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地特色黑帐篷,一顶用三百头牦牛毛编织而成,不透风不漏雨

索南林卡庄园距离稻城县十分钟车程,这里是体验藏地民俗的绝佳打卡地。为什么叫索南林卡庄园呢?原来索南林卡在藏语里面解释为:幸福、美丽、吉祥的家园。人们来到庄园也会开心、快乐、幸福。庄园也是 稻城 很多人民喜欢耍坝子的地方,藏族人喜欢耍坝子,什么叫耍坝子?就是大家丰收以后,或者是家里面有喜事等,就带着家人,带上食物,找一块平坦舒适的地方大家围坐起来交流、唱歌、跳舞等等。

藏地特色黑帐篷,一顶用三百头牦牛毛编织而成,不透风不漏雨

走进庄园,主人为我们举行了一个小小献哈达仪式。哈达是藏族人一种作为礼仪用的丝织品,这哈达又分为5种颜色,颜色分为蓝、白、’黄、绿、红 。蓝色表示蓝天,白色表示白云,绿色是江水河流,红色是空间护法神,黄色表示大地。献给我们的白色哈达象征素洁的祥云,表示吉祥如意,幸福无边。

藏地特色黑帐篷,一顶用三百头牦牛毛编织而成,不透风不漏雨

藏地特色黑帐篷,一顶用三百头牦牛毛编织而成,不透风不漏雨

藏地特色黑帐篷,一顶用三百头牦牛毛编织而成,不透风不漏雨

藏地特色黑帐篷,一顶用三百头牦牛毛编织而成,不透风不漏雨

庄园的主建筑是一个藏式风格的餐厅,除了餐桌还布置有休息的沙发座椅和喝茶聊天的茶座,四周的墙壁上彩绘着藏族代表吉祥的 八宝 图。

藏地特色黑帐篷,一顶用三百头牦牛毛编织而成,不透风不漏雨

藏地特色黑帐篷,一顶用三百头牦牛毛编织而成,不透风不漏雨

藏地特色黑帐篷,一顶用三百头牦牛毛编织而成,不透风不漏雨

索南林卡最神奇的要属藏民黑帐篷,黑帐篷是代表藏族最原始最古老的一种文化,藏族是一个游牧民族,藏民的家就是驮在牦牛背上的,跟随着牦牛迁移而移动的,帐篷的大小是根据经济条件和家庭人口缝制,一般缝制一顶帐篷大概要用三百头牦牛毛编织而成,帐篷越大,就代表一个家族的经济实力越强大,或者队伍越庞大。就像现在房子和土地越大就越有钱。索南林卡的这个黑帐篷,大概要用八百头牦牛毛几人用3年时间才能完成。不要小瞧这简陋稀疏的黑帐篷,它能起到冬暖夏凉的作用,防雨效果也特别好。

藏地特色黑帐篷,一顶用三百头牦牛毛编织而成,不透风不漏雨

藏地特色黑帐篷,一顶用三百头牦牛毛编织而成,不透风不漏雨

藏地特色黑帐篷,一顶用三百头牦牛毛编织而成,不透风不漏雨

进入帐篷,听主人讲述藏民风俗,认识藏民的生活用具,体验捏糌粑、打酥油茶等,还品尝当地特色的烤土豆、烤牛肉干以及酸奶片和青稞饼。

藏地特色黑帐篷,一顶用三百头牦牛毛编织而成,不透风不漏雨

藏地特色黑帐篷,一顶用三百头牦牛毛编织而成,不透风不漏雨

藏地特色黑帐篷,一顶用三百头牦牛毛编织而成,不透风不漏雨

藏地特色黑帐篷,一顶用三百头牦牛毛编织而成,不透风不漏雨

藏地特色黑帐篷,一顶用三百头牦牛毛编织而成,不透风不漏雨

石板烤肉是索南林卡的招牌,在露天的帐篷里,点上炉灶在刷油的石板上煎烤各种美味的食材。牦牛肉、藏香猪肉、藏香鸡、藕片、腊肠、生菜,在石板上呲呲的冒着油光,粘上香喷喷的海椒面,口水直流美滋滋!

藏地特色黑帐篷,一顶用三百头牦牛毛编织而成,不透风不漏雨

藏地特色黑帐篷,一顶用三百头牦牛毛编织而成,不透风不漏雨

藏地特色黑帐篷,一顶用三百头牦牛毛编织而成,不透风不漏雨

藏地特色黑帐篷,一顶用三百头牦牛毛编织而成,不透风不漏雨

下午稍作休息,换上藏装,骑上骏马,奔驰在宽广的草原。在蓝天白云下,体验酣畅淋漓的自由快感。

藏地特色黑帐篷,一顶用三百头牦牛毛编织而成,不透风不漏雨

藏地特色黑帐篷,一顶用三百头牦牛毛编织而成,不透风不漏雨

或者弯弓出鞘,投靶射箭,结束美好的一天。索南林卡的行程相比较 稻城 亚丁 轻松的多,吃吃喝喝,玩玩乐乐,众多的藏地特色美食惊艳了味蕾,既体验了藏族风情,又缓解了登山的高原反应。

藏地特色黑帐篷,一顶用三百头牦牛毛编织而成,不透风不漏雨

藏地特色黑帐篷,一顶用三百头牦牛毛编织而成,不透风不漏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