樣有它的奧妙。它正面刻有一個孔子像,1985年中國歷史人物金幣中有一模一樣的孔子像圖案。刻有“100元”字樣是由於該盤子是我國作為國禮贈送給一些著名國際友人的,它是中國人民銀行特批的。它背後刻有“200”字樣,說明一共製作了200個,另外它還刻有“中國造幣公司”字樣,中國造幣公司原來只屬於中國人民銀行總行的,所以很難看到這樣的盤子。

望江驛·遇見丨領略錢幣文化的“迷”宮

黃瑞勇:另外就是具有中國特色的熊貓幣。這套幣(下圖)是1991年發行的一套熊貓幣,1982年我國第一次發行熊貓金幣,1991年恰巧是發行第十版熊貓金幣,當時製作了很多種規格,例如:左邊最大的一枚是12盎司的熊貓幣,它繪製有三隻熊貓。中間的一枚是五盎司的熊貓幣,它繪製有是兩隻熊貓,右邊上面的這一枚是兩盎司的熊貓幣,右邊下面的這一枚是一盎司的熊貓幣,外國人特意製作了一個裝幀,把它們放在一起,看上去明晃晃的、亮閃閃的,特別震撼,而且這四枚熊貓幣總質量正好是20盎司,所以還是很喜慶。

望江驛·遇見丨領略錢幣文化的“迷”宮

主持人:近年金銀幣收藏投資熱度與日俱增,在投資收藏金銀幣時我們需要注意哪些要點?

黃瑞勇:對我個人而言,因為我酷愛收藏金銀幣,所以不同的幣如同自己的手心和手背,很難捨棄。但對普通大眾而言,我們可以引用這句話: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因為紀念幣太多了,大家一定要有自己喜歡的專題和方向,例如:喜歡熊貓的、喜歡生肖的、喜歡中國傳統文化的等。另外需要注意:投資和收藏是有所區別。如果是純收藏的藏友,這群人就不能把自己的“子彈”全部投入,需要留出部分現金流;如果是投資的朋友,需要講究“以幣養幣”,既不能太過於頻繁地短線買進賣出,又不能把所有的幣壓箱底兒。所以管理好現金流非常重要。

望江驛·遇見丨領略錢幣文化的“迷”宮

主持人:您能否展望一下 2019年金銀幣投資市場的趨勢?

黃勇瑞:對金幣而言,目前是一個好時機。隨著經濟全球化趨勢的不斷深入,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產生更多的關聯,目前全球經濟不佳,中國經濟也會受到些許影響。通常當經濟擴張期,投資地產、股票、大宗商品、藝術品等資產,最終都會盆滿缽滿;當經濟收縮期,我們需要做好防守工作,手中的資金不能亂投資。經濟收縮期有兩種資產的配置是可以選擇的,一種是美元資產,另一種是黃金類的資產。目前美元資產不能隨意配置,所以剩下的只有配置黃金類的資產。黃金實物類的資產就變成一種優質的配置資產,我們收藏界有八個字叫做“盛世收藏,亂世藏金”。在這個時候是我們適當收藏、適當投資經營錢幣的好時機,這既是對自己興趣愛好的培養,也是對自己資產的一種重要配置。

望江驛·遇見丨領略錢幣文化的“迷”宮

主持人:您對熊貓金幣未來的發展有什麼看法?

黃瑞勇:熊貓金幣是中國為數不多的真正世界名牌中的頂級名牌。在十幾年前,無論在美國或是歐洲,隨身攜帶熊貓金幣就可以在當地銀行直接換到現鈔。因為中國熊貓、美國鷹揚、加拿大楓葉、南非克魯格蘭、澳大利亞袋鼠並稱為世界五大投資金幣,而且熊貓幣是最受歡迎的五大投資金幣之首,所以它在各個國家(主要是歐美)廣開“綠燈”,很多國外的商業銀行都願意回購它,目前我國解決了熊貓金幣回購的增值稅的問題。北京、上海、深圳都有熊貓金幣回購的試點,目前已經完全充當現金和黃金的雙重功能。另一方面,去年熊貓金幣在上海黃金交易所正式掛牌,這也是一個重要的黃金實物的交易組成單位。未來我國國內熊貓金幣的回購和流通會與國外看齊。可以說:熊貓金幣在手,走遍天涯無憂

望江驛·遇見丨領略錢幣文化的“迷”宮

“錢幣是移動的百科全書

通過小小錢幣 瞭解有趣的外部世界”

這就是黃瑞勇對錢幣的認知

在這裡還會有什麼有趣的故事發生呢?

讓我們共同期待《望江驛·遇見》

每週一至週六晚19:00,讓我們不見不散喲!

望江驛 遇見是由上海文廣局主辦,東方財經·浦東頻道和視訊中國聯合運用媒體資源全力打造的全媒體文化會客廳。這裡白天是一個城市書房,到了晚上則是一個燈火通明熱鬧的直播間。

望江驛·遇見丨領略錢幣文化的“迷”宮

線下直播:其昌棧碼頭 濱江大道1658號~上海浦濱兒童醫院之間 沿梯而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