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孩子就是不愛學習,非得讓他學他就裝樣子學,實際還是偷偷的玩,能否給點建議?

用戶4853881524799


很多孩子不愛學習首先是很正常的一件事,因為他們不知道學習的目的是什麼?很多家長會這樣和孩子解釋學習的目的:學好了你長大就可以實現你的願望,學好了你將來就可以出人頭地,學好了就可以考個好的大學,出來就可以找個好的工作,可以掙大錢等等。但孩子不理解:這是將來的事,將來的事和我現在有什麼關係呢?現在還是讓我玩會,我以後會好好學習的。所以我們要讓孩子知道什麼是學習?孔子曾經說過: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這句話真正的意思就是學了知識後要去實踐,那才是一件開心的事。打個比方:某個學生上了一堂營銷課,老師教了一套方法,出門可以掙個10萬元,教完了老師只是讓這個學生在課堂上覆習一遍老師教的方法,我估計這個學生會覺得很枯燥。如果這個老師讓這個學生出門用他教的方法去實踐,這個學生用了老師教的方法去掙了10萬元,我想這個學生一定會很開心,然後他就會更想去請教這個老師教他掙100萬的方法。那他就更會努力的去學了,學了習,習了學……這樣就形成了良好的學習循環。說白了就是學以致用是一件快樂的事情。

所以說孩子不愛學習的一個根本原因是“只學不習”。孩子每天在學校學知識,如果沒有學以致用,哪能有學習的興趣呢?就像喜歡天文的物理好,喜歡閱讀的作文好,喜歡旅遊的地理好,喜歡逛博物館的歷史好…….這就說明“習”的重要。孩子學知識的實踐環境,需要我們家長來營造。就像我孩子在數學方面比較突出,因為從小帶他去餐館吃飯,買單時就培養他算賬,有時候我故意算錯了,讓他算,然後他算對了,我會說:“你原來數學這麼好,爸爸都不如你!”讓孩子知道原來數學可以算賬,而且還比爸爸強,他覺得得到了認同,並學以致用,這樣激發了他更好的學數學的動力。

我覺得影響孩子不愛學習有以下幾個原因:一、是否建立了正確的學習認知;二、是否有濃厚的學習興趣;三、是否具備學習動機。這幾點都不能光靠“講道理”來傳授給孩子,其實生活是最好的老師,“習”的快樂可以讓人更愛去“學”,所以家長只要在“習”上多做文章,孩子自然就會好好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