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学院附属医院:李秀艳抗“疫”随笔

赤峰学院附属医院:李秀艳抗“疫”随笔

时间过得真快,每天在忙碌中度过,对时间的流逝恍如未觉。今天,医疗队的姐妹们突发感慨,哦!原来我们来到湖北荆门已经一个月了。

2020年春节注定不同寻常,去年12月陆续开始出现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在湖北武汉肆虐,很多人感染。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各地医务人员纷纷驰援湖北。作为一名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专业的医生,我立即报了名,并成为了内蒙古自治区援鄂第一批医疗队队员,到达湖北荆门,我和赤峰医疗队的几个姐妹被分配到京山仁和医院执行医疗援助任务。

初来时

刚到京山,正是疫情发展最迅猛的时候,当地的医务人员严重不足,各项工作还不顺畅,正翘首企盼着援军的到来,我们一到,就立即投入到紧张的战斗中。来京山仁和医院的内蒙古医疗队的共有37人,大家来自不同盟市的7家医院,大家立即和当地医生一起展开工作,安排病区、划分隔离区、环境消杀、防护知识培训,工作紧张而有序。患者增长的很快,医院很快就扩充到7个病区,收治了超过170病人,且很多病人病情焦灼,都带有基础疾病,很多需要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甚至气管插管有创呼吸机治疗,这些情况的发生又给工作增加了难度。

工作中

每天进出病区,都要全副武装,防护服、护目镜、口罩、手套、靴套必须装备完全才能上岗。这身装备看着很酷,只有真正穿上才知道是什么滋味,隔离服不透气,在病房走上几个来回,就会出汗,贴身衣物会潮湿、紧贴;超过一个小时,汗会沿着隔离服往下流,人会有缺氧气短的感觉;每天6小时,至少是5个小时是泡在自己的汗水之中的,脱掉防护服,人好像要虚脱了一样。医疗队来自各方,很多人用的都是方言,每一次医嘱都需要重复很多遍,才能正确理解和执行。病人一个人一个房间,加上患病后都有一种恐慌感,我们还要充当好心理疏导师的角色,给他们加油,鼓励他们战胜病魔的信心。

几天前

随着国家的各项防控措施不断落实,力度不断加大,疫情发展得到了控制,感染的病人逐渐减少。近几天,病人数已经降低到110左右,病区也在不断合并,工作强度降了下来,我们能喘口气了。患者陆续痊愈出院,每个患者出院都会转身给我们深深鞠上一躬,那份开心和感动无以言表。现在的工作秩序和工作强度基本恢复正常,各项工作按部就班,井然有序,就像正常上班一样了,一切都朝着好的方向发展着。一个月来,我们和当地医护人员并肩战斗,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成为了朋友,大家开始畅想疫情过后结伴畅游大草原了。

看今后

在荆门京山期间,我们虽离家千里,但一直能收到来自自治区领导、家乡医院领导、同事的关心,这份关怀和温暖始终激励着我们。在家里,大家面对的仅仅是每天在不断上涨枯燥冰冷的病例数,但在前线,我们面对的却是活生生的人,一张张满是惶恐的脸,还有充满期盼的眼神;那种使命感是语言无法形容和表达的。面对着他们,我们忘记了辛苦和劳累,脑海中始终有一个声音在不停催促和指引着我们:一定要治好他们,这是我们来这里最终目标,这是每个医生的责任!作为一名医生,治病救人是我们的天职,不论是身在哪里,我们都不会忘记初心,都会牢记使命。我们来到这里,满怀着内蒙古大草原人民的殷切期望,承载着玉龙之乡460多万父老乡亲的深情厚谊,我们会用实际行动来见证我们的决心,来诠释医者仁心的执着信念!

2020年的春天注定是不平凡的,它给我们带来了难忘的记忆,有痛苦,有焦虑,也有汗水,更有期盼;但胜利的曙光就在前方,我坚信坚持就是胜利!

等着我们,我们一定完成任务,平安回家!


赤峰学院附属医院:李秀艳抗“疫”随笔

致敬“逆行者”,我们等待着你们每一位,平安归来!

赤峰学院附属医院:李秀艳抗“疫”随笔


分享到:


相關文章: